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信息来自: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 作者: · 日期:26-04-2001

2001-04-25

   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搞“两分法”

   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是弊大于利。我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地搞“两分法”。经济全球化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造成冲击,很难说对发达国家的冲击小,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大。例如,在经济全球化态势最为明显的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中,除美国外,欧盟经济增长缓慢,而日本经济更是一蹶不振。如1992—1999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0%,而欧盟和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只有1.9%和1.0%左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00年5月号,统计附录。)显然,欧盟和日本经济特别是日本经济的停滞, 说明这些发达国家受到了经济全球化较为严重的冲击。所以,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发达国家受到的冲击小,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

  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据统计,1991—1999年,发展中国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5.5%, (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00年5月号,统计附录。)几乎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 特别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经济体如“亚洲四小龙”等,进入了“先进经济体”。面对这种状况,认为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大、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弊大于利的观点是否不太符合实际?

   其实,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既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包括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空前激烈都 可能会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较为严重的冲击。这种可能性是否会变成现实,并不取决于一国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而是取决于本国的应对之策是否适当。如果是发达国家,如果应对失当,也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冲击(例如日本);如果是发展中国家,只要应对得当,也同样会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毋需讳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和挑战。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这种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发展中国家在影响着世界,世界也在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的稳定将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也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 随着国际交换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在宏观经济平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进出口贸易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 运行状况。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如果本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某些类似的隐患,这些现象 不可避免地要在国内出现。即使本国的经济一点问题都没有,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也要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只不过程度较低和时间较短而已。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育不太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如果国内政策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整个经济危机。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把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越来越不可能。过去,发展中国家凭借严格的贸易保护建立了许多本国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外国商品和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这些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有的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第三,经济全 球化可能诱发国内金融风险。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在流动的国际资本大军中,短期资本即 “游资”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国际资本的最大特点是投机性强,它以很快的流动速度出入于各国的资本市场,在给各国带来巨大的资金供给的同时,也给各国的金 融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短期国际资本突然大规模撤出本国市场,本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近年来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巴西金 融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

  我们既要承认经济全球化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冲击,又要予以正确认识,随意把经济全球化视为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把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的看法是不可取的。这种观点只是传统“中心——外围论”的翻版,并没有多少新意。二战以后,普遍盛行于发展中国家的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现代国际经济格局只对发达国家有利、而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 发展,就必须割断这种经济联系,实行内向型的发展战略。在二战以后的大多数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普遍把该理论奉为圭臬,人为隔离同国际经济的联系,走内向型 的发展道路。但不幸的是,奉行这一理论的国家无一成功。“中心——外围论”已被实践证明是极端片面的,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脱离国际经济体系, 走内向型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无一取得成功,反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同样道理,尽管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因为这不符合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中国家普遍落后的根源 不在于经济全球化,而在于发展中国家自身政策的失误,包括没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普遍割裂同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实行闭关自守的政 策,所受的国际剥削可谓少矣,但为什么经济发展却是普遍失败的?与此相反,以亚洲“四小龙”、墨西哥等为代表的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却取得了成功。这又该怎么解释?

  亚洲“四小龙”和墨西哥的成功绝不是特例,而是具有普遍意义。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 和地区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贸易战略愈开放、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愈深,经济实绩就愈优。反之,贸易战略愈封闭,与国际经济的隔离程度愈深,经济实绩就愈 糟。例如,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1996)》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参与经济 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反之,面对经济全球化裹足不前,必然影响经济顺利发展。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1984—1993年的10年中,发达 国家与快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东亚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年均2 %的经济增长率;相形之下,那些较慢或缓慢参与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则相当迟缓。总体来说,快速参与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增长速度较快, 而且增长稳定,这10年间,前者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后者的50%以上。

  世界银行在1998年的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许多经验证明,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积极的关系。开放的一体化经济为何增长较快?世界银行列举了下述原因:

(1)配置效率。 各国按其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就能提高产出水平。

(2)要素积累与投资。 贸易自由化可促进投资,因为它提供进入更大市场的机会,允许获得更大的规模收益及进口过去得不到的或较廉价的资本货物。

(3)知识的外溢。 这只可能出现在开放经济中,因为知识包含在与开放经济有关的贸易商品、机械和被吸引到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里面。

(4)收入分配的改善。 在开放的经济中,相对充足的生产要素,如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所创造的收益往往更大。(5)政府政策的改善。在开放经济中, 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缩小政府管理部门规模的要求更迫切。(注:世界银行:《中国的参与: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主题为《全球化: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也指出:过去几十年来的一个主要的教训,是全球一体化的种种压力已使人们明显地感 受到优劣政策的好处与代价。大凡顺应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并随之努力进行改革、开放市场、追寻有纪律约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国家,他们就像已获得成功的亚洲新兴 工业经济体一样,很有希望能踏上与发达国家的趋同之路。这些顺应潮流而动的国家可望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取得全球市场的份额并能不断地受惠于更大量的私人资本流入。相反,没有采用这种政策的国家则将可能面临在世界贸易 份额中日趋减少、私人资本流入日益枯竭、并且相对地说被甩在后面的困境。(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7年5月号,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四、“陷阱论”的几点方法论错误
  尽管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参与经济全球化将促 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国内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学者对此却视而不见,仍然在鼓吹“陷阱论”。这充分说明,主张“陷阱论”的学者在认识经济全球化问题时, 缺乏客观的立场。正是由于立场不客观,这些学者的分析出现了许多方法论上的错误。试举四例:

