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的英语尴尬处境
信息来自:光华日报 · 作者: · 日期:29-12-2012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日前出席2012年东盟—印度峰会时宣布大马已从美国聘请75名英文教师,並有意从印度招聘熟练英语的教师来教导我国学生,以提升国內学生们的英语程度。

此乃教育部提升我国学生英语水平的其中一项有效管道,但並非持久解决方案。

我国学子的英语水平是一直处于有待提升的情况,也是政府耿耿于怀以致在敦马执政年代推行英语教数理的政策,后复引起许多反弹才以其他巩固英语的政策取而代之,继续加强学生英语水平。

我国曾为英殖民地,英语教学也自然沿自英国,美国式英语与英式英语有别,英式英语无论是在遣词用字及语法上都比美式英语严谨及正统,外来教师能够到马教授知识,其专业自不在话下,但会否出现"语文文化冲击"是令人探讨。

先有美国再来引进印度教师,站在家长角度难免会令人担心会否因异国腔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尽管从另一角度而言却是国家文化的交流。

语文的融汇贯通不外是常用,别无他路,唯我国卡在一个窘境,在承认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重要及与国际接轨的工具之余,却碍于必须捍卫各自母语的立场,导致英语的重要性必须退而求其次,有正室之位却因其他缘由只能当妾,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发挥有限的局面,学生在使用英语的机会仅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所以,教育总监阿都嘉化才建议讲英语的使用扩大到课外活动及平时的会话或沟通上。

虽说培育出优质的本地师资,才是解决我国学生英语水平差强人意之道,但如学生缺乏发挥及常用的平台,语文落了个纸上谈兵的情况,有听无讲,再优秀的教师也只是白费心机。

马来西亚是各源流百花齐放的教育制度,各自强调母语的重要性,英语只有在大专,通常是私立大专或职场才真正派上用场,这时根基已弱,急起直追虽未为晚也,但对学生的学习必须付出双倍的时间与努力同时掌握语文与其他知识,这已曝露我国教育制度中多年来的尴尬处境--如何在不影响母语地位下提升英语。

新加坡就是我国很好的参考,两国都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发展到今天,新国人民虽一口新式英语,但比起我国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基本对话,却又是略胜一筹,这是因为该国为英语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环境。

有鉴于此,让英语有一个正常的发展,才不会辜负远道而来的教师教学所付出的心血。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