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失衡导致贸易失衡
信息来自:网易财经 · 作者: · 日期:28-11-2012

高储蓄是问题,是中国自己的结构问题,但它绝对不是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一定不能把这一棒子打到高储蓄国家来。

网易财经925日讯 G20金融首脑峰会24-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网易财经频道邀请15位国内顶级专家做客网易,8小时访谈解读峰会内容,深入解读峰会议题背后的深刻内涵。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与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就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解读。

 

全球经济不平衡首先表现在贸易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原因首先表现在贸易方面,这次金融危机就是严重失衡的表现。她说,最重要的失衡是在金融领域,金融危机就是从那里开始爆发。

她提供了一组数据:200712月份,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衍生产品的日交易量达到596万亿,而全球GDP60万亿,十倍于全球的GDP;而在过去20年间,平均GDP增长是3.5%,平均的贸易增长是7%,也就是一倍于GDP

全球金融资本的平均流动是14%的增长,四倍于全球GDP的增长。金融,所谓虚拟经济已经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这种严重的失衡、泡沫化,当然会很脆弱,所以最后破了就造成了危机。

 

金融失衡导致贸易失衡

 

“金融的失衡导致了贸易的失衡,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失衡是罪魁祸首,”左小蕾指出。

她认为,并非是因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买美国的产品而导致的失衡,也不是因为美国产品卖不出去而导致的不平衡。而是因为市场需求。

危机发生后,美国人的消费开始下降,全球经济开始衰退,中国、日本、德国的产品出口减少,中国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非常大,存货增加、投资下降。她说,追根溯源,还是与金融市场的过度失衡有关,因为它创造了这么多虚拟的购买力。

 

保持“适度失衡”达到全球均衡

 

左小蕾建议,全球经济要回到均衡中,就必须要在现在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的体系下考虑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适度失衡,在保持“适度失衡”的情况下达到“全球均衡”。

她说,“适度失衡”需要所有国际贸易中的参与主体一起来做,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去,比如贸易保护主义非常严重。

危机以后美国人是不是会再次疯狂消费,左小蕾认为要看美国的其它政策,“如果金融市场想像今天这样经济还负责恢复就大幅度上涨,可能他们又会回到过去的情况,认为经济状况已经改变了,市场已经安全、健康了,给大家带来一种安全的假象,这样就会掉入一种非理性的羊群行为。”

 

驳斥“中国的高储蓄导致金融危机”

 

针对有言论称中国的高储蓄和汇率制度导致金融危机,左小蕾给与了反驳。她认为,高储蓄是问题,是中国自己的结构问题,但它绝对不是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一定不能把这一棒子打到高储蓄国家来,这是非常没有道理的,再高的储蓄、也需要出口,出不去也没用。

另外,她认为,说人民币汇率导致金融危机也没有道理,“很多发达国家的汇率都是完全浮动的,多年来仍然没有改变他们失衡的状态,所以也不能一棒子打在汇率上,汇率有它成本的问题,但也是中国内部的问题,这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在那些炒作和巨大利益的推动下被掩盖了。”

 

左小蕾建议,要把这些经济学的基本道理在G20上讲清楚,在所有国际场合下反复地把这些问题讲清楚。

 

 

 

访谈实录

以下是文字实录:

 

网易财经: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正在直播的网易财经G20特别报道,本届G20备受全球关注,网易财经找到了全国最好的15名专家为您在线带来及时、准确、深入的报道,同时我们还有读报节目,由资深评论员带给您全球最深的视点。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的话题:

 

奥巴马政府刚刚带来一个新的议题:全球经济失衡,两位专家:来自银河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老师。

左小蕾:大家好。

网易财经:旁边这位是亚洲银行开发区首席经济学家庄健,庄老师你好。

庄健:你好。

 

网易财经:首先刚才左老师已经批评我了,我说这是阴谋论,左老师说不是,对于奥巴马政府提的“全球经济失衡”话题的您的观点是什么?

 

左小蕾:他提的是对的,全球经济当然要平衡,只有这样才可能持续发展,但在这里我们要把为什么不平衡的原因说清楚,如果不把原因说清楚,我们如何平衡?从哪里着手?不平衡的原因首先表现在贸易上,应该从这次危机说起。

这次危机就是严重失衡的表现,最重要的失衡是在金融领域,金融危机从那里开始爆发。

 

网易财经:左老师,金融怎么失衡了呢?