  其一,视暂时为长久。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家经济体中,一些经济体由于自身政策的失误,出现了暂时的金融危机,如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学者便由此大作文章,极尽否定 经济全球化之能事。但公允的是,这些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只是“昙花一现”,在经过短暂的危机之后,便重新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我们应该承认,这些经济 体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暂时的困难就否定经济全球化给这些经济体带来的持久的经济发展。试想,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亚 洲经济奇迹”能发生吗?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现象,而忽视长久的规律。

  其二,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学者当然饶不过跨国公司。他们认为,跨国公司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是“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但这一观点却产生下列矛盾:

(1 )反对跨国公司的学者都肯定技术进步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但事实是,90%的技术创新都来自跨国公司,80%的世界技术转让来自跨国公司。这岂不是“叶公好龙”?

(2)反对跨国公司的人认为它是发达国家掠夺的工具, 但跨国公司绝大多数的投资都流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流入的外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这岂不成了发达国家掠夺发达国家?

(3)既然跨国公司是“魔鬼”,为什么中国和现在的发展中国家都这么积极地吸引外资?难道发展中国家都是“傻瓜”?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目前有10000多家,占跨国公司总数的近20%,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岂不也成了“魔鬼”?

(5 )中国的跨国公司数量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跨国公司必然越来越多,那么,中国的跨国公司又是什么角色呢?跨国公司终究是要赚钱的,你能说中国的跨国公司是到国外“发扬风格”?

   其三,以“敌”为友。国内否定经济全球化的人往往旁征博引,用发达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音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需要首先弄明白的是, 发达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人主要是环保主义者和工会。这些利益集团并不一定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同盟军”。发达国家的环保主义者往往会向政府施加压力,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以“污染”为名实行限制。发达国家的工会之所以反对经济全球化,就是因为担心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而导致他们的失业。美国工会是最反对经 济全球化的组织,同时也是最反对中国的组织。在去年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问题上,反对最凶的就是国内的工会!

  其四,对既得利益 视而不见。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好处:20年前的封闭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因为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 球化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国内反对经济全球化的人一方面在享受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另一方面却在“诅咒”经济全球化,这不是正确看问题的方法。

   五、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
   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从根本上讲,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 体现在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现代经济结构的不断产生和变革。而现代经济结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外在的,发展中国家要建立现代经 济结构,必须积极从外部引进。否则,单纯或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下面我们以技术进步为例,来具体说明经济全球化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知道,现代技术创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国家的科学技术活动,都必须也只能以世界上现有的科技成果为前进的基础。这一点对于广 大发展中国家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在始于西方工业革命的现代经济中,绝大多数经济技术和方法都发韧于西方发达国家。例如,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发明专利的比重,1967—1979年只有0.04,1983年也只有0.06(参见表1)。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必须积极地进口这些技术和方法。固然,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技术创新也很重要,但这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用国外现成的技术方法尤其是基本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否则,仅仅靠闭门造车或者主要靠所谓“独创”,就不可能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化。
   表1 技术发明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间的分布
             工业化国家 美国 半工业化国家 发展中国家
在世界发明专利中所占份额
     1967—1971年   0.677   0.316  0.043    0.004
     1976—1979年   0.618   0.233  0.043    0.004
      1983年     0.665   0.144  0.063    0.002
在世界工业设计专利中所占额
     1975—1980年   0.918   0.025  0.087    0.010
在世界商标中所占份额
     1975—1980年   0.556   0.080  0.401    0.036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工业财产统计年鉴》,转引自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进步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84页。
   韩国学者金麟洙在美国学者威廉•艾伯纳西和詹姆斯•M •厄特巴克的“发达国家技术发展轨迹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韩国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验,提出了奋起直追国家(即后进国家)技术发展的模型。该模型指出, 在奋起直追国家工业化的早期阶段,这些国家从工业发达国家获得成熟的国外技术。由于国内缺乏建立生产运作体系的能力,这些国家不得不通过进口国外成套技术 来启动生产。在这一阶段,奋起直追国家仅仅是通过外国投入的组装生产出标准的、无明显差别的产品。在进行生产之初,还需要外国的技术帮助以排除故障、解决 问题。一旦奋起直追国家通过引进技术进行正常的生产后,技术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工程管理和有限的国内开发上。通过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本国企业可以通过模仿 性分解研究来开发相关产品。在这一阶段,技术在全国的扩散和新竞争者的加入,激发了国内企业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以开发特色产品的积极性。随着对一般生产技术 相对成功的消化吸收和日益强调出口,加上本国科学和工程管理人员能力的提高,奋起直追国家的技术逐步改进。改进后的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国内的生产。获得—— 消化吸收——改进,这便是奋起直追国家的技术发展轨迹,这是一条同发达国家研究——开发——工程管理的技术发展轨迹相反的道路。
   韩国学者李轸周等人在金麟洙模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奋起直追国家的技术发展轨迹不仅仅发生在特定领域中成熟技术的传播过程中,而且发生在技术正在 发展和成长、流动阶段。奋起直追国家中那些已经成功地获得、消化吸收、有时甚至是改进了所引进成熟技术的企业,可能会利用发达国家尚处于转化阶段的较高技 术,从而可以赶超发达国家。这些学者认为,日本就是20世纪一个成功赶超发达国家的奋起直追国家,台湾和韩国在有的工业部门也具备了同发达国家竞争的能 力。(注:[韩]金麟洙:《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动力》,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目前,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规模 经济效应,新技术产生和应用的速度大大提高,发展中国家如果不积极从外部引进技术而依靠闭门造车,将不断拉大同先进国家的差距,永远停留于落后状态。从这 个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需要全球经济体系,更需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别无它途的唯一选择。
  经济全球化 决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远大于挑战的客观现实,是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每个发展中国 家的面前,发展中国家能否从中获益,能从中获得多大利益,完全取决于本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经济政策。历史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经 济全球化是机遇,成功总是青睐于抓住机遇并采取了适当政策的国家。经济全球化有风险,但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是: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我们应该坚信,胜利最 终会属于敢冒风险且会冒风险者。
  全球化是一列飞奔的火车,搭载者就能到达新的境界,而误点者只能靠边站!这句话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出自一位智慧老人之口。这位老人就是:前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加梅尼•科里亚。 (注:Third World Network,Jul 4,1996.)


