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社会要点目录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25-04-2015

(以下为网上收集跟整理后的参考资料)
 
1、信息化的出现
2、信息化社会概述
3、信息化的国际发展趋势
4、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设备
5、信息生产和各类产业和作用
6、信息传播的途径
7、信息经济的结构
8、信息化与知识经济
9、信息化特征
10、八大特点、七大平台
11、信息化应用与分类
12、电子政务
13、电子商务
14、农业信息化
15、制造业信息化
16、服务业信息化
17、产业信息化
18、企业信息化
19、产品信息化
20、信息化教育
21、国民经济信息化
22、社会生活信息化
23、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4、信息化将提高生产与需求
25、信息化与环保
26、信息保障
27、信息化负面效应
28、信息化管控
29、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30、信息技术与创新
31、信息化发展情况与发展途径
32、几个主要国家的信息化计划
33、实施信息化强国战略,建设信息文明社会
34、中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35、信息化指数
36、瑞典在信息化过程中全球折桂的秘密
37、马来西亚土著经济发展应采取跨越式的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社会要点
1、信息化的出现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在创建初期,研究重点多种多样,有的学者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有的学者 则侧重于应用研究,也正是这两种研究的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才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入70年代以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了成熟,其标志 是有大量信息经济的论著问世。如:美国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英国威尔金森的《信息经济学-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标准》,日本曾田米二的《情报经济学》等。
 
 
2、信息化社会概述
信息化时代历史背景由大机器、大工业和大量人员所从事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不
再是主流,而第三产业即服务性产业将明显增加,信息类无形产业将成为关键资源,有力气但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较少的人将面临失业。拥有信息和知识的国家将是富有的国家,这样的富国将与信息贫穷落后的国家分道扬镳。国旗、军队和货币是第二次浪潮国家的象征和主权的标志,第三次浪潮的全球化趋势将打破这类国家主权模式和封闭状态,信息一体化将使国家之间传统的国界概念逐步淡漠。托夫勒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真正的信息社会,世界正处于新旧时代的交替之中,信息时代已经出现,但工业社会的规模经济还存在,没落的体力劳动和先进的脑力劳动共存。
 
 
3、信息化的国际发展趋势
 
1、新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新的社会组织管理结构:
 
3、新型的社会生产方式:
 
 
5、数字化的生产工具普及和应用
 
6、新型就业形态与就业结构的出现
 
7、产生了新的交易方式
 
8、城市化呈现新特点
 
9、数字化生活方式的形成
 
10、产生了新战争形态
 
l 信息化是大趋势、和平与合作是国际大趋势、政经文出现新格局
 
l 英语和华语将全球化
 
l 大量人员所从事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不再是主流
 
l 全球治理加速发展
 
l 农业、工业和服务走向信息化的程度将不断提高
 
l 联合国功能提升
 
l 服务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将明显增加
 
l 种族和国界将淡化
 
l 国界将淡化,从区域经济走向全球化
 
l 企业组织全球化
 
l 跨国公司和主权财富基金将进一步扩充
 
 l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提高,已占主导地位
 
l 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全球性趋势,促进了新经济秩序的出现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转移。
 
l 世界经济出现了以互相依赖、分工合作、协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l 信息化对社会的产业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全球经济结局、组织结构、管理决策等诸方面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历史性变化
 
l 由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和趋势,市场和生产中心的全球化;传播和电讯网的全球化,即信息技术的全球化;资产的全球化;企业组织全球化以及商业竞争的全球化等必将引起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经济关系和政治格局的变化。
 
l 国际社会信息化正在成为历史趋势,使得国家和人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更加相互依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冲击,这种全球性依存关系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国际政治过程和经济文化关系,并将引导历史向着未曾预料的方向发展。
 
l 信息时代的若干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而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面貌和格局。
 
趋势(来自:信息化时代)
 
从宏观方面看,信息时代的若干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而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面貌和格局。首先,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并行,发达国家正出现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后工业化扩散周期,在全球形成两个周期并行、交叉、重合的局面,由此对社会的产业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全球经济结局、组织结构、管理决策等诸方面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历史性变化。其次,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全球性趋势,促进了新经济秩序的出现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转移。在一个历史时期内,世界经济所出现的以互相依赖、分工合作、协同发展(当然隐含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由此建立而发生的经济发展中心东移的趋势,应当看作是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因素。第三,由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和趋势,市场和生产中心的全球化;传播和电讯网的全球化,即信息技术的全球化;资产的全球化;企业组织全球化以及商业竞争的全球化等必将引起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经济关系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第四,国际社会信息化正在成为历史趋势,使得国家和人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更加相互依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冲击,这种全球性依存关系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国际政治过程和经济文化关系,并将引导历史向着未曾预料的方向发展。
 
l 趋势来自:中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 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 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 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 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 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 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 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工业信息化(来自:信息化时代)
 
我们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这种转变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行业已经永远的消失了。很多人已经下岗,生意也越来越难做。我们没有必要抱怨,这实际上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表现。
 
具体表现
 
美国CNN报道说:“在21世纪,我们将处在一个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不管你是老板,还是工薪族,如果你认为你现在的职业或事业是可以终生不变的,那将是非常危险和不现实的想法。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变化
 
中国进入一个20:80的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20:80社会含义是什么呢?20:80是世界上一个著名分配法则,全世界20%的人拥有这个国家80%的财富,80%的人在为20%的人实现梦想。20%的是富人,80%的是穷人。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两极分化时代。
 
变化
 
中国正进入教育大众化时代,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压力更大。
 
80年代的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上帝的宠儿”,一时成为党政机关、工厂单位的香饽饽。但仅隔如此几年,大学生遍地都是。大楼掉下一砖头,砸到的十个人中有七个是大学生,两个是硕士生,一个是博士生。此话说得虽夸张,但形象说明就业竞争相当激烈。
 
据统计,2006年全国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950万名,曾创下历史最高记录。2007年到2010年,中国高考报名人数将进入一个持续的高峰期,在此期间,每年的高考人数都将超过1000万人。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当时的录取比例只有29比1,而现在的信息化时代高考录取比例已经是2比1。这说明毕业后找工作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
 
据估计,在过去的20年中,有多达60万中国人到国外留学,其中16万人选择了回国。这些人被称为“海龟”,也就是海归的谐音。但是,现在归国的海龟越来越多,以至于他们现在获得一个最新称呼——“海带”,也就是从国外归来之后没有工作长时间待业的意思。据《文汇报》报道,上海2006年找不到工作的海龟达到了7000人。
 
“毕业即失业”,多么残酷的现实。有歌曲唱“爱要越挫越勇,爱要肯定执着”,是现在找工作的真实写照。“面霸”是现在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行话,是指乐此不疲参加面试的人;“面霸”再被拒绝无数次而坚忍不拔的,就成了“拒无霸”。难道,我们就要一直为找份工作而疲于奔命,就不能跳出这个传统模式吗?
 
