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82:基建发展(下)马新高铁催旺周遭经济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郑栎萍 · 日期:15-07-2013

 我国若要达到每年经济增长至少5%,以在2020年达到高收入国地位,基建发展和推动经济成长的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

基建建设被视为提振经济的发展策略,因此,在过去大马计划和2011年提出的经济转型执行方案(ETP)中,就以基建建设为重点之一。

政府走向基建高度发展策略,主要是力求稳定高速率增长方向,从而引领国内需求从消费转向投资是自然发展。

但是,这仍需依赖基建发展与消费的准确承接,若基建发展仍未准备就绪,则未能推动国内消费活动与需求,承接不及将令推动经济成长落空。

我国若要达到每年经济增长至少5%,以在2020年达到高收入国地位,基建发展和推动经济成长的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

而政府通过基建发展确保经济稳定增长,以达到高收入国所需要的人均收入基础,方向和目标已经很明确。但是,促成这明确政策的手段,却将是经济转折后所将面对的新挑战。

我国曾在1980年代采取过类似基建发展政策,但当时并未面对今日如此高的联邦政府经常开支和负债,加上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基建设备和发展,促使经济在80-90年代迅速起飞,加上南北大道的建造加速了经济发展,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

产业领域是紧随基建和建筑领域发展之后受个受惠的领域。当然这还包括地点、经济表现、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产业前景唱好

除了上篇提到的大吉隆坡新捷运计划,初步敲定的马新高速铁路(High Speed Railway)计划,也将为产业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

高速铁路简称为高铁,是一种营运速度较普通铁路更快的铁路运输方式。

截至2013年,世界上主要运行高铁的国家与地区,最高时速大约为300公里(德国、日本、台湾、意大利、英国、韩国),310公里(中国、西班牙)和320公里(法国、日本E5系E6系),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则最高可达431公里的时速。

隆新行程90分钟

高铁是一个高科技的集成系统,除了需要在列车的营运速度达到一定标准,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通常,高速铁路是作为一种快捷及安全的旅客运输方式使用,但亦有少数能同时担当轻量的货运服务。

衔接吉隆坡与新加坡的高铁计划,估计将设5个中途站,其中3站落在柔州麻坡、峇株巴辖及依斯干达,另2站分别在芙蓉及爱极乐。此高铁计划令来往两地的行程只需90分钟。

尽管高铁工程仍须约7年时间才能完成,但是一旦顺利通车后,不仅带给人民方便,更会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让国家经济再创一个经济高峰。

随着这项初步圈定的计划公布之后,已经为相关地区房地产业注入一支强心针,令当地的产业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行程缩短带动新商机

一般认为,兴建高铁和捷运系统计划,不仅可带旺周边产业,甚至还可刺激经济发展。

高铁将为公众节省许多往来南北时间,相信未来会有许多人,包括邻国买家等,选择在中途站的地点置业。

另外,一旦高铁计划落实之后,对人口发展也将带来显著的改变。在缩短两地的距离后,马来西亚的游子不必再远到他乡居住,甚至可以选择麻坡居住,每天来回邻国工作不是问题。

这项计划必定能刺激涉及地区的屋业需求和市场。

高铁及捷运计划的落实也必定吸引更多邻国买家前来购屋,发展商为迎合外国市场,会因此兴建更多顶级房屋,房价将跟著水涨船高。

马新高铁一旦开跑,产业市场毋庸置疑必定成为首个受惠的领域,从而可以预见柔佛、森美兰和马六甲的产业市场即将掀起另一股热潮与发展,当地人民也将从中受惠,尤其人民不再需再驱车几个小时来回奔波,只要搭上高铁,几十分钟就可抵达。

