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alaysia” 的战略价值
信息来自:独立新闻在线 · 作者:饶兆斌 · 日期:27-05-2009

2009-05-26

【竹林杏坛/饶兆斌专栏】 “ 新台湾人 ”―― 台湾前总统及国民党领导人李登辉极力发扬的一个概念,曾经在台湾火红一时。现任总统马英九在 1998 年选台北市长时,李登辉举起马英九的手高呼 “ 新台湾人 ” ,让马英九加分不少,一举打败寻求连任的市长陈水扁。 “ 新台湾人 ” 在 1990 年代的台湾是个凝聚人心的美丽口号,也是当时国民党用以占领论述阵地的强武器。

1990 年代的台湾,国民党这家老店面临人民对民主自由的高涨要求及民主进步党的强力 挑战,开始在选举里吃败仗。面对这些挑战,李登辉自 1992 年开始展开论述上的反击,先谈 “ 生命共同体 ” ,后论 “ 新台湾人 ” 、出版《台湾的主张》等书。按李登辉自己的说法, “ 新台湾人 ”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 “ 无论先辈是几时来到台湾,无论是什么省籍或说什么语言的,只要愿意为台湾的幸福和安全打拼的,只要爱台湾、愿意以台湾利益优先的,就是新台湾人 ” (大意如此)。

不用说,这 “ 新台湾人 ” 论述并没 有什么理论或哲学上的深度,但是却对延长国民党执政生命有不可忽视的战略功能。它不提 “ 中华民国 ” ,用 “ 台湾 ” 取代 “ 中华民国 ” 的符号,讨好民进党和台独势力,同时又保证外省人在日益 “ 台湾化 ” 的台湾里有一席之地,省籍差异不阻碍 “ 新台湾人 ” 认同的诞生。

竞选时, “ 新台湾人 ” 论述符合当时是台湾 “ 即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又认同自己是台湾人 ” 的认同主流,从意识形态的中间向侧翼的民进党和新党反包围,让国民党成 为主流党。 “ 新台湾人 ” 论述也提倡族群整合,让省籍冲突日益严重的社会有个共同点 ―― 外省人认同 “ 新台湾人 ” ,因为它让他们名正言顺成为台湾社会的一份 字;倾向台独的人也认同 “ 新台湾人 ” ,因为它能为台湾整体社会提供一个新的国民身份,以拒绝中国大陆的 “ 两岸都是中国人 ” 的主张。台独教父彭明敏甚至直言为 “ 新台湾人 ” 背书。

空洞论述却是最犀利武器

台湾学者黄俊杰对 “ 新台湾人 ” 论述的分析里,批评它辞藻美丽但内容空洞,不同政治立场的人都可以对 “ 新台湾人 ” 作自己的诠释,加入自己要加的内容。这种没有理论内容的政治口号,却是国民党在 1990 代最犀利的武器,逼得民进党也跟随 “ 转型 ” ,从激进悲情主义到与 “ 新台湾人 ” 类似的 “ 新台独党纲 ” (可参考郭正亮著作,天下出版社出版的《民进党转型之痛》)。正是由于 “ 新台湾人 ” 论述的空洞、模糊,让它更能自由发挥,更能吸引各种不同力量的支持。

我国前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的 “ 文明回教 ” ( Islam Hadhari )论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提出与回教党在 1999 年 大选后的茁壮和挑战密不可分。这个论述自认为 “ 进步的回教观 ” ,与回教党的 “ 保守的回教观 ” 有区别。标上进步变迁的 “ 文明回教 ” ,可以用来收编左倾回教分 子,也可以和具有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观的 “ 新马来人 ”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安华)身份并行不悖;而阿都拉本身的回教背景和素养又能确保 “ 文明回教 ” 的 “ 本质上的纯洁 ” 。 2004 年大选,国阵史无前例大胜,固然有其他因素,但无可否认 “ 文明回教 ” 论述是一个大功臣。

与 “ 新台湾人 ” 一样, “ 文明回教 ” 其实也只是一个内容空洞务虚的口号,其十项原则(对阿拉的真诚和信仰、公正和值得信任的政府、自由和独立的人民、知识的掌 握、全面和平衡的政治发展、良好的生活素质、对少数族群和妇女权利的尊重、文化和道德上的正直、环境保护、坚强的国防)不过是一些你知我知,张三李四都写得出的 “ 治国原则 ” 。然而,也与 “ 新台湾人 ” 一样,其空洞模糊也令它能有灵活多变、广纳百川的功能。新加坡学者 Terence Chong 把 “ 文明回教 ” 形容为 “ 政治上的精明战略 ” ( a politically astute strategy ),在回教化巫统的同时,也抵消回教党的威胁。

别低估 “1Malaysia” 的威力

李登辉离开政治舞台后(及被国民党革除党籍后), “ 新台湾人 ” 便迅速没落了。在阿都拉下台后(或可以提早到去年大选后,甚至更早),没有人再提 “ 文明回教 ” 了。它们的政治生命,只能和它们的提倡人的政治生命一样长,验证了它们也不过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空洞语言,抵挡不住历史发展的洪流。 “ 新台湾人 ” 救不了国 民党 2000 年的败选, “ 文明回教 ” 也被去年我国大选的政治海啸淹没。但是,我们不应就此忘了它们曾经发挥过强韧的选举和政治上的功能。

新任首相纳吉提出 “1Malaysia” ( “ 一个马来西亚 ” 抑或 “ 全民马来西亚 ” ?)之后,不少人批评这个概念没有实质内容,或是抄接民主行动党的 “ 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 ” ( Malaysian Malaysia ),基本上也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甚至国阵阵营里也有人要求把这个概念说得清楚一点。

李华龙 说这个概念在评论界、理论界里是不堪一驳的;纯粹从理论和哲学的角度看,这些批评没有错,但从简单考察 “ 新台湾人 ” 和 “ 文明回教 ” 的历史,我们得知内容空洞的论述的战略价值与政治威力并不容小看;运用得当,再加上一些理论上的简单裁缝,不应低估 “1Malaysia” 在下届大选的威力。正如 “ 新台湾人 ” 和 “ 文明回教 ” 造就了李登辉及阿都拉, “1Malaysia” 也可以成为纳吉政治神话的起点。

饶兆斌是美国东北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研究生。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