变化
 
中国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
 
在中国,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32亿,而且每年呈20%速度递增。
第一: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第二:养儿防老,第三:自我就业。
 
变化
 
世界进入一人多职业的社会,个人创业成为一种时尚。
 
大家看过一本叫做《学习的革命》的书没有?作者在这本书中写到:“在21世纪,你最大的雇主,将是你自己!”个人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也就是说:现在的世界进入了一人多职业的时代。
 
3表现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激发网络经济新活力。
 
信息化时代人类正在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进入21世纪后,信息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同时将构成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技术物质基础。工业社会的庞大结构将解体,然后将集中进行调控,分散在各个销售市场进行生产,这就是当前进展最快、影响重大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并在该趋势推动下出现难以估量的跨国企业。这一切,都将依赖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因此,各国朝野、企业家、科学家等有识之士无不在追求拥有一个理想的信息资源库。如今,各国大建信息高速公路,电脑广泛普及,这就给形成全球性的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奠定了可靠和重要的技术物质基础,这个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就是全球互联网。
 
潜力无穷的信息索取和信息交换中心。
 
为何将互联网称为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这是因为它具有潜力。
 
无穷的信息索取和信息交换两种机能。如今,进入互联网已很简单,只要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经向地区互联网服务中心申请就可加入互联网络。目前总共有1.15亿台电脑与之联接,其中发达国家约占一半,用户用不到打一次国内电话的钱就可以向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出一封电子邮件、一份合同或一种产品信息,可以在网络上交换理论研究成果,实现技术转让或商品交易。至于向互联网索取的信息就更多了。据统计,世界各国许多信息中心、数据库、公共图书馆、研究院等都已经或淮备与互联网联通。据美国报业协会统计,2002年底仅发达国家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向全世界提供的报纸文字、照片的报社已达60000家。预计到2004年,而全世界权威的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料中的85%可入网,2005年这个比例可达90%。由此可见,将互联网喻为全球信息资源中心并不为过,而且该中心对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教育乃至人们的生活行为都将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结果将难以预料。
 
网络经济学的专家们认为,互联网作为高效率的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还将改变国际经贸方式和手段,能有效地扩大合作并提高成功率。英国正在兴建世界上第一个虚拟工业园区,将通过网络向全世界展示,届时外商不必出国就可在电脑上详尽考察、了解园区并直接同对方洽谈,还可通过网络签订有关合同。英国的上述作法,今后将扩大到企业投资、并购、技术合作等方面。显然,互联网的作用已不仅仅是提供信息,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变革的重要动力。
 
趋势
今天,发达国家中1/2以上的从业人员从事以信息为主的工作。如果现在的预测准确无误,那么在未来10年人类的全部工作中将4/5与信息有关。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人将人事把数据转化成知识的工作。
 
在即将到来的信息经济时代,世界范围的电脑联网将使越来越多的领域以数据流通取代产品流通,将生产演变成服务,将工业劳动演变成信息劳动。信息经济的新特征包括:信息产品不需要离开它的原始占有者就能够被买卖和交换;这一产品能够通过电脑网络大量复制和分配而不需要额外增加费用;价值增加是通过知识而不是工作来实现的;知识流向产品的主要形式是软件。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工业社会劳动文化的两大基本支柱--时间和固定工作岗位--将退居次要地位。传统的人生成功条件,如文凭和学位重要性在降低。标准化和固定模式的职业培训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仍然存在,但不再有稳定的“工作岗位”。
 
4、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设备
l 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水平
l 信息化设备
芯片、集成电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光纤光缆、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数据传输、信息网络
l 计算机
l 软件
l 信息化技术
 
 
互联网(信息交换中心)
互联网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潜力巨大的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当前,最关心它的莫过于商界。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北美、西欧和日本加入互联网的企业以每月翻一番的速度增加。从投资方面看,2002年,美国大企业用于扩大互联网应用的投入高达21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0.5%,预计2005年上述投入可达400亿美元。美国纽约市互联网技术中心负责人评述说:“尽管近2年出现过网络泡沫,但时下仍没有任何一种其它项目比建设互联网更有吸引力,企业争先恐后将资金拨入,是为了尽早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商业利益,以免使市场落入他人之手。”
 
 
5、信息生产和各类产业和作用
l 信息化生产即信息和数据的生产、采集、处理、存储和供应
l 信息生产即信息产业化
l 农业信息化
l 采矿业信息化
l 建筑业信息化
l 制造业信息化
l 服务业信息化(占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
l 信息化将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提升至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
l 信息的活动将取代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l 消费类电子产品
 
6、信息传播的途径
电话、电邮、互联网、面子书、电邮
 
 
7、信息经济的结构
信息经济既具有与其他经济一样的特征,也具有一系列它所特有的结构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广泛应用,近些年来,世界信息经济的结构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信息经济的结构特征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信息经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传统的企业结构都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而新兴信息企业结构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不但投资少,效率高,最终还将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得到全面发展。
 
2.信息经济的劳动力结构是智力劳动型的。企业结构的状况决定着劳动力结构的状况,由于新兴信息经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而以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软件编制人员等脑力劳动者为主的劳动力结构也必然发生根本变化,传统体力劳动者将经过再教育成为新的脑力劳动者。
 
3.信息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低耗高效型的。这些以新兴科学知识和高技术为基础的尖端信息产业群,具有高效率,高增长,高效益和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的新特点。在传统产业日益衰落的过程中,专业化,小型化的新兴产业却在迅速发展。这种产业结构及其技术结构的变化,将会使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增长。
 
4.信息经济的体制结构是小型化和分散化的。小型分散化的水平网络式的管理体制将代替集中,庞大而又互相牵制的传统金字塔型的体制结构,小公司,小工厂等横向组织将代替大公司,大工厂等纵向组织。信息经济的体制结构小型化和分散化,绝不意味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降低,而恰恰相反,通过信息化,生产在更广泛,更深入的程度上社会化了。
 
5.信息经济的消费结构将是多样化的。传统工业生产是大规模的集中性生产,产品单一,规范化,虽然成套生产,但是品种少,规模单调,不能及时满足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由于信息经济的生产机动灵活,分散化,它所提供的消耗品将是更加丰富多彩,更符合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
 
6.信息经济的能源结构是再生型的。传统经济的能源结构是非再生型的,如煤炭,石油等,消耗一点,就少一点,不能再 生,而且浪费大,效率低,污染严重。信息经济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再生型的,如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它们不仅可以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有用, 干净,效率高。
 
 
8、信息化与知识经济
l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以物质为基础,信息化社会以知识为基础
l 信息化社会以知识和信息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最早是由联合国研究机构在1990年提出来的。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国际组织文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个概念,其内涵为: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之所以在西方国家提出,是基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最短缺的因素,而其它经济要素相对而言是充分的。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信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进入“知识管理” 阶段,从过去以信息为基础转向现在更强调知识创新,不仅重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集合的反应和运用,而且更重视把信息转化为知识。
 
知识经济是一种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是在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转让和使用为其主要活动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最典型和最基本的特征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空前提高,知识广泛地渗透到会一切经济部门中去,而且知识本身也成为一种更加市场化的产品。
 
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联系
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及相关概念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二者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知识经济脱胎于信息经济,信息经济提出在前,知识经济提出在后。
 
一方面,知识经济被人们提出和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进程的普遍接受和认可。
 
另一方面,要发展知识经济没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经济作基础是不行的。
 
因为信息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是知识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知识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信息科学技术,也就是离不开以它为基础的信息经济。美国是最早提出知识经济,且发展知识经济条件最成熟的国家,但现在仍然在深入研究信息经济问题,规划和发展信息经济。
 