 

左小蕾:全球衍生产品的交易量,200712月份,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日交易量达到596万亿,全球的GDP60万亿,十倍于全球的 GDP,虚拟和实体经济相距这么远,日交易量就这么多。在过去20年间,平均GDP增长是3.5%,平均的贸易增长是7%,也就是一倍于GDP

但全球金融资本的平均流动是14%的增长,四倍于全球GDP的增长,金融,所谓虚拟经济已经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这种严重的失衡、泡沫化,当然会很脆弱,所以最后破了,破了就造成了危机。金融的失衡导致了贸易的失衡,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罪魁祸首。

美国人这么大的消费量,消费规模占了GDP70%几,为什么他敢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因为他们觉得将来的收入,特别是退休、医疗、保险这些钱全部放在金融市场中投资,只要它涨,他们就认为是安全的,所以他敢借钱消费,增加当期过度消费,这样一种虚拟的财富效应就增加了他们虚拟的购买力,然后就创造了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而由于比较优势等各种问题,这个消费市场很多都是进口的,创造了一个非常大的进口市场,也就导致所有国家(欧洲、日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美国都是顺差。

 

网易财经:我们都把东西出口给他们。

 

左小蕾:本来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从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产就是因为美国大规模的赤字,不能支撑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兑换率。也就是全世界顺差美国的情况是从七十年代就开始的,但为什么没有爆发危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它过度失衡了,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度,导致了消费市场的过度,进口市场的过度……全世界就变成了严重的贸易失衡。

 

网易财经:所以左老师认为确实存在着经济格局的失衡,庄健老师您的观点呢?

 

庄健:我觉得是这样的,像左老师讲的,全球失衡不是一两天、不是短期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国际分工最后导致的结果,所以如果只是说“不平衡”,可能比较片面,还要寻求其他方面的原因,危机发生之前也有很多不平衡,为什么在这次爆发了危机?

 

除了刚才讲到的比较宏观的原因之外,还有不少微观方面的原因,特别是金融监管、过度泡沫化、过高的杠杆率,这些是危机爆发的出发点。也就是说,按照中国人的哲学,不平衡是正常的,平衡是短暂的,要把不平衡控制在一定水平上,不能过度,如果过度就将产生被动调整,这次就是一种被动的调整,当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时,一定会发生大的危机,使得它自己来调整。

 

网易财经:奥巴马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再也不能回到那个时代了,中国、德国和其他国家把一切都卖给我们,我们有背负着一切信用卡和房贷贷款,而没有把东西卖给他们任何一个。刚才左小蕾老师提到了一种,这种不平衡是金融的不平衡、贸易的不平衡,但看奥巴马这番言论,很多媒体都在猜测,奥巴马政府希望把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结为贸易不平衡,而把贸易不平衡归结为中国或更多的发展中国家。

 

左小蕾:对,这就是我刚才一定要说清楚的,是,贸易不平衡确实很大,但这是谁造成的?是因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买美国的产品而导致的失衡吗?是因为美国产品卖不出去而导致的不平衡吗?显然不是。这个市场是需求主导的,你有那么大的市场,人家才有东西可以进去。像现在一个危机过来,美国人的消费开始下降,全球(经济)开始衰退,中国、日本、德国(的产品)都出不去了,所以中国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非常大,存货增加、投资下降、经济下滑,这是谁主导的?不是因为我们拼命出口导致的失衡,而是因为你有那么大的市场。

 

网易财经:你有需求。

 

左小蕾:对,这是需求主导的市场,对,所以不是别人不买你的东西,是因为人家能进来,当你让它不能进来时,人家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是需求主导。而需求是怎么来的?你拿信用卡借钱,资本向下大量流入,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追根溯源还是跟你金融市场的过度失衡有关,因为它创造了这么多虚拟的购买力。

如果要让它达到一个相对均衡,最后要检讨从哪里开始做起,首先要从金融市场的过度失衡做起,消费不能回到过去那种借钱的模式,你要把你的东西卖出去,如果从贸易层面上就有一个理论背景来把它说清楚,双边贸易是怎样做的?是比较优势,你做这件事情比我好、你做那件事情比我好,但那件事情我比你做得更好。

 

网易财经:美国生产汽车好,但我们生产鞋袜和小用品好?

 

左小蕾:不是这样的,美国人生产的鞋和袜子也比我们好,它的劳动生产率也比我们高,它生产的飞机也比我们好,但生产飞机的好的程度比他们做袜子的好的程度更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贸易就可以选择,他们就会更多投资做飞机,做袜子这部分就跑到了做袜子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比如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讲究均衡贸易,也就是说,你买我的袜子、我买你的飞机,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贸易的均衡。但如果你买了我的袜子又不愿意卖给我飞机,那失衡、逆差马上就产生了。这之间除了刚才谈到金融领域的适度均衡,贸易领域里也要达到相对的平衡,就需要自由贸易,不能贸易保护主义,我卖给了你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你就卖给我你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能因为安全、你不是市场化等国家为理由不卖,在这个层面上,逆差马上就出来了。

 

网易财经:庄健老师,左小蕾老师的观点您统一码?

