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经验看“中等收入陷阱”
信息来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 作者:马振岗 · 日期:21-05-2013

2013-5-9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并非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中等收入陷阱”这样一个关隘。
  英国经济发展可以说几经波折,但也没有所谓“陷阱”问题。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但一战后很长时期,英国经济萎靡不振,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美国纽约。二战进一步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在50年代到80年代,英国经济受以滞胀为特征的“英国病”困扰,总量先后被德国、日本、法国超过,一度还落后于意大利。直到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进行改革,英国经济发生新的转机,出现了连续9年持续增长的势头。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英国打击极为沉重。
  英国经济起伏,但人均收入却未大起大落。从1970到2008年间,英国人均收入基本保持上升的态势。1970至1979年,英国经济处境困难,人均收入却依然保持增长,1987年跨越一万美元,1996年跨越两万美元。
  “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显然不适用于先期发展的欧美等国家。从后期发展的国家看,“中等收入陷阱”在亚洲并不明显。亚洲“四小龙”都跨过人均收入12000美元以上的水平。马来西亚、印尼等发展较好的东盟国家,中间虽有波动,但整体发展势头不错。看来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是当年几个拉美国家。由于受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增速放慢,但总体看前景依然看好。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谈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意义不大。
  人均收入不是确定国家发展状态的标志
  
    人均收入是一国发展程度的反映,但不是确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也难以仅凭人均收入水平来判断一国的发展状态。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关键不是考虑如何防止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如何确保持续性发展。近几十年,一批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机,发挥各自的优势,较为顺利地迅速发展起来。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一些比较优势逐步消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确立,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在高端市场难以与发达国家抗衡,面临前有雄将后有追兵的严峻挑战。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改革谋求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
  英国虽是发达国家,由于身背先行者的沉重包袱,20世纪70年代处于类似境地。英国因长期享有受其控制的殖民地市场、廉价原料来源和投资场所之便利,既不重视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未根据外界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研发方面投入不足,科技成果没能及早转化为生产力。随着非殖民化的发展,英国所享的垄断地位丧失,工业化时期建立的产业缺乏竞争能力,出口受阻,而老一套生产组织管理制度束缚了企业活力,使其经济陷于多年徘徊。
  号称“撒切尔主义”的改革政策主要有:第一,放弃凯恩斯主义,转而采纳货币主义政策,控制货币发行量,减少公共开支,稳定货币币值和物价。同时,政府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推行非国有化政策,把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的股份全部或部分出售给个人或私人资本集团。此外还推动住房私有化;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大力压缩和关闭传统的采煤、钢铁、纺织等夕阳工业,推动发展大型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通信等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促进科研和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技术开发。第四,改革税收,减少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刺激投资和国内消费;第五,削弱工会力量,约束工会活动,消除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障碍。
  英国近30年基本遏制了相对衰落的颓势,避免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上的严重下衰,“撒切尔革命”在这方面还是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