比如,美国商务部1999年4月发布的政府报告中称,美国约1/4强的经济增长率来自于信息产业,报告的题目是《崛起的数字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这说明只有在信息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的区别
 
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又是有区别的:
(1)信息经济主要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而知识经济是以整个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
 
(2)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都是知识密集型的经济,但后者中知识所含的内容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信息业,而且包括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3)信息、知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相关概念还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性。
 
现阶段,我国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等物质生产经济仍居主导地位。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经济已经产生,并在迅速发展中,但尚未充分发达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用知识经济的观点来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但不能用它来代替信息经济。
 
9、信息化特征
1、经济领域的特征
(1)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它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2)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它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3)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
(4)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2、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特征
(1)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
(2)拥有覆盖面极广的远程快速通讯网络系统以各类远程存取快捷、方便的数据中心;
(3)生活模式、文化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加强;
(4)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3、社会观念上的特征
(1)尊重知识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之风尚;
(2)社会中人具有更积极地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
 
从全球范围看,有下述若干重要特征可以证明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首先,信息产业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实现制造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化,从而引起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革命。其次,在生产方式上,发达国家正在由规模经济向非规模经济和聚合经济过渡,从而使受规模经济观念束缚的工业化国家和企业从信息和信息经济中获得了活力。第三,在组织结构上由层序化向分子化结构演变,使非集权化成为当今世界组织结构改革的主导方向,并使企业组织国际化进一步成为趋势。在国家层次上,由于组织结构的“分子化”过程和国际化组合,民族国家的地位和形式已经开始受到新概念的挑战,在全球开始出现各种类型的区域组合。第四,多目标社会效益和民主参与,正在成为企业和政府的重要价值观念。由于我们正在进入的时代是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时代,最主要的资源是全社会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在发达国家,工业化提供的财富条件已经使社会将更高阶的关心推到了前台,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正在转向更强调社会资源、知识资源、政治资源以及人力资源。
 
10八大特点、七大平台
1、经济增长方式的高度集约化;
2、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企业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灵活化;
4、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个人自主化;
5、信息化经济导致经济的全球化;
6、信息经济可能成为环保经济;
7、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加强和公开化;
8、军事技术和未来战争的信息化。
 
七大平台
如今,不少企业常常面临沟通不畅,信息无法及时获得,管理效率低下,资源和资源之间各自为政,难以统一管理和协调的现状。尤其是当企业业务流程日益复杂,业务与业务之间关联与交叉频繁;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企业与企业的沟通和协作愈发凸现重要性的时候,企业更需要打破各种沟通和管理的屏障,实现对管理和运营各环节的掌控、调配和协作。而引进一套能充分发挥出协同理念和协同应用的OA办公系统,能有效帮助企业突破以上发展瓶颈,以万户ezOFFICE为例:
 
其标准化平台,部署了大量的自定义工具,包括:首页门户自定义、知识管理平台、工作流程平台、自定义模块平台,自定义关系平台,以及大量的设置和开关与支持以上模块定义的基础自定义内容,如:数据表自定义、表单自定义、频道自定义等,通过这些功能或工具,让企业对系统的控制力大大加强,在日常的使用中不再过分依赖软件开发商,能够让系统迅速适应管理的变革,能够让软件系统为用户真正创造更多价值。这种平台化设计不仅让万户ezOFFICE充分弥补产品化OA和项目化OA的不足,在实际应用中还能为用户搭建以下信息化平台:
 
一、知识管理平台
建立学习型企业,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系统性地利用企业积累的信息资源、专家技能,改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技能素质。
 
二、日常办公平台
将自己的日常安排、任务变更等集成在一个平台下,改变了传统的集中一室的办公方式,扩大了办公区域。通过网络的连接,用户可在家中、城市各地甚至世界各个角落随时办公..
 
三、信息集成平台
对于一些使用ERP系统的企业,已存在的生产、销售、财务等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数据,对企业的经营运作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它们都是相对独立、静态的;万户ezOFFICE具备数据接口功能,能把企业原有的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到工作流系统中,使企业员工及时有效的获取处理信息,提高企业承整体反应速度。
 
四、信息发布平台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的标准流程,规范化运作,为企业的信息发布、交流提供一个有效场所,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都能及时传播,而企业员工也能借此及时获知企业的发展动态。
 
五、协同工作平台
将企业各类业务集成到OA办公系统当中,制定标准,将企业的传统垂直化领导模式转化为基于项目或任务的“扁平式管理”模式,使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距离在物理空间上缩小的同时,心理距离也逐渐缩小,从而提高企业团队化协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
 
六、公文流转平台
企业往往难以解决公文流转,总觉得文件应该留下痕迹,但是在信息化的今天,改变企业传统纸质公文办公模式,企业内外部的收发文、呈批件、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报表传递、会议通知等均采用电子起草、传阅、审批、会签、签发、归档等电子化流转方式,同样可以留下痕迹,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
 
七、企业通信平台
也就是企业范围内的电子邮件系统,使企业内部通信与信息交流快捷流畅,同时便于信息的管理。
 
11、信息化应用与分类
l 信息化可分为信息生产、应用和保障三大方面
l 信息化的应用即产业和社会领域的信息化
l 信息化也即是提高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
l 信息化的应用将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最后提升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12、电子政务
l 电子政务:透明化、提高效率、节省劳力
 
13、电子商务
l 电子商务:网上采购将成为采购的主要模式,网上可获取所有企业信息、商品信息
 
电子商务模式,就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基于一定技术基础的商务运作方式和盈利模式。研究和分析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挖掘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为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提供途径,也有助于企业制定特定的电子商务策略和实施步骤。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建立不同的分类框架,最简单的分类莫过于BtoB、BtoC和CtoC这样的分类,但就各模式还可以再次细分。
 
 
1概念
电子商务模式是指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经营取得营业收入的基本方式;传统的观点是将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归纳为B2C(Business to Consumer)、B2B(Business to Business)、C2B(Consumer to Business)、C2C(Consumer to Consumer)、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BMCBusiness Medium Consumer)等六种经营模式。
 
 
2类型
电子商务模式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信息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电子商务的类型也层出不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Consumer,即B2C)。
2.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Business,即B2B)。
3.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onsumer to Consumer 即C2C)。C2C商务平台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使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
4.线下商务与互联网之间的电子商务(Online To Offline即O2O)。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该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推广效果可查,每笔交易可跟踪。
 
B2C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Customer,即B2C)。这是消费者利用因特网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类同于商业电子化的零售商务。随着因特网的出现,网上销售迅速地发展起来。
 
B2C就是企业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或服务给个人消费者。企业厂商直接将产品或服务推上网络,并提供充足资讯与便利的接口吸引消费者选购,这也是目前一般最常见的作业方式,例如网络购物、证券公司网络下单作业、一般网站的资料查询作业等等,都是属于企业直接接触顾客的作业方式。可成以下四种经营的模式:
 
虚拟社群(Virtual communities):虚拟社群的着眼点都在顾客的需求上,有三个特质-专注于买方消费者而非卖方、良好的信任关系、创新与风险承担。
 
交易聚合(Transaction Aggregators):电子商务即是买卖。
 
广告网络(Advertising Network)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O2O模式)
 
