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亚投行”这件事上的中国智慧
信息来自:天健网 · 作者:张茉楠 · 日期:27-05-2015

2015-03-29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主旨演讲。

在今天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演讲中,习近平对当今世界的描述是“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同时“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互联互通建设加速推进”。

这一变动调整的背景下,世界并不缺乏前行的动力,缺乏的只是新的增长合作理念和机制。所以习近平在演讲中强调,“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认为“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经济总量的亚洲”要发展,也需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事实上,针对亚洲基础设施落后和融资能力问题,亚洲以往有各种扩张动议,包括东盟基础设施债券基金、东盟基础设施开发银行、东盟基础设施融资机制、东北亚发展银行、亚洲基础设施融资动议、亚太经济合作基础设施投资动议,以及东亚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等。但此前这些动议,都未有实质性进展。

而截至3月27日,中国发起的“亚投行”倡议,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37个,很多亚洲乃至区域外国家纷纷谋求加入,其背后则不只是信任,更是看到了“亚投行”的广阔未来。

总结在“亚投行”这件事上我们做对了什么,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习近平2014年访问韩国讲到国际合作时,提到了“义利观”:“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此次亚投行倡议“应者云集”,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正确义利观的践行结果。

“亚投行”开创了新的全球金融治理理念,倡导在一个新的开放式合作框架下不预设合作条件和门槛,不排斥和针对任何第三方,向亚洲以及其他经济板块开放。一个面向泛亚、面向亚欧,甚至面向全球的金融治理新架构正在初步成形。

从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来看,区域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低,且缺乏互联互通,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

具体到各国,则呈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状态,中低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问题,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主体、融资机制等问题均有待完善,亚洲经济要起飞,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解决这一难题。

但在既有的金融投资安排中,这种需求缺乏有效供给: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主要致力于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减贫,投向亚洲域内基础设施的资金非常有限。亚行2013年仅提供210亿美元贷款,即使把世界银行集团、发达国家ODA等都考虑在内,资金缺口依然很大。

与此同时,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全球私人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投资则主要流向发达国家的成熟资产,包括亚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始终难以得到有效填补。

更值得一提的是,跨区域互联互通与国家内部的大型建设项目不同,区域或次区域的一些互联互通项目,如讨论了多年的“泛亚公路”、“泛亚铁路”等,由于涉及多个国家、投资额巨大、较长时期内看不到回报,一直难以推动,只有在多边开发机构的统筹协调和资金投入下才有实现的可能。

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发展依然滞后于其经济增长,且无论在质还是量上均低于国际标准,已对亚洲经济发展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制约。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未来10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要8.22万亿美元,即每年需要新增投入8200亿美元基础设施资金。而2013年,亚洲除中日韩外其他经济体GDP总额约为8万亿美元。而据世行统计,中低收入国家资本形成率仅占GDP1/4左右,其中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则只有20%左右,约4000亿美元,融资缺口不可谓不大。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的主要机构—亚洲开发银行2013年仅提供210亿美元贷款,即使把世界银行集团、发达国家ODA等都考虑在内,资金缺口依然难以得到弥补。

“亚投行”的成立,不仅可以构筑基础设施所必须的“资金池”,有利于夯实作为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将通过“杠杆作用”,提高贯通亚欧的资本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区域内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建设。

这意味着,除中国已有的投资基金发挥作用外,还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或设立各种创新融资工具,包括动员更多私人部门资金等,来撬动投资,通过积极推进PPP模式等,增强基础设施项目对私人部门投资者的吸引力。

对一些投资金额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通过国际金融组织中长期贷款、本国政府财政资金、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以及金融机构的“联合融资”方式予以推进。

就定位而言,“亚投行”不是中国的银行,也不仅仅服务于中国“一带一路”等经济议程,更无意于对抗或颠覆现有世界秩序。而是现有多边国际开发金融机构之外的有益补充。其实质是对多边开发金融机制进行的“增量”改革,建立健全多边金融合作机制,以发挥协同作用,而不仅是靠单边努力。

“亚投行”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难免会在一些领域与世行、亚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存在竞争,但这是正常的发展良序,而且可以预见,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领域,各金融安排更多的将是合作,以共同促进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满足需求。

事实上,无论是“亚投行”的目的和使命,还是在成员构成、股权分配、组织结构、治理框架等方面,遵循的都是现有国际多边开发银行规范,希望以此打造一个包容、开放、透明的新型全球金融机构,推动互联互通、跨境融资及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亚投行”是开创全球金融治理新格局的新起点。
 
 

(文/张茉楠,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HN016)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