油棕业概况与优势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胡禄铭博士 · 日期:08-08-2012

2012-6-30

油棕业是大马农业领域的主要引擎之一,大约占我国71%农地面积(660万公顷农地中,有470万公顷土地种植油棕)。这个超过100年历史的领域发展至今,油棕业已成为我国国民总收入(GNI)的第四大贡献来源,在2009年贡献527亿令吉。

我国曾靠橡胶和锡两大原产品在国际市场大放光芒,并在一段长时间里保持全球最大生产国美誉。直到1970年代,橡胶依然是我国农业主要引擎之一。

随着天然胶价格狂跌,加上人造胶激烈竞争,价格和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油棕开始取代橡胶在我国农业的主导地位。油棕种植迅速扩张,原棕油产量在1980年达257万6000吨,首次超越153万吨的橡胶产量。

至今,原棕油产量已是橡胶产量的20倍以上(原棕油目前的产量超过1700万吨,比较天然橡胶的85万7000吨),而油棕种植土地面积(470万公顷)等于是橡胶种植地(102万公顷)的4倍。此外,油棕业对国民总收入的贡献527亿令吉,橡胶则只是185亿令吉。

油棕业下游发展空间大

作为我国农业的最大单位,油棕业大致上可分成四部分,上游业务占两个部分,下游业务占两个部分。包括:(一)种植部分包括种子培育、种植、收成、收集及加;(二)提炼和交易活动;(三)下游非食品业务,以及(四)下游食品与健康为基础的相关业务。

目前,大马油棕业主要集中在上游业务。在我国棕油产出中,高达81.5%棕油出口产品属于上游产品,包括原棕油形式产品(如棕榈油、棕榈仁油、棕榈仁渣等)与经加工处理后的棕油产品(如棕榈油精、精炼棕榈油、精煉液体棕油或食用油、棕榈油脂肪酸)。

相比之下,下游业务则只占棕油出口产品中的18.5%比重。这基本反映我国的棕油下游业务还有很大的潜在发挥空间。

截至2009年,我国拥有470万公顷的油棕种植面积、416座棕油厂、43座油棕压碎厂、51座油棕提炼厂、18座油棕油脂化学厂,以及25座生物柴油厂。这些厂房主要坐落在西马半岛。

油棕业至今依然由私人和官联大型种植公司主导,不仅占据60%的油棕种植土地面积,业务范畴从上游包办至下游业务,横跨每一层次的价值链。至于组织性的小园主和独立小园主则分别占28%与12%的种植土地面积。

油棕业具强大竞争优势

与其它替代原产品比较,我国油棕业具备两大优势。其一,全球市场对棕油的需求相对偏强,全球对包括棕油、大豆油、葵花油以及菜油在内的植物油与脂肪产品的需求,在过去10年平均写下7%增长,主要受益于全球人口增长、人均收入提升,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

其中,棕油需求在同一时期平均增长10%,高于所有植物油的整体增幅,主要需求来自俄罗斯(22%)、美国(21%)、中国(16%)以及欧洲(9%)。

其二,棕油的每公顷榨油率比其它植物油来得高。我国每公顷的油棕可生产出4到5顿油量,比大豆油和菜油的榨油率高8到10倍。

大马油棕种植原料最佳

另一方面,我国油棕业在全球油棕同业之间,也具备三大竞争强项。首先,我国棕油的全国平均收成是全球最高的,每公顷油棕种植土地每年平均可生产21吨油棕。相比之下,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印尼的每公顷油棕土地每年平均生产19吨。

其次,大马获全球公认拥有最好的油棕种植原料。这归功于我国拥有20大世界级的油棕种子生产商,年产能高达8700万颗种子,并且是油棕基因、细胞组织培养以及生物科技等方面研发活动的领航者。

其三,大马油棕业拥有最有利发展的监管环境。从种子生产商到油棕成品出口商,所有价值链的棕油业者是由大马棕油局(MPOB)统一发放执照、规划政策、指南以及守则,这有助于更好地监督与协助油棕业的发展。

文:胡禄铭博士 (新纪元学院商学系主任)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