B2B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Business,即B2B)。B2B方式是电子商务应用最多和最受企业重视的形式,企业可以使用Internet或其他网络对每笔交易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完成从定购到结算的全部交易行为。其代表是马云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模式
 
B2B电子商务是指以企业为主体,在企业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B2B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主流,也是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善竞争条件、建立竞争优势的主要方法。开展电子商务,将使企业拥有一个商机无限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B2B电子商务将会为企业带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生产率和更低的劳动成本以及更多的商业机会。
 
B2B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以及企业(B)与上下游协力厂商(B)之间的资讯整合,并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企业与企业间交易。借由企业内部网(Intranet)建构资讯流通的基础,及外部网络(Extranet)结合产业的上中下游厂商,达到供应链(SCM)的整合。因此透过B2B的商业模式,不仅可以简化企业内部资讯流通的成本,更可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流程更快速、更减少成本的耗损。
 
C2C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onsumer to Consumer ,即C2C)。C2C商务平台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使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其代表是eBay、taobao电子商务模式
 
C2C是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易行为,这种交易方式是多变的。例如消费者可同在某一竞标网站或拍卖网站中,共同在线上出价而由价高者得标。或由消费者自行在网络新闻论坛或BBS上张贴布告以出售二手货品,甚至是新品,诸如此类因消费者间的互动而完成的交易,就是C2C的交易。
 
目前竞标拍卖已经成为决定稀有物价格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举凡古董、名人物品、稀有邮票…只要需求面大于供给面的物品,就可以使用拍卖的模式决定最佳市场价格。拍卖会商品的价格因为欲购者的彼此相较而逐渐升高,最后由最想买到商品的买家用最高价买到商品,而卖家则以市场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卖掉商品,这就是传统的C2C竞标模式。
 
2C竞标网站,竞标物品是多样化而毫无限制,商品提供者可以是邻家的小孩,也可能是顶尖跨国大企业;货品可是自制的糕饼,也可能是毕加索的真迹名画。且C2C并不局限于物品与货币的交易,在这虚拟的网站中,买卖双方可选择以物易物,或以人力资源交换商品。例如一位家庭主妇已准备一桌筵席的服务,换取心理医生一节心灵澄静之旅,这就是参加网络竞标交易的魅力,网站经营者不负责物流,而是协助市场资讯的汇集,以及建立信用评等制度。买卖两方消费者看对眼,自行商量交货和付款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笔惊奇的交易。
 
C2B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Consumer to Business,即C2B)。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O2O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Online to Offline,即O2O)。O2O通过网购导购机,把互联网与地面店完美对接,实现互联网落地。让消费者在享受线上优惠价格的同时,又可享受线下贴心的服务。中国较早转型O2O并成熟运营的企业代表为家具网购市场领先的美乐乐,其O2O模式具体表现为线上家具网与线下体验馆的双平台运营。
 
政府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涵盖了政府与企业间的各项事务,包括政府采购、税收、商检、管理条例发布,以及法规政策颁布等。政府一方面作为消费者,可以通过Internet网发布自己的采购清单,公开、透明、高效、廉洁地完成所需物品的采购;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宏观调控、指导规范、监督管理的职能通过网络以电子商务方式更能充分、及时地发挥。借助于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政府职能部门能更及时全面地获取所需信息,做出正确决策,做到快速反应,能迅速、直接地将政策法规及调控信息传达于企业,起到管理与服务的作用。在电子商务中,政府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电子商务的推动、管理和规范作用。
 
 
3运作原理
◆阶段⑴-就是让整个企业与企业间的“供应链”与“配销商”管理自动化,透过Internet,不但节省成本增加效率,更有开发新市场的机会,企业间商业交易资讯交换,如采购单、商业发票及确认通知等。
◆阶段⑴→⑵这类资料交换的协定称之为电子资料交换(EDI),其运作方式是将电子表格的每一个字段,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商业交易书面表格中的每一部分,就像所有的采购单及交易记录都记录在数据库中。
◆阶段⑶-电子资金转移,如银行与其往来企业间资金的自动转帐。
◆阶段⑷-所有的出货需求在经过数据库处里后会自动完成物流配送的要求。
 
 
4模式转变
 
一是应用模式的转变,将ERP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形成全程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与ERP系统整合的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和ERP系统就像战场上的前线与后方,两者关系密切、息息相关。比如,企业内部通过网上商城获取用户订单后,能够立刻将订单信息传递至内部的ERP系统,用以采购、计算、财务、进销存软件等各部门之间组织协调,核算库存、资金和销售。倘若前端商城系统与后台ERP系统脱节,就会导致信息流和数据相对封闭、独立,无法流通、整合,电子商务平台获得的订单信息、市场信息无法传递至后台ERP系统,前后台信息完全脱节。
 
这样的后果便是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不能够有机统一,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进销存软件不能得到保证,中小企业内部之间重复着冗余的工作,不能对用户需求作出迅速及时的响应,工作效率下降、运营成本上升,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企业的电子商务网上商城和ERP系统的整合对接迫不及待、不容忽视。
 
电子商务与ERP系统如何整
进销存软件通过ERP系统与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对接,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对企业整体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纵观市面上的产品,366EC的网店账务协同系统——管家婆全程通就可以实现,全程通是针对双核网店系统与管家婆进销存软件用户研发的“中转链”,可实现网店系统与管家婆辉煌系列等20款软件进行商品信息、会员信息、仓库和库存、订单等内容的同步管理,达到统一管理配置、简化用户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
 
二是消费模式的转变,消费由许可模式向SaaS模式过渡,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和使用门槛;
 
三是外包模式的转变,未来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IT外包不单是软件外包,还包括人才外包,运行环境外包等等,大外包是未来的趋势。全程电子商务模式在SaaS基础上已经产生出了这种大外包的形式。
 
 
5普通电商
简单电子商务是基于SAAS架构下的电子商务建设与运营的全新理念。简单电子商务旨在帮助有理想的创业家实现省钱、省心、省力、省时地建设、运营网上商城,并依靠独立自主的网店运营打造品牌、拓展市场。
 
简单电子商务以省钱、省心、省力、省时为核心,倡导以独立网店的形式建设、运营、管理网店。它即不同于平台网店,也不同于综合B2C网上商城,它集网店建设(开网店)与网店运营于一身,可为网店主提供无需增加人力、无需增加等待,无需高额费用就可实现网店建设与推广的服务。
 
 
6新分类
传统的从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的类型的差异角度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的归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指导意义,因为企业虽然可以比较容易的知道自己是属于上述四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哪一种,但是并不能从中获得自己该如何进行经营活动的启示。而且这里边的"B"代表的企业可以是什么样的类型也让人疑惑。人们不仅会问这四种类型的电子商务模式有何不同,还会问不同类型的"B"进行这四种模式的电子商务活动时会有何不同,这样也把问题复杂化了。
 
其实,电子商务模式也即企业或个人通过网络赚钱的模式。研究它的时候,赚钱的行为由谁实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是谁要开展电子商务从网络上赚钱,他会采取哪些必然的行为模式。而这些行为模式,才是我们研究的真正目标。
 
