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 印度缺席“一带一路”论坛 莫迪被批犯“巨大错误”
信息来自:腾讯网 · 作者: · 日期:19-05-2017

2017-05-17

参考消息网5月17日报道 美媒称,印度媒体全面报道了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且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报道中点出:印度是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唯一缺席这次论坛的国家。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5月16日报道,几年来,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印度一直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据报道,对于莫迪政府缺席“一带一路”峰会,印度媒体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以往压倒性支持莫迪政府决策有所不同,这次的讨论中出现了相当数量批评莫迪的声音。

《印度斯坦时报》专门强调:“即使是美国、韩国、日本这样的与中国关系不睦的国家也派出了较高规格的代表团……,而菲律宾、越南这样与中国存在领土主权冲突的国家派出了元首级人物参加会议……”。

印度著名媒体人、中印关系专家尚卡尔•杰哈认为,印度的消极态度来源于“它对中国意图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印度战略学者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在印度洋主导地位的战略威胁,使得中国势力从北方(巴基斯坦)、东方(孟加拉和缅甸)、南方(斯里兰卡)将印度包围起来,从而严重限制了印度的影响范围。他表示:“这种对中国‘企图’的解读过于‘以印度为中心’。”

报道称,一向倡导中印之间加强合作的尚卡尔•杰哈表示:“中印正面临着一个世纪性的机遇,这一机遇不但会促进两国的发展,同时也会减少导致世界不稳定的因素。”“中国和印度的互补性非常明显……,两国合作的框架已经存在,这个框架正是‘一带一路’倡议。”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主席库卡尔尼认为,莫迪的战略顾问们给莫迪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向《印度斯坦时报》表示:“印度不参加‘一带一路’论坛的决定,受到孤立的是印度自己。印度的担忧和顾虑是合理的,但是它完全可以去北京,并像其他一些与会者那样,在论坛的正式场合提出自己的顾虑,在官方声明中表达自己的主张。但是,不参与只能孤立自己,因为几乎全世界都去了北京,包括对中国持严重保留态度的美国和日本。”

核心提示:对于莫迪政府缺席“一带一路”峰会,印度媒体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以往压倒性支持莫迪政府决策有所不同,这次的讨论中出现了相当数量批评莫迪的声音。

印度外交官、前驻土耳其大使巴德拉库马尔撰文对莫迪政府抵制“一带一路”论坛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莫迪在对华政策上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指出,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显然已经改变了对华政策,并派出了较高规格的代表团参加北京的峰会,而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却仍然停留在奥巴马政府“亚洲支点战略”的时代,显然是过时的、短视的。
 

责任编辑:xiaoylin

参考消息网
 
 

印度为何不参加“一带一路”?一个权威回答

2017-05-10    凤凰国际智库
 
 
文章作者:毛四维编译   文章来源: 毛四维印巴观察

最近两年来,印度为何不参加“一带一路”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北京高峰论坛日益临近,印度是否支持,是否与会,已不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政治决策问题。连日来,印度有著名学术团体举办研讨会,呼吁政府改弦更张。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也大力做工作,期望出现柳暗花明。然而,到目前为此,印度政府似乎不为所动。

5月9日,印度英文大报《印度快报》发表著名战略分析家拉贾•莫汉关于“一带一路”的文章,强调中印在这一领域存在尖锐的地缘政治竞争,即中印相互争夺对南亚中小国家的影响。

拉贾•莫汉现为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印度中心的主任,《印度快报》的外事特约编辑。他在印度外交和战略研究界声誉卓著,属主流派学者,对印度政府的外交政策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观点不偏激,两年前曾撰文主张印度应参与“一带一路”。从其最新文章可以看出当前印度主流社会对“一带一路”的基本评估,应该说对印度为何不参加“一带一路”这个问题做出了一个权威回答。

现将该文全文照译如下,供感兴趣者参考。

交通网是关键

——印度必须提升自己的国内联通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

作者:拉贾•莫汉

《印度快报》2017年5月9日

对于本周将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活动,印度官方已予拒绝。在北京和德里都有人警告说,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似乎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而印度将自我孤立。还有人建议用外交手段来解决印度的异议。