在人口出现变化与发展之际,当地的商业活动如餐饮、住宿及旅游业等也会从中获益。

激励旅游市场

无论是马新两地居民,还是通行两地的游客,同日来回两国不再是难事,对两国的经济旅游市场带来正面效应。

两地交通时间缩短后接着将带动新商机,介于高铁路线的站点城市,将刺激消费、旅游族群的意愿;专业人才的服务范围,也将扩及路线上的二三线城市。

二三线城市崛起

通过高铁,上班族的流动与商业活动将扩大至车站比邻的二三线城市,进而增加住宅和商业的房地产需求。

购屋者可选择密度较低和居住环境较好的住宅发展计划。甚至部分企业因捷运带来的种种便利而在这些地区设立营运,带动这些二三线城市的经济脉搏。

巴生谷目前拥有约700万人口,预测在隆新高铁预期完工之时的2020年,该区域人口将增长至1000万。

而高铁的另一端终点新加坡目前人口约531万人,预测到了2020年人口将增加至600万。

若把5个高铁站城市目前的人口粗略加总起来共有约292万人(依斯干达约150万人口、巴株巴辖约47万人口、麻坡约33万人口、马六甲市区约15万人口及芙蓉约47万人口)。

相信在高铁开跑后,除了吸引游子回流,马六甲站能吸引更多的观光旅客,所以预计在2020年后,不只是大吉隆坡,这5个高铁站的地区人口,必定出现重大转变。

可预见的发展包括基建建设、房地产、零售商业、金融、旅游和娱乐。

车站经济开拓人潮钱潮

在高铁车站内及周边区域,开发房地产项目这个“车站经济”的概念,最初是在日本于20世纪初期开发实行。

以日本京都车站为例,车站的主楼和周边建有多家酒店、百货商场及美术馆,现在已成为京都人流量最高的商业圈。

再以新加坡为例,每一个地铁站旁必建有规模不一的购物商场,为搭客提供购物便利之余,还可带动周遭的消费经济,带动消费市场与商家营收。

以这两国的成功例子来看,在新服务业进驻高铁站周边环境后,势必带动人潮及钱潮。

双线电动火车贯穿西马

另一项大型的基建工程,就是估计成本高达400亿令吉的双线电动火车计划(electrified double track project),整个铁路网络在2020年全面完工。

双线电动火车计划全长1000公里,贯穿西马半岛,从半岛北部的玻璃市巴东勿刹(Padang Besar)一路南下到最南部的柔佛州新山。这项铁路基建工程从1995年开始动工,分成数个阶段发展。

首阶段工程是从万绕链接到芙蓉(Rawang-Seremban)的双线火车工程,全长150公里,建筑成本20亿令吉。

负责承包怡保─巴当勿剎(Ipoh-Padang Besar)双线电动火车工程计划的马矿业—金务大(MMC-Gamuda)公司,将针对这项工程项目向政府索取15亿令吉的成本超支,并将再度向政府要求,把工程完工期限从2014年延长至2016年。

这项计划原本必须在2013年1月完工,但因为土地并购课题,导致这项计划一再拖延,促使工程计划的完工期限延长至2014年杪。

最后一项未颁发的双线电动火车工程,是从金马士到新山(Gemas-Johor Baru)路段,全长195公里,估计成本介于80亿至100亿令吉之间。

发展商建筑业受惠大

高铁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以房地产领域为最大受益者。

在隆新高铁计划宣布后,多家产业发展商开始购地开发高铁周遭的产业发展计划,而这也被看好能获得购屋者的青睐,取得良好销量。

长期来看,隆新高铁对大马房地产,尤其是吉隆坡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大大的上修催化因素。

其实,不仅是住宅产业,商业房地产(包括零售商场、办公室和酒店)也可能在未来获隆新高铁的效应所激励。

无论如何,上述所谈及的高铁经济效益,皆是该发展工程的非直接经济效益,最快也要到高铁站地点圈定后或高铁通车后,才开始发酵。

所以,能直接体验高铁经济效益的领域,非建筑领域莫属。

建筑业者可从这些项目的工程订单合约中受惠,而建筑材料供应商也同样水涨船高。

隆新高铁得以缩短马新两国大城市的距离,可提升之间的贸易活动,尤其在建筑和房地产投资方面,而随着人口的流通,也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不过,这仍需视工程成本和票价,若工程费过高导致票价不具竞争力,则在承载率不高的情况下,就不能发挥高铁效益。

无论如何,高铁计划对旅游业的发展属于较后期的效应,实际可预见的直接效应主要还是建筑与产业发展领域。而后期可能崛起的经济领域包括金融、服务、零售与旅游业。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