 
7盈利模式
通过研究过数以百计的电子商务项目,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可以将电子商务项目的盈利模式归结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利用已有资源(难度最低)
例如:某服装企业通过网络销售产品(企业产品即其资源)、某营销顾问公司通过网络提供顾问服务、门户网站利用已有的巨大流量卖广告位等。
 
对于这种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只要向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自有的资源),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并进行必要的宣传推广就行了。
 
第二种,利用积累的某种资源(难度中等)
对于这种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只要积累丰富的资源、建设一个良好的平台,并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就可以取得成功。可通过提供免费服务吸引大量网民访问从而获得广告收入,也可以采取付费会员制(资源具有不易获得性时,采取付费会员制为最佳)。
 
第三种,利用汇聚的两种访客资源(难度高)
对于这种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建设一个优秀的平台,并通过强力的宣传推广吸引平台所面向的两种访客,通常起步阶段对两种访客都同时采取免费策略。
 
 
8新模式
电子商务新模式其一:移动电子商务,不仅提供电子购物环境,还提供一种全新的销售和信息发布渠道。从信息流向的角度,移动电子商务提供的业务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推(Push)”业务:主要用于公共信息发布。应用领域包括时事新闻、天气预报、股票行情、彩票中奖公布、交通路况信息、招聘信息和广告等等。2)“拉(Pull)”业务:主要用于信息的个人定制接收。应用领域包括服务账单、电话号码、旅游信息、航班信息、影院节目安排、列车时刻表、行业产品信息等等。3)“交互式(Interactive)”业务:包括电子购物、博彩、游戏、证券交易、在线竞拍等等。
 
 
9特点
 
环境
人们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传统购物的诸多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通过跨越时间、空间,使我们在特定的时间里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客户,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环境。
 
市场
在网上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很小,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购物。一个商家可以去挑战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买家客户群,在网上能够收集到丰富的买家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优势
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通过电子商务,企业能够更快的匹配买家,实现真正的产-供-销一体化,能够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浪费。
 
 
10劣势
 
工商部门
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在“2012电商好客服”活动中透露,国家工商总局将从市场准入、不正当竞争、按片区管理等方面,对2010年实施地《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展开修订,不过还正在征求意见阶段。
 
一些社交网站也存在陷阱,如借助交友假象诈骗金钱,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等。该负责人透露,修订地办法中会对社交网站进行规范。
 
据介绍,工商总局已初步建立了网购电商信息库,网上经营地监管将与线下一样具有可操作性,有营业执照地网络经营者信息进入数据库后,全国各级工商可实行联动,对虚拟性、跨区域地网上交易行为进行监管,届时网上经营者地违法行为典型特征也会被建成数据库,便于工商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违法行为进行判定。
 
 
售后服务
网购火爆地同时,电商服务也备受投诉。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林亚介绍,无论是专家、第三方机构还是媒体评分,电商售后服务得分低,是对消费者服务地薄弱环节。电子商务在配送、安装、产品退换货、维修等环节,依然是短板所在。
 
另外,网购电商地发展也伴随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让广大网购消费者印象深刻地就是电商们发起地多场节日促销和价格战。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全国大规模地电商价格战不下10次,每次价格战过后地半个月,均为顾客投诉地高峰期。其中网络购物投诉占55.4%,网络团购为21.32%。
 
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表示,工商总局也正在加强电商诚信体系建设,设立黑名单制度,将来网上经营者地违法行为,如不正当竞争地违规价格促销等会被记录在案。
 
 
14、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不仅泛指农业及农业相关领域的信息集合,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更特指农业信息的整理、采集、传播等农业信息化进程。
 
 
国内和国外农业信息发展状况
 
我国农村受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经济状况差别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偏远地区的农民获取信息渠道贫乏,缺乏农业技术指导,增产难;区域性小市与大市场信息沟通不畅,农民增收难;农业教育、生产、流通、服务体系不协调,提高产品质量难。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现阶段,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广大农民对此已经有深刻的认识,他们说,“信息是思路、信息是门路、信息是财路”。无论是组织生产经营,还是外出务工,都必须有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只有进一步强化信息服务,才能努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做足,使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农产品适销对路。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的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目前美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6个州,欧美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日本早在1994年底就已开发农业网络400多个,计算机在农业生产部门的普及率已达93%。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等。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
 
 
 
今后发展方向
农业信息工作在不断提高信息工程实施管理能力、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能力、电子政务运转支持能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网络信息宣传导向能力、数据处理分析预测能力等服务外,国家除了构建了完备的农业信息网络,还需鼓励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体系。
农业信息技术要求在构建强大的农业数据库基础上,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传播体系和农业市场信息体系。近年来,农业网站如雨后春笋,农业信息服务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网站以信息量大、信息及时、便于查询、可远程交易、互动性好等特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关注。农民可以通过农业网站学习新的农业技术,了解国家政策,调整种养结构,买卖农产品等。但农业网站也存在普遍问题:网站总体规模小,分布不均衡;网站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设计不够精细,信息内容缺乏多样性;信息的时效性差,信息内容单调等。
 
 
现代生态商务农业
传统的农村商务链就像平行的线,没有交点,也就没有资源的共享和重新分配,每条链条总是独自的走向目标,所以这样就形成了无数条走向同一目标的平行线,最终的结果就是只有一个链条或者两个链条完成任务,而其他的链条从始至终所有的工作都是徒劳,大大的浪费了成本,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无效的劳动。可想而知在资源的浪费和重复、以及低效率这方面传统的商务模式是没有办法来规避掉,这样也就造成了信息成本的无限膨胀,信息不对称现象屡屡发生,资源分配不能均衡。山东菜农的悲剧、北京菜农的无奈、以及甘肃菜农的种种形态,都是传统商务下的活生生的案例。
 
立体商务生态就是打破以平行线为模式的链条形态,建立多元化,多功能,多渠道的生态模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资源可以随时调配,信息可以同时共享,时间、资源都可以节约,去掉不必要的重复过程,实现最优化的运作体系。在立体商务生态系统中,从指令的发出到指令的接受是以最优的路径传播,以最迅速的反应机制来调配资源,没有信息的盲区,没有资源的闲置,更没有过程的重复。
 
 
15、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是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简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因此,国家确定了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策,推动制造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
 
随着国家两化深度融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已经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ERP、MES[1] 、DNC[2] 、MDC[3] 、PDM[3] 、Tracker[3] 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在制造企业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快了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概述
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现也是攻读机械类研究生科目里的一项学科
 
 
发展方向
制造业信息化是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在全球范围配置制造资源、形成制造业优势产业链和区域产业集群、抢占世界市场是各国制造业发展的首选战略,世界制造业正朝着全球化、集群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4] 
制造业信息化是支撑制造业自主创新、实现国际化协作和资源配置、促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链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手段,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提出的跨世纪研究计划均将实现制造业信息化作为重要任务,其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集成化、协同化和服务化。[4] 
 
1)集成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正在从重点支持产品设计制造向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从进行企业内业务集成向跨地区、跨企业、跨国界的全球业务集成拓展
2)协同化。国际化的协作和资源配置需要实现制造业产业的协同和企业的协同,大型跨国公司广泛应用数字化综合能力平台,实现信息化集成应用、协同工作和资源的全球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优势资源、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3)服务化。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采用一对多的服务方式,提供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服务,支持企业的业务过程、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和业务集成。[4] 
 
