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良:即将全面落实大马应把握“带路”商机
信息来自:南洋网 · 作者:冯运达 · 日期:14-01-2016

2016-01-03

马中总商会总会长拿督黄汉良说,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就要全面落实了,而不再是停留在2015年对有关倡议的宣传,因此大马必须及时掌握机会,争取更多商机。

他说,最新消息显示,中国中央经济会议已于上周在北京召开,会上汇报的2016年“一带一路”任务,与2015年有所不同,即2015年为开局点,而2016年则是强调三项行动:

(1)抓好机会落实建设“一带一路”;

(2)发挥亚投行及丝路基金等金融的支撑作用;

(3)抓好主要标志性项目的落实。

黄汉良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他认为,这项最新发展带给我们的一项讯息就是,现在“一带一路”要全面落实了。

跨时代创举

他说,本身对“一带一路”抱有很大的期许,因为这是跨时代的创举,也是富有策略性的创议。因此马中总商会未来发展计划重点放在促进马中两国经贸发展及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巩固,并积极配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岀的“一带一路”倡议。

“它累积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并集合中国领导层的集体智慧,堪称是世界人类进步的大蓝图,把亚欧非三个大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串连起来,共创繁荣。”

他说,“一带一路”最初于2013年9月由中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提岀,当时指的是重现古代陆路丝绸之路的辉煌;同年10月3日中国领导人访马时再提岀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后来人们把这两项倡议联合起来,统称‘一带一路’。

中国走出去

“事实上,它是从作为中国古老西汉时期繁华城市的长安(现西安)起步,当时中国展开文化外交,向世界开放,中华文化就是从这里开始与外国交流,敦煌壁画即为其代表作。”

黄汉良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来中国累积的大量财富与贮备金则因太多,须向外拓展与放散,现在中国领导人的做法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发展,往周边国家扩大,既符合中国本身的需要,也迎合国际社会的需要,可谓一拍即合。

他说,东协自由贸易区也处于这项倡议的地区范围内,马中产业园也在此框架下成形,就如“印中产业园”及“泰中产业园”那样,将会逐一建立起来。

掌握最新政策资讯 黄汉良被称为“中国通”

与中国人做生意数十年,并在中国投资的黄汉良对中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因而被人称为“中国通”。

黄汉良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并非他要夸口,确实有很多人包括中国及中国驻马大使馆的职员皆对他掌握中国最新政策等资讯,表示钦佩。

他认为,正是由于他对中国政策策有深入的认识与研究,从无放松过,因此,一直能够与时俱进,对很多问题也看得相当准。

“有人说我是一名真正的总会长,对会务全面而投入,这固然是过奖的话,但也确实说岀了我的个性,即做什么,得什么,力求把工作做好,这是我的哲学。

“我很欣赏古代文人所说的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我本人也尽量力求学做到这点,对人从宽,对己从严。”

富而不骄强而不霸

黄汉良认为,中国虽然将会引领世界,却可以做到富而不骄、强而不霸,毕竟世人可以从中国的外交政策中看到这点,即中国主张和平发展、共存共荣、共建共享。

“预料中国也将会把这项倡议向全球推展,到那个时候,恐怖及极端主义将会逐渐消失。而霸气十足的美国将失去领导权,因世人不再相信它,而选择与友好的中国合作。”

黄汉良说,中国在这方面可说是占尽优势,因为中国拥有多项特点,即(1)权力集中、(2)金钱集中易于发展、(3)4兆美金(约17兆令吉)的庞大贮备金,而中国内部只需6000亿美金(约2兆5800万令吉)就足够,剩下的都可以放在国际发展方面。

他认为,这是非常诱人的数额,以致作为老牌帝国的英国也为之动容,率先加入亚投行,从而促使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纷纷加入。

他说,英国虽然为发达国家,但其国内的诸多建设已老化,必须重新启动。

“可是问题却来了,缺少所需的庞大资金,做不了大事,因此,必须引入中国资金,提升各项设施。

马中产业园前途不可限量

黄汉良说,“一带一路”有5个内涵,即(1)政策沟通,范围为亚欧非63个国家包括东协国家总共44亿人口;(2)设施的连通;(3)贸易的畅通;(4)资金的融通,以及(5)人心的相通。

他相信,大马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关丹的马中产业园肯定将与中国广西钦州的中马产业园一样,将傲视东协,前途不可限量。

他举例,中国投资逾10亿令吉的钢铁厂已开始在关丹马中产业园启动,接下来还有其它许多大型计划接踵而至,包括马六甲的“皇京港”计划等。

他也相信,2025年中国将不再是停留于制造皮鞋等产品的“世界工厂”,而是转为制造太空船、飞机、航空母舰、高铁及资讯工艺品的国家,一举成为世界的大市场。

“中国的和平崛起将赢得世界的尊重,特别是中国现在实施两胎政策,将来人口将告倍增,而且是很有素质的人口。”

因此,他认为,大马应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从中获取最大的好处,尽快成为高收入国家。

黄汉良说,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与现在每年有7000万大专生毕业比较,届时的新人才人数可多到不得了。
 
 

专访: 冯运达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