德里的问题之一是,作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巴经济走廊”穿过查谟和克什米尔的一部分,而这块领土是被伊斯兰堡占领的。有人建议用语言表达来解决这个问题:北京为何不说“中巴经济走廊”不是“一带一路”的一部分?或者,是否可以把“中巴经济走廊”改名为“中国南亚经济走廊”?在笔者撰写此专栏评论之时,这两种设想都未打动德里,因为问题并不在于语言。

印度的困难在于其有更深层次的考量。这关乎这样一种前景,即“一带一路”将大规模地加强中国在商业上、经济上、政治上以及安全上对印度邻国的影响力,从而使德里的区域优势被边缘化。“一带一路”并不仅是连通欧亚大陆和印太海域的陆路之“带”和海丝之“路”。它关乎到在北京主持下,中国对外输出资金、劳力、技术、工业标准、商业规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港口、工业园区、经济特区以及军事设施等等。

虽然“一带一路”规模惊人,但并非前无古人。英国统治者在19世纪就在做类似的事:打开市场,开通新的商路,从苏伊士到上海炫耀武力,设立盟友圈并搞定保护国,从而把印太地区变成英国广阔的势力范围,并在加尔各答实施控制。

由于巨大的经济资源以及北京能够发动的民族宏愿,“一带一路”在规模上远要大得多。英国当时集中于海路,几乎不涉及亚洲内陆,与之不同,中国在现代将是在欧亚大陆和印太地区架构地缘政治的首个非西方国家。大多数国家对此予以接受,但中国的两个邻国,日本和中国,出于迫不得已或其他考量,确不愿随波逐流。

日本在不久前还是亚洲的第一强国,现在它也并不认命。它已经推出自己的“一带一路”,叫作“高质量基础设施伙伴计划”。日本在宣传方面可能不及中国有效,但它已经斥资近1500亿美元在印太和欧亚地区资助各种基础设施项目。

德里多年来自视与北京平起平坐,但现在发现屈居下风日子难过。印度幡然猛醒,面对中国与其邻国之间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关系,正意识到“一带一路”的长远结果。对“一带一路”,印度无论是强烈反对也好,或是弱弱地予以政治首肯也罢,都将不会对其进程产生任何影响。“一带一路”势在必行。

如何应对中国对印度周边地区的演变,将是德里未来几十年里最重要的战略挑战。

印度是否参加本周在北京举行的会议与应对这一重大挑战毫不相关。相反,印度应对“一带一路”的长远方略必须聚焦以下三个领域:第一,加强其自己国内的交通联通。其实,中国的“一带一路”也并非起源于一个对外倡议。它是建立在国内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这一战略致力于统一国内市场,把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省份连接起来。如果印度不能改善其国内通往边境地区的交通状况,提升边境地区陈旧的基础设施水平,谈论“一带一路”将无任何实质意义。

第二,印度应该使其与邻国的陆路和海路交通实现现代化。自独立以来,印度一直忽视与其周边的跨国交通遗产,这当然怪罪不到中国。北京也没有阻拦印度建设通往边境地区的公路和铁路设施。第三,印度可以与日本等国以及多边机构合作,在南亚次大陆以及更远的地区发展交通连接。

莫迪政府确实已开始在所有这三个领域采取行动。但由于印度国内长久以来的体制弱点以及与其邻国的政治困难,中国挑战之强与印度应对之弱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印度只有奋发图强、力争缩小差距,其应对中国“一带一路”的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升。

可以肯定地说,在推进地区联通方面,德里与北京有共同的长远利益。但是,德里应该专注于具体项目的合作条件,而不是对“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整体被迫表态,或“支持”或“反对”。在眼下,德里的当务之急是,要认识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并非由外交部来解决的外交问题。印度要充分调动国家资源,创造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在内的有效机制,精心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带来的长远机遇和挑战。
 
 

[责任编辑:张添之 PN142]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