 
差距
我国信息化水平离支撑制造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1)信息化技术水平离支撑制造业国际化竞争的需求还有距离。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尚不能有效支撑制造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取得有利地位。
2)集成应用水平制约着企业业务能力的提升。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主要停留在单元技术的应用或集成技术的初级应用,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离设计制造全面集成和经营管理一体化还有较大的差距。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尚处在初创发展阶段。我国公共服务平台还没能支撑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成功模式不多。需要进一步培育、壮大和支持面向制造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化的服务能力。
4)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遇到巨大的挑战。我国软件产品受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挑战,发展道路艰难坎坷;产品开发水平仍停留在单项技术软件产品或工具集的开发上,产品稳定性差,尚不具备集成平台与综合系统的开发能力。
5)中介机构技术服务能力不强。我国相当一部分中介服务机构仅能提供人员培训、软硬件推介、网站内容发布等初级服务,缺乏系统集成商。[4] 
 
 
内容
MIEManufactur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主要包括设计制造数字化、经营管理信息化等内容,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大型企业集团的数字化综合集成,和面向企业的两甩十一五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期,是制造业升级、跨越的关键阶段。面对制造业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挑战和我国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战略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对制造业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科技部将继续高举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大旗,针对我国制造业提升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实现企业协作以及促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攻克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开发专业应用软件,实施面向集团企业和骨干企业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管理集成应用示范,建立支持中小企业业务协作和区域资源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显著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6、服务业信息化
服务业信息化是指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服务业整个过程。及时为服务业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做出及时的反应。
 
 
服务业
服务业:对于服务业的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按照英国经济学家阿伦费希(三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三级产业划分法,人们一般将第三产业视为服务业。第三产业是除农业、工业以外的所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总称,即广义的服务业。(《第三产业基础知识》,94)
 
另两种相似的分法是经济学家将经济的发展分成前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两个阶段。基本同三级产业划分法,在后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服务业,其实质是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人们利用智慧和创造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不同的社会组织,为顾客提供服务。信息成为关键资源。服务业不限于餐饮、旅店类的服务行业,它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活动:
 
(1)业务服务:如咨询、财务金融、银行、房地产等。
(2)贸易服务:零售、维修等
(3)基础设施服务:交通运输等
(4)社会服务:餐饮、保健等
(5)公共服务:教育、公用事业、政府等(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第5页)
 
马克思将人类活动分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而服务业涉及交换、分配、消费三方面。
 
目前,人们又提出第四产业,即把信息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但实际上信息业也属于服务业,如咨询教育等。因此我们认为,服务业是不制造但有可能提供有形产品,不可库存、分离、运送,不能直接衡量,对市场要求及反馈要求及时,市场相对较小的行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笔记)
 
 
信息化
 
信息
我们把信息分为本体论信息和认证论信息。本体论信息即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的自我表述。认识论信息就是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它的“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
按照信息科学的术语,与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相联系的信息因素称为“语法信息”,与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内容相联系的信息因素称为“语义信息”,与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相对于主体的目的而言的)效用相联系的信息因素称为“语用信息”。语法、语义和语用信息的有机综合体则称为“全信息”(《信息革命在中国》,黄顺基主编,第12页)
 
信息化
有人说,信息化就是网络化,就是计算机、电脑的普及,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三个层面,六大要素。
 
所谓三个层面是指:①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③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这三个层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演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层面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所谓六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
 
这三个层面、六大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不构成了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就是说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页)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信息化定义中提到信息技术,我们把凡是能够用来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
 
 
服务业信息化
谢康在《信息经济原理》中提出“信息产业化是产业活动的比重和贡献不断提高,产品中信息价值接近或超出普通物质价值,或信息因素的过程。”他是从信息化在产业中的作用来谈的。他认为最终目标是借助信息效率的提高,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效率。
 
乌家培(1994)认为“产业信息化是指在传统的生产、管理和设计等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表现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广和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部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包括三个领域:生产管理领域信息化、产业管理与决策化和产业营销与贸易信息化.
 
从企业信息化谈服务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决策层、战略层、战术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其所处的行业可划分为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等。
 
服务业信息化的内涵
(1)目标:为用户提供及时满意的服务,提升服务业整体社会价值。
(2)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
(3)涉及的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
(4)支持层:高级经理层、中间管理层、基础业务层。
(5)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6)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
 
服务业信息化的外延
(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
(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动作决策提供数据。
(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集成技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5)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
  
服务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展望
 
通过企业信息化解决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财务管理
就解决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而言,由于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经营运作透明化的系统,其透明化表现在:企业无论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发生在车外的每一笔业务和开支,不进入系统就无法实现,而一进入系统就在总部财务部的跟踪监督之下;分支机构按照程序形成的报表,在总部同步生成,因而除了在原始凭证上做手脚之外,在做账的环节上做假基本上不可能;数据一旦被录入,就不得更改,更改就会留下记录;通过电子商务系统采购、销售,采购人员、销售人员不直接接触采购销售票据和资金,这就减少了做假和腐败的可能性。所以,推进企业信息化就成为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企业的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
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十分关注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动向,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尤其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企业更是如此。因为落后的管理模式不但根本不能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落后的管理模式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管理上的黑洞还会使股民谈“虎”色变。因此,这些企业就全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千方百计地开展企业管理创新与流程再造。
 
2001年我国企业通过企业信息化开展管理创新并取得成功的代表是海尔访华团。由于海尔开发品种多、速度快,并且需要采购原料的周期短、数量大、品种繁多,每天产品进出口量更是惊人……。海尔处理好如此庞大的业务量的办法就是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借助企业信息化实现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海尔推行“市场链”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把各事业部的财务、采购、销售分离出来,整合成商流推进部、物流推进部、资金推进部,实行全集团统一营销、采购、结算。海尔将其称为“市场链的主流程”,再配以市场链的支持流程,从而确保新产品开发和订单合同的执行。
 
海尔实践表明,流程再造、管理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则是流程再造、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2000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第147页)
通过企业信息化解决服务业整体服务水平
 
与客户接触方面
服务业通过信息化将使各种信息包括顾客群、顾客偏好、顾客需求等信息更为直接了解,使企业能够更为快捷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帮助。而客户也可通过服务性企业的信息化手段获得与其更为直接的联系方便顾客。例如企业可以通过网络24小时不同时区的提供客户支持与服务,而且无需增加成本。任何人(顾客)都可在任何时刻登录企业的网站查找信息、订购商品,在线商店可以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营业。而且由于商品的选配、订单及支付都可由顾客在网上自己完成,企业可在不增加销售人员的情况下增加业务量。
 
服务水平方面
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是信息量大,针对性强,成本低廉,反馈迅速。企业可以低成本了解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服务,增强顾客忠诚度。例如顾客可通过自己设计并定购产品、实现产品服务的个性化特征。旅游公司可根据顾客特性制定关于顾客本身特点及爱好的旅游路线,提高服务水平。
 
