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经济转型主体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洪文杰 · 日期:05-11-2015

2014-07-22

经济转型,不仅是中国当前的一大命题,也是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等多个新兴经济体的关键课题。

同时,在中国方面,除了中央政府迫切需要转型外,其国内各个地方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压力。

现实问题是:如何才能成功地实现转型?

中国不少地方政府非常着急,主动推动、强力促进,做了很多尝试。

其中,不少地区搞“腾笼换鸟”,期望在原有的空间资源上,吸引来投入产出更高、技术更先进的企业。

也有地区推出各种现代产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希望通过大力转型尽快实现产业链的更替。

不过,从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的调查来看,不少所谓的新型产业园区搞得并不成功,不论是东部沿海还是西部内陆,产业园区空置的现象十分严重。

产业园区发展不佳

一种类似房地产发展中的“鬼城”现象,在不少地方的产业园区中同样存在。

结果可想而知,所有的产业园区都严重“营养不良”,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稀稀拉拉,不少由农田改造出来的园区都荒芜得长草了。

据安邦的调查,这种经济转型“半拉子工程”、新兴产业园区建设“营养不良”现象在国内十分普遍。

凭心而论,地方官员们为此花费了不少心血,在财政资源、土地指标日趋紧绌,环境与生态约束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折腾出新兴产业园区并非易事。

政府参与弊端显现

这样吃力而不讨好的症结在哪里呢?

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国内经济转型的主体错位,大部分地方经济转型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

在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毫无疑问都是市场的主体,但在中国的特殊历史原因下,经济发展对政府的依赖很大,或者说过去是政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改革靠政府、政策靠政府、市场准入靠政府、产业园区靠政府,资源要素投入也少不了政府。

在不完全市场下,政府如果积极参与、主动推动,很多事就能办得成,反之则多半要黄。

可以认为,中国的市场是政府驱动型和政府干预型的,以历史的眼光看,政府积极参与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政府参与和干预的边际效用在降低,而弊端则日益突显。

如果政府扩张空间的速度太快、范围太大、数量太多,一系列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企业从哪儿来?工业从哪儿来?资金从哪儿来?

当这些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产业园空置”现象就成为必然。

江苏昆山成功例子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地方经济转型中,也有成功的例子。

江苏昆山是台商重点投资地区,台湾前100强企业中有一半在昆山投资。

昆山近年也遇到经济转型和工业升级问题,过去的代工业模式越走越窄,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越来越高,原来先进的笔记本电脑、面板工业逐渐成为落后工业,亟需淘汰。

但经济转型和工业升级谈何容易。

昆山正积极推动昆山试验区成为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先行先试区,台湾区电电公会将携手昆山市政府,协助台商在昆山布局精密机械、自动化设备产业链,打造“机器人制造、产销基地”,希望脱胎换骨,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台商转型升级的典范。

值得注意的是,昆山的工业转型主体是企业。

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台资企业主动、积极的自我蜕变和转型发展,才使得昆山的工业结构从过去的笔电面板工业以及相关的代工业,转型为现代装备制造工业。

如果不激发企业的动力,光靠政府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完成这种转型的。

大马需私人界先转型

因此,地方政府盲目推动经济转型存在误区,地方经济转型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

只有企业成功转型,地方经济才谈得上可能转型成功。

政府支撑经济动力

从中国的情况转回马来西亚,政府从2010年就开始着眼于转型事项上,并表示要让私人领域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然而,时间过去4年了,似乎依旧是政府在支撑着经济的动力,而所谓私人领域的助力,却依旧可见政府官联公司的影子。

因此,大马真正需要的,同样也是私人企业的内部转型与改观,才能实际推动经济的增长。

洪文杰 马来西亚安邦智库研究员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