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企改革和转型的一些思考
信息来自:企业观察报 · 作者:宋志平 · 日期:22-11-2013

2013-11-18

        大家期待已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启动新一轮综合改革的会议,是一个历史性、划时代的会议。不仅我们在期待,全球都在期待这个会议。

  作为企业改革研究会,在改革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要一马当先的。三中全会的精神,我们需要全面地领悟,并在企业的具体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和当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我在企业工作30多年了,大学一毕业就进入到了国有企业。以前国有企业设立的职务,技术员、股长、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厂长、厂长,一路过来,全都做过。国有企业这些年推进的改革,我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我所在的企业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一个非常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转变成一个市场化的、充满竞争力的、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股份制企业,确实经历过太多。在这么多的经历中,站在企业改革的角度,大的环境变化就是实施了市场经济。我们从计划经济迈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大的转变。所有的改革,都需要放在这么一个大的前提去看。当然还有一个前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和其他市场经济又不完全相同。我们是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但它同时又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其他地方的市场经济有相通的地方。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这些年,一方面国有企业在市场化,公众化,另一方面,大量的民营企业快速崛起,形成了中国目前极其繁荣的经济社会。当然,现在也面临很多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又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改革。包括我们国有企业的改革,其实进展得也很深。我们已然走到了深水区,又积累了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的国有企业还没有全部进行股份制改革,一部分做了,一部分没有做;或者是有的层面做了,有的层面没有做。另外,国有和民营,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可以融合的呢,还是对立的?在市场里,到底应该怎么样的互动?这些方面的问题,一会儿说清楚了,一会儿又说不清楚了,一会儿又开始各说各话。尤其在刚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大家的撞击也不少。这些事情都需要我们做出回答。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去做,两个“毫不动摇”之间有什么样的纽带关系,可以有什么样的结合。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来回答。再如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企业中的管理层,到底是国家有行政级别的干部,还是市场企业中的一员,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也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前两天有人问我,当企业副总经理与总经理意见不一致时,应当怎么办?我说:如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就不是个问题,因为副总经理是总经理请来的,总经理是董事会定的,副总经理得按照总经理的意见去办,责任由总经理负责,副总经理不负责。副总经理按照总经理的要求去做某一方面的工作,是执行者,而且是某一方面的执行者。他们一般不会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在国有企业,这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总经理和副总往往都是上级任命的,都在为任命自已的上级负责,这就成了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各有各的说法。

  其实这些问题,就是国有企业的领导制度问题。既然市场化了,我们国有企业的领导制度,就应该真真正正地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去做。这些都是深层次的问题。

  国有企业,究竟是把它当作一个市场中的竞争主体来看,还是把它当作政府的一个下属单位来看,这也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改革进一步深化,这些问题回避不得。比如,有许多对于政府部门和公务员才有的相关纪律规定,最后总要加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把所有国企人员都视同为国家公职人员,这也是政企不分的表现。这些都是非市场化的行为,但又不能怪谁。它反映了我们的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一些现象。恰恰是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改革,需要再往前走一步。如果什么问题也没有,一切都很顺利,一切意见都一致,就不用改革了。改革就是遇到矛盾了,遇到困难了,再前进一步。这也说明了改革为什么会是发展动力的原因。

  我对这次改革,是抱有很大期待的。我希望通过这次改革,奠定到2020年、甚至未来更长阶段的发展基础。习总书记、克强总理在最近的多次会上,都讲了这次改革的艰巨性和必要性。艰巨就是因为现在到了深水区,要啃硬骨头;必要就是必须勇往直前,不能退却,一定要走这一步。所以我对改革的前景心里觉得挺亮堂的。