社会效益总体方面
由于信息的及时发布与反馈,使整个行业的生产流程大大加快,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整体效益。信息化加强了企业联系的深度和广度,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人员可通过网络彼此协同共同研发一个开发项目。以医院会诊为例,倘若需要聘请专家会诊则必须将各地的专家汇集在一起,各种仪器资料汇总,整体研究。而通过信息化,可使不同地区的资源通过网络整合在一起,节约资源,提供完善的服务,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教育信息化
参考教育信息化文件夹内文章
 
 
17、产业信息化
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
 
 
18、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并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完善信息服务,加速建设企业信息系统。
 
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该企业搞信息化的范围究竟是什么。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⒈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自动化控制、智能仪表、单板机的运用等等,凡是用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都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
 
⒉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最基础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化过程。
 
⒊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Intranet、Extranet、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办公自动化(OA)等都是用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的,这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化。
 
⒋税务会计筹划企业利润。企业税务会计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通过事先筹划,合理安排公司筹资、投资、经营、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针对采购、生产经营以及内部核算等进行合理决策,利用国家法规积极税务筹划,既保证企业完成利税义务增加自身“造血”能力,降低税收负担,也提高了税后利润,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譬如,航信软件“懂税的ERP” ;产品与国家涉税系统进行信息传递与要素延续,对企业经营过程涉及的诸多税种进行业务处理,为企业管理决策献计献策,为创利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深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出谋划策,将对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变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企业所处的不在是以往物质经济环境,而是以网络为媒介、客户为中心,将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信息经济环境。信息带动管理的转变对企业成长有着全方位影响,它将彻底改变企业原有经营思想、经营方法、经营模式,通过业务模式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或对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借助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实现,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与信息化工具的有机结合。传统软件厂商提供的信息化产品,以及附带的相关服务,仅局限厂商本身产品范围,从而形成只为销售某种产品交易而交付活动,忽略了客户对这种有机结合衍生的多样需求,以及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形成了目前国内ERP ;软件行业普遍存在与客户间的阶段合作、产品更新、反复维护和频繁支持等问题的发生。
 
企业成长路径会随着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模式不断转变、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导致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从局部向整体、从总部向基层、从简单向复合进行演变,企业信息化从初始建设到不断优化、升级、扩展和升迁来完成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现了企业信息管理由窄到宽、由浅至深、由简变繁的特性需求变化。ERP ;软件系统对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提高绩效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革新和中国企业成长路径的需要,通过B/S ;模式完成对C/S模式的应用扩展,实现了不同人员在不同地点,基于IE ;浏览器不同接入方式进行共同数据的访问与操作,极大降低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成本,打造的“及时便利+准确安全+低廉成本“效果,正是航天信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的重心所在。
 
⒈及时便利:网络信息化把客户经营管理提升到更高层级,无论针对终端客户、分支机构、还是异地化协同办公,都可利用互联网的快捷在航信软件“懂税的ERP”系统进行直接对话,并及时解决客户经营难题,增加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而网上系统随时随地给予客户的支持,从教会Aisino ERP ;使用开始的牵手终生式服务,让客户亲身体验服务的便利性,最终增进企业和软件厂商间达成长期合作的共识。
 
⒉准确安全:网络数据传导需要精细准确,并涉及企业内部资料隐蔽和安全,软件厂商提供的信息系统安全拥有高级别防护措施,具备高精度身份验证及用户识别功能,不同客户进入航信软件“懂税的ERP”系统都可获取不同功能权限、数据权限所对应的职责信息,或者根据使用者身份等级不同,得到人机对话差异性授权…… ;这些都是对互联网应用系统的深层期望,也更受广大客户的垂青。
 
⒊低廉成本:;众多企业的高成本日常应用与本地化服务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企业因在ERP ;系统中的各种操作不当,或者对升级换代的ERP ;产品不熟悉,经常需要技术支持人员上门解决,为此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航信软件“懂税的ERP”通过网上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与操作访问成本非常低廉,企业异地人员、软件厂商客服人员都可进行网络实时操作及发生问题的解决,凸显了航信软件网络ERP ;产品的性价比优势。[3] 
信息化管控即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综合集成的第五步,也是信息化综合集成所期望达到的管理形态,即流程固化、管办分离。这既需要强大的信息化实施推进力,也需要管理的二次提升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信息化应用的二次优化。上述两点十分必要,因为企业的思想在变,管理细节和内涵在变,如果没有能够持续跟进随之而变的信息化系统,那么信息化一定是短命的,持续地优化将为管理和信息化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结合创造有利的条件。
 
延展咨询估算,通过综合集成的实现,制造企业能够实现每年10~20%的销售收入增长;每台产品交货期平均能缩短1~1.5个月,客户变更响应速度提高10~20%;关键设备产能利用率提高5~15%,单台产品的财务决算速度提高30-40%,资金周转率提高约5~8%,确实具有很高的管理价值和经济效益。
 
 
19、产品信息化
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含两层意思:一是产品所含各类信息比重日益增大、物质比重日益降低,产品日益由物质产品的特征向信息产品的特征迈进;二是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嵌入了智能化元器件,使产品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功能。
 
20、信息化教育
l 信息化的将改变原来的教育系统,教育方法,教育分子化
l 获取各类知识是举手之劳,比依靠书本快得多,灵活得多
 
 
21、国民经济信息化
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金融、贸易、投资、计划、通关、营销等组成一个信息大系统,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各国急需实现的目标。
 
 
22、社会生活信息化
指包括经济、科技、教育[2] 、军事、政务、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各种信息网络,大力开发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内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等社会生活极大程度信息化以后,我们也就进入了信息社会。
 
 
23、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一,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信息业成为第四产业。
第二,信息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降低成本,减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信息化引起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劳动人口主要向信息业转移。弹性工时、家庭办公、网上求职、灵活就业、商业方式变化、管理模式变化、社会结构变化。
社会保障制度革新
组织结构由层序化向分子化演变
电子商务
营销制度
市场和生产中心全球化
电子政府
提升全球化速度
透明化
电视和广播全球化
教育转型
政经文全球化
就业格局变化
资讯和通讯走向国际化
促进环保
分子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并存
企业组织国际化
收入差距缩小
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
拥有信息技术和知识的国家将是富有的国家
走向开放
发展中国家可跨越工业化阶段直接走向信息化经济
制度化
人口自由流动加速
提高保健水平
经济及商业竞争全球化
加速旅游休闲业的发展
税制改革加速
 
24、信息化将提高生产与需求
l 信息化缩短每周工时,提高消费,促进生产
l 信息化较的于缩小贫富差距
 
25、信息化与环保
信息化社会能源消耗减少,将促进环保
 
26、信息保障
l 信息保障指保障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
 
27、信息化负面效应
信息虚假
信息垃圾
信息干扰
信息无序
信息缺损
信息过时
信息冗余
信息误导
信息泛滥
信息不健康
信息污染
信息犯罪
计算机病毒
信息侵权
侵犯个人隐私权
信息侵略
 
 
28、信息化管控
 
29、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建筑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上
 
