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以民为本理念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 · 日期:10-09-2012

2012-9-5

首相纳吉表示,政府未来推动国家发展,将以提高人均收入和人民幸福指数两大条件,作为国家发展模式的依归。一般上,人们是以人均收入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模式的成败,政府在发展模式中纳入人民幸福指数的考量,显见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政府重视人民生活的素质,将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决策核心,真正贯彻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事实上,这种理念已逐渐在国际社会形成趋势。英国首相卡梅伦两年前上台后,即宣布以“幸福指数",来评估英国人民的心理健康和环境卫生状况,并把幸福指数作为其决策过程的核心。法国及加拿大等国亦准备将人民幸福指数纳入国家经济评估。即便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也开始倡议要“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希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由此可见,如何让人民过幸福生活已成为各国政府追求的共识,如此共识延续下去,或可能如人权一般成为普世价值观,届时将是全球百姓之福。根据传统概念,幸福的感觉通常是建立在财富基础上面,收入丰厚,生活无忧无虑,幸福指数自然提升。但现实证明,这两者并非是绝对正比,以美国为例,过去50年的人均收入虽然不断提升,但美国人的幸福感却未改善。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今年第二季经济成长为5.4%,在全球竞争力的排名,也从去年的第26名提升至第21名。更重要的是,政府目前推行的经济转型计划加速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使我国2011年的国民人均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万6千330令吉(9千700美元),比2009年的2万1千158令吉(6千700美元)有显著的增长。

人民收入虽然提高了,但要真正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政府还须努力打造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规范和引导人民向上。无庸置疑,我国基础建设如高速公道、轻快铁等这几年来飞速发展,显著提升了人民的生活素质,让人民觉得舒适愉快。不过,如果大环境之中仍存在著一些人民所无力改变或选择的制度或环境,例如不公平政策、通货膨胀、失业或空气污染、山埃稀土或石化等化学物对国人健康带来隐忧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皆会影响人民的幸福指数。

虽然,人民幸福指数高低,很大程度还是取决于个人对生命意义和生活态度的价值观,基本上,政府若真正贯彻以民为本理念,社会安定、治安良好、政府公平施政、社会均富、官员廉洁而行政效率彰显,人均收入即使未有显著增长,人民幸福指数还是会提升。(星洲日报/社论)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