  二、经济转型升级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从去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期。转型期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变成了中速。过去30年的经济平均增速为9.9%,接近两位数的一个增长。但今天再要去搞两位数的增长,一是没有必要,因为我们的基数很大了,二是也不可持续,因为我们的环境承载能力已到了极限,我们的经济继续那么发展已不可持续。我们国家通过科学发展观来实现转型升级,这是十分明智的。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请我去讲转型升级,第一段话就问我“雾霾你怎么看?”我说我很自责,因为中国建材是全球的水泥大王。其实我那天讲了很多话,结果单单就把这段话给放到网络上去了,说“水泥大王宋志平说:我每天都很自责”。这话很抢眼球。我确实也自责,因为这些年我领导的中国建材做了4亿吨的水泥。现在各个城市上空都乌烟瘴气的,不就是因为钢铁厂、水泥厂等各种工厂不断地排放污染源、汽车不断排放尾气造成的嘛。全世界水泥去年的产销量是40亿吨,而我们中国就生产了22亿吨,而我们的水泥总产能有31亿吨。钢铁厂、电解铝、玻璃厂情况也大同小异。这就是说,我们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了,必须转型。

  但是,经济转型企业能不能适应?开始大家都觉得很困难,压力很大。以前的经济发展就像是开在铁路上的列车,速度越来越快,现在车头速度突然慢了下来,后面的车皮还在往前推,所以受不了。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企业就是在这么一种状态下度过的,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各种矛盾暴露得比较突出。这是过剩产能和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产生的叠加效应,企业压力非常大。但这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现在虽经济增速降下来了,但新增产能也被控制住了,产需关系趋向平衡,所以我感觉松了一口气。过去多生产并没有多赚钱,现在量减价升,企业赚的比以前还多。

  前不久我去香港路演,我和投资者说,这么多年,就现在是对未来觉得最有把握、最有希望、心里最踏实的时刻。为什么?过去我们那些年,高速发展不受限,但我们不知道该发展到什么程度。一天到晚建新工厂,我们也建,别人在旁边也建,不知道要建多少。地方政府也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帜,给各种优惠政策,把大家都吸引进来。产能过剩了大家再恶性竞争。

  记得华罗庚以前跟学生们讲,考试不怕没有底,就怕不知底。前些年就不知道底在哪里。我们不知道目标,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企业到底要走到什么地方去。比如我做水泥的,到底这水泥用到多少算够,是30亿吨?还是做到100亿吨,但这可以吗?这些问题始终在困扰我。

  现在,大家都知道底在哪里了。新增产能就不要上了,要节制了。然后在品种上、质量上、产业链上去精耕细作,讲效益,而不再是在数量上、规模上、速度上做。或者说我们已经在量上、规模上、速度上做到足够大了,够我们用了,我们要学会适可而止。

  到今年三、四季度,我觉得我们企业开始从困难中走出来了,开始过转型这一关了。最近,有个水泥大企业领导人跟我说,“宋总,我郑重声明,我再也不建新厂了。我们再也不打价格战了,我们需要健康的市场,稳定的价格。”我觉得大家都开始走向一个健康的发展轨道,走可持续发展的路。

  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从1992年算起,有20多年了。可是今天日本的经济,还是不错的。我了解到,今年日本的传统产业,像钢铁和水泥行业赚了很多钱。虽然说他们的产量下来了,但价格稳定,企业效益很好。不像早年过度的竞争时,大家总处于那么一种焦灼状态。现在日本企业家心态也放得比较平了。

  记得前年我去日本,三菱商社的社长对我说,日本年轻一代现在都怀念35年前的日本工业时代。但他们不知道那时的情况,那个时候,东京大街上的人们都戴口罩,东京外围所有的河流都是臭水沟。那就是日本35年前所谓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放映《地道战》等电影之前一般会放一段《新闻简报》。《新闻简报》的第一部分内容,一般是报我们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的喜讯;第二部分就是讲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讲的比较多的就是日本的工业污染,比如人们的头发里都含汞,牙齿也掉光了,出现各种怪病,等等。那个时候,日本的东京湾里都没有鱼了。现在日本的东京湾浅水里都是鱼。以前英国伦敦是雾都,当时严重的雾霾天导致四五千人死亡。可是现在去看泰晤士河,水变清了,鱼都有了。这个污染的过程,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了。另一方面,说明大自然还是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只要你改变思路,节制自己,保护和改善环境,大自然就能恢复它原有的面貌。你看东京湾恢复了,泰晤士河也恢复了。