30、信息技术与创新
信息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
 
31、信息化发展情况与发展途径
来自:中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1、中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
2、2006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7.5%。
3、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二。
4、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30%。
5、手机、程控交换机、彩电、个人电脑、显示器生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6、与此同时,中国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7、农业信息化进展顺利。24个省份实现了全部行政村通电话;各地相继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各种接入方式向广大农民提供各种农业信息;部分地区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精准农业取得显著成效。
8、“村村通电话”工程稳步推进。全中国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98.85%。
9、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取得新的进展,能源、交通、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
10、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11、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
12、电子政务稳步展开;
13、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14、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开始起步,互联网中文信息比重大幅上升。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信息化政策法律环境不断改善。
15、《电子签名法》已颁布实施,信息化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16、中国是在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的,不可能也不应该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只能是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第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后发效应,加快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第二,要大力加强农业重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并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带动服务业相关产业,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
第三,要积极采取措施,缩小数字鸿沟,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培育国民信息技能,使信息化惠及全民。
 
32、几个主要国家的信息化计划
1、2006年3月举行的第6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52号决议,确定自2006年开始,每年5月17日为“世界信息社会日”,这标志着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美国政府相继发布《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和《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
3、欧盟制定实施的《欧盟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目前已进入第六个执行期(2002~2006年),信息技术被明确列为七个研究优先领域之一。
4、日本政府制定了《focus21计划》,通过国家预算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下一代半导体芯片、高可靠软件系统、下一代平面显示技术、下一代全球定位系统等进行重点投入。
5、韩国政府推出《IT839战略》,确定了9项具有增长动力的信息技术,将其作为近期及中长期的投资重点。
 
 
33实施信息化强国战略,建设信息文明社会
1、制定和实施信息化强国战略的必要性
1.1、制定和实施信息化强国战略是适应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建设一流信息文明国家的需要
1.2、是新世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3、是新世纪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1.4、是国家战略体系的有益补充
2、制定和实施信息强国战略的举措
2.1、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2.2进行管理体制创新
2.3、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2.4、进行投融资体制创新
2.5、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34、中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
1、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2、信息化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2、战略目标
四、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1、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2、推行电子政务
3、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4、推进社会信息化
5、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6、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7、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8、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9、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五、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
1、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
2、电子商务行动计划
3、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4、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
5、缩小数字鸿沟计划
6、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
六、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1、完善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体系
2、深化和完善信息化发展领域的体制改革
3、完善相关投融资政策
4、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
5、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
6、加强互联网治理
7、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
8、加强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9、完善信息化推进体制
 
35、信息化指数
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TU)衡量的主要目标包括四个方面:
·      一是衡量和跟踪世界各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进程和发展。
·      二是对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和比较,即指数是全球性的,既反映发达国家也反映发展中国家。
·      三是衡量数字鸿沟,即反映不同信息化发展水平国家间的差距。
·      四是衡量信息化发展潜力,反映一个国家能在何种程度上根据现有能力和技能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提高增长和发展。
 
ICT接入指数
指标1 每百名居民固定电话线长
指标2 每百名居民移动电话用户数
指标3 每名用户国际互联网带宽(位/秒)
指标4 家庭计算机占有率
指标5 家庭接入互联网比率
 
ICT应用指数
指标6 每百名居民互联网用户数
指标7 每百名居民固定互联网用户
指标8 每百名居民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ICT技能指数
指标9 成人识字率
指标10 中等教育毛入学率
指标11高等教育入学率
 
 
36、瑞典在信息化过程中全球折桂的秘密
以高福利闻名的北欧国家,国土面积虽小,信息化建设水平却远超美国等老牌强国。五个小国在全球信息化排名中占据前十名中的四席,瑞典更是高居全球榜首,这背后的秘密你没有理由不知道。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北欧国家以高福利而闻名。但鲜有人关注的是,除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的信息技术给民众带来的生活变革其实也是构成福利的重要部分。在今年世纪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09-2010 全球信息科技报告》中,北欧四国(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全都进入前十名的行列,瑞典更是高居榜首。
 
信息福利
WEF已连续9年评比全球各国的网络就绪指数(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NRI),评价范围涵盖全球133个经济体,测算国家整体环境、网络完善程度和信息技术使用普及度三项指标,作为衡量各国信息社会进展的重要参考,并被视为是衡量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竞争力的排名。
 
在最新发布的《2009-2010 全球信息科技报告》中,瑞典在多项指标中名列第一,国家整体环境得到了5.85的最高分,单项基础设施建设也获得了最高分。
 
其实瑞典早就是信息化强国,只是这一次表现得尤为抢眼。每年占全国GDP近4%的信息化投入,让欧盟倡导的“无所不在”信息社会理念在瑞典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教室里,教授在讲解课件时,学生可以通过蓝牙通信共享正在演示的课件。互动时,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直接将疑问显示到教授的电脑桌面。
 
即便是在普通出租车上,你都能深刻体会到信息互通的便利。根据导航仪上交通部门提供的实时道路交通流量分析,司机可以与你一起规划合适的行车路线。
 
截至2009年,瑞典家庭网民普及率达到84%,移动通信普及率达到94%。3G应用普及率达到92%,看移动电视、用可视电话成为民众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看似简单的信息互通,实际上对瑞典国内信息技术应用中传感、地理信息和无线网络通信等基础性技术与建设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也直接加速了服务商的竞争与发展。以电信领域为例,截至2009年,国土面积仅为45万平方千米的瑞典就有5个3G运营商、4个GSM运营商(其中3个双运营商)、600多个虚拟业务运营商,有力保障了基础通信的便捷。
 
通过在经济、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瑞典基本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并尽可能地实现物体之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互联。
 
瑞典政府始终认为,ICT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能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能使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有效突破对传统交通、通信手段的依赖,拓展发展空间和交往空间,因此,只有努力构建“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才能使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
 
 
夺冠之路
瑞典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与政府积极推广是分不开的。瑞典政府很早就提出要建设数字瑞典,实现全民信息化社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瑞典的国际竞争力并增加人民福利。
 
早在1994年,瑞典政府就成立了“信息技术委员会”作为政府信息技术宏观决策的咨询机构。2000年瑞典政府出台《全民信息化社会》议案,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优先发展领域以及相关的措施。2002年,瑞典颁布了更细致的政策,指导电信、交通、传媒等部门相互协调和融合。2005年, 瑞典加大了宽带网络建设,同时,在政府公务中推广实施电子签名和网络办公方案。
 
瑞典政府认为,放松对通信产业的限制有利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瑞典出台《进一步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法案》,规定所有移动通信供应商都有权进入移动通信网络。结果如瑞典政府预料,在加大竞争,降低准入门槛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旺盛,信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通信服务价格下降了90%。
 
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同时,瑞典政府还不断推动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这与我国推行的“两化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法律手段对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材料选择、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和废旧产品回收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激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精细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传统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产量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显着减少。这也引发了迅猛而彻底的企业变革,ABB、伊莱克斯等制造业企业借助应用信息技术,既保持了自身的领先地位,又带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瑞典的实践表明,优先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鼓励信息技术应用是工业化的明智选择。
 
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也是瑞典成功建设信息化的高招。瑞典把规模大、专业性强的研究机构发展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有效的连接点,促进科研开发面向产业和公共服务。对于市场环境下投资效益不明显、历时较长,难以获得资助的基础性、公共性信息技术研发,政府给予财政投入。近年来,瑞典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的4%,其中80%投向了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部门。
 
37、马来西亚土著经济发展应采取跨越式的信息化战略
长远模式可采取瑞典社会经济结构模式。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