东亚下一轮挑战是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2007年04月06日   人民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责任编辑:李天行)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半年报》指出,金融危机十年后,东亚经济体日益强盛,但是,使各国赖以从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战略,对于他们向高收入攀升是不够的

  记者单羽青4月5日北京报道 世界银行最新《东亚经济半年报》指出,东亚地区在1997年中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十年之后,财力较十年前大为雄厚,贫困人口减少,在全球的作用空前增大。但是,随着成功而来的是新一轮的挑战,各国必须设法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使各国赖以从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战略,对于他们向高收入攀升是不够的。从历史上看,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实际驾驭了出现的复杂的技术、社会和政治挑战。”报告主要作者、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高级经济学家米兰•布拉姆巴特说。

   报告指出,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增速2006年达到8.1%,为十年来最强劲增速,2007年可能会略有放缓,降至7.3%。过去受危机影响的经济体增速明显超过了他们危机前的水平,各国几乎都呈现出稳定增长。在中国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低收入转轨经济体,收入水平以“超常的速度”上升。

  报告警告说,新的挑战正在出现,如果不妥善应对,就有可能延缓甚至颠覆增长。

  布拉姆巴特表示,到2010年,东亚人口至少有十分之九将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要摆脱中等收入的陷阱,一个关键的挑战就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高速增长。在中国,这就意味着采取新的战略来应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过去二十年高速增长带来的其他压力和不平衡。

  东亚其他地区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在危机前增速低于2%的若干经济体,投资相对较弱,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些经济体,集中精力强化投资环境和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关键,让企业得以找到新的竞争优势。

   另一个挑战是将增长与公平相结合。在危机前,东亚有一半人口每天生活费低于两美元,如今贫困率已降至人口的29%。但是,许多东亚经济体的收入差距在扩 大,有些非常明显。布拉姆巴特指出:“高度的不平等有可能会阻碍增长,因为无法获得信贷的穷人也许不能利用投资机会,也有可能成为政局和社会不稳的根源, 阻碍投资和增长。”

  第三个挑战是需要管理好脆弱性和防范新的危机。报告说,自1997年以来,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但这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即造成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此外,尽管各国在危机后一直致力于加强金融和银行业,但很多经济体有必要加快这种努力的步伐。

  报告指出,东亚各国需要推进各自的改革规划,尤其是在改善治理和投资环境方面;发展更加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包括面向穷人的信贷渠道;开放服务业贸易;促进教育体系发展以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强调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面对金融危机后复苏所需要的各项改革十年之后,东亚现在必须面对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其中部分改革的挑战性之强绝不亚于1997年7月后进行的改革。”布拉姆巴特说。

  在题为“东亚城市边缘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别聚焦部分,报告分析了对东亚地区城市化的惊人预测。到2025年,城市人口预计会猛增5亿,增幅高达65%,对已显不足的公路、电力、供水和卫生系统形成巨大的压力。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