  国家进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我们做企业的人的心态有个变化过程,刚开始是彷徨和担心,但到现在是适应和接受,逐渐成了受益者,成了坚定的执行者。这是一个多大的转变啊。我的这种心情,应该也是很多企业家的心情。今年中国建材和中国医药两家企业的效益都不错,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都增长了20%以上,其他经济指标也都比去年有所提高。中国医药的经济效益一直很好。中国建材上半年差一些,到三季度末各项效益指标都上升了,和去年同期持平和略有超过,相信到11月份就会大大超过去年同期了。国资委今年给央企的指标是增加值要比去年增加8%,利润比去年增加10%,中国建材估计今年的增加值会比去年增加不少,利润增长计划也会完成。我们是通过完成国资委的保增长指标,来实现全国经济的稳增长的。这就是说,转型升级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而且我们正在走出转型升级产生的第一波冲击,我们也会慢慢习惯转型升级产生的各种冲击,使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迎来新的发展和美好未来。

  多赢才能走出去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从这个意义上看,大企业承担着实现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使命,是我国主要的创新平台,是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引擎,是“走出去”的主要力量,也是带领中小企业的火车头。

  一个和谐的经济体,一定有大企业在中间起到顶梁柱作用。在全球化竞争时代,中国企业要参与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没有实力不行。中国需要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是我国完成复兴大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的大企业中,央企是一个特色,也是一个现实。央企目前有能力、有责任来做大企业集群的骨干力量,把我国的企业组织起来,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央企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于国家的责任、对于民族的责任。把央企发展起来,把央企公众化,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来提升活力、做强做优,完成中国大企业的造就和崛起,这是大的战略。等着一家一户的小企业统统成长起来再去参与国际竞争,那样就失去了战机。

  作为大企业来讲,其目标不是在国内市场打败地方中小企业,而是在国际上同跨国企业开展竞争。央企进一步公众化、市场化,由央企来带头,和民企高度合作,这是形成大企业的一个捷径。民企愿意进入到国企,并不是选择国企所谓垄断地位,更多的是选择了一个做大规模的市场规律。任何企业在市场中发展,都希望做大做强做优。

  在国际舞台上,国企民企是一个组团、一个集体,它们共同的名字是“中国企业”,代表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所以,今天应该放在中国经济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的这样一个大的环境里、大的国家战略里,看待我国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发展,而不是狭隘地看待这些问题,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企业发展的路子来。

  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诸多困难和风险。但与此同时,也为中国企业以低成本投资并购获取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品牌渠道,在全球配置资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国际化经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建材的选择是:实施包容性国际化战略,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第一是树立全球化意识,加快“走出去”步伐。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力争为国家创造更多价值。

  第二是探索“走出去”新模式,加强深度合作。国际化战略既要立足自身又要考虑他人。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全球战略资源方面的投资,为我国长期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另一面我们也要用收购兼并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的有品牌和技术优势的高端产业,用产业转移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实业投资。

  第三是坚持互利共赢理念,为驻在国发展作贡献。“走出去”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秉承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与当地企业密切合作、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的“三原则”,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中国公司走出去要学会和当地公司融合,照顾到他们的原有利益,创造增量互利多赢,不能把国内打恶战的竞争文化搬到国外去,要积极融入当地企业的产业链。

  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该意识到,任何一个成功的事业一定是双赢、多赢和共赢的结果。财富不是固有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它是一个增量,要在增量上分享财富。有了这种共生多赢的思想基础,我们才能海纳百川,吸引众多企业加入绘制宏图的事业之中。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