 

庄健:我基本同意,但我想补充一句,全球化的贸易造成了一个情况,美国最大的逆差,中国有很大的顺差,除了中国还有其他的,包括日本、德国,形成了几大板块,但还有一个,从量上来看,因为美国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如果要改变目前失衡的状况,首先要做的是美国,中国可以做一些努力,但如果美国不做努力,这种失衡可能就会长期存在。

还有一点,刚才我反复说过,你想达到绝对的平衡,显然是违背全球化、国际分工等一系列比较优势等理论的,这实际是不现实的。从目前来看,如果从整个全球的角度来看,贸易逆差国需要作出努力,贸易顺差国同样也需要作出努力,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需要全球一起努力。

 

网易财经:刚才庄健老师反复提到两个字“努力”,关键是美国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中国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

 

左小蕾:庄健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实际上全球在谈均衡问题时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谈:第一是微观层面的,国家与国家之间,不管从贸易也好还是从其它角度也好,一定是适度失衡,一些国家有逆差,一些国家有顺差,但顺差和逆差都是适度的,最后在全球范围里达到均衡,这里卖掉了500万,那里买来了500万,一定是这样的概念,这在微观领域被证明过。

为什么需要我们所说的“一般均衡”?因为在“局部均衡”里不可能完全达到百分之百、绝对的均衡,也就是说,在谈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时候,永远都保持相对的均衡是做不到的,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在这里解释这个理论。从美国的角度来说有一个最简单的说法,美元本位,因为美元本位,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贸易失衡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

美国人发了很多钱,这些钱有60%是在海外作为储备货币的,他们拿了铸币税,他们拿到铸币税之后有60%的钱不是在本国经济运行,而是在国外作为储备来运行,也就是说,这60%的钱真正的购买力,美国是没有的。如果所有的人拿着石油美元、欧洲美元和亚洲美元都一起来购买它的东西,作为储备货币买你的东西来兑现这种购买力,美国人没有这么大的力量,那他们怎么做呢?所以它有了一个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中产生了很多金融产品来虚拟化美元购买力。

以此使大家认为美元是有价值的,可以投资美元的金融产品,但这只能是相对的,我们说过了,一旦它过度膨胀就会出现泡沫,泡沫破灭之后这些金融产品就一钱不值,之后这些钱怎么办?不能买美国的东西,一下就全部变成美国国债,为什么中国持有这么多美国国债?为什么美元在这么大的经济危机中还走高、走强,就是因为很多人买美国国债,把它作为避险工具,因为别人比它更糟糕。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美元的购买力都变成了美国国债最后的替代品,这时你是没有承接能力的,没有办法来兑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保持一定的逆差,全世界(的贸易)一定是美国逆差,世界其他国家顺差。

这种机制运行了几十年,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这次危机之前都是这样,八十年代我们在美国留学时看见超市里都是“台湾制造”、“香港制造”等,都是四小龙,到了九十年代我们快离开时就变成了“中国制造”,实际上国际上是有一个国际分工、产业转移的,这些发展中国家对美国是顺差,美国对他们是逆差的状态没有改变,一直都在运行,最后再达到国际上的均衡。

为什么现在问题变得很严重,导致了危机呢?就是因为刚才我说的,因为过度失衡,所以将来要走回去,回到均衡中,就必须要在现在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的体系下考虑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适度失衡,在保持“适度失衡”的情况下达到“全球均衡”。

 

所以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是适度失衡?对此我们要进行认真的讨论。

 

网易财经:庄老师您觉得呢?如何才是适度失衡,怎样才能不超过这个度?

 

庄健:我还想回到刚才说的关于怎么办的问题上来,最近大家看到美国的储蓄率开始上升,上升到6%7%,但这有一个很大的问号,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因为美国人大手大脚的花钱花惯了,过度消费行为想要在短期内改变是有非常大的难度的,这是第一。

第二,中国的情况可能也有非常多相关的问题,如果想扩大消费,那么(刺激)消费一切的制度、习惯等问题就是非常相关的,如果想解决失衡,两边都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这其中还有一点刚才左老师提到的美元作为世界结算货币的问题,现在有些学者们提出了超主权货币,在这个期间,如果有一个国际组织,比如IMF推出一种货币来替代美元,(也许情况会有一些改变),可以扩大它的使用范围,不完全是美元,开始是IT,后来是房地产,最后导致了泡沫的出现,泡沫破灭后也会导致危机的出现。

在全球很多地方实际还是非常缺钱的,很多落后国家,亚洲、非洲地区等有很多穷人,而且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回报很低,但因为美元(本位)的现实,出于法律和对于市场了解的程度,他们还是很局限的,局限于国内有关的产业,如果没有大的、新的产业出现,没有大的科技进步带动,很有可能会继续导致另外一些产业出现泡沫,这样对于解决失衡问题没有什么非常大的帮助,所以一定需要想一些新的办法、新的渠道来解决目前的一些问题。这也是目前很多国际组织、学者在探讨的,通过危机我们能学到什么、能通过什么新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网易财经:庄老师您有没有什么新的办法和我们分享一下?

 

庄健: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中国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决策者和宏观调控部门重新反思中国的增长模式,其实在危机发生之前大家已经讨论得比较多了,中国这种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模式是不是可持续的。通过这次金融危机,从短期来看它是一次危机,所以要尽快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要保增长,但一旦保增长的基础做扎实后,这些影响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问题还是要反过来考虑。

怎样解决中国增长模式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大家提了很多建议,我觉得其中有两条特别值得关注,一就是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这点非常关键,因为中国的城乡差距还是非常大,一多半的人口还是聚集在农村,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城市化,中国的发展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加快城市化能够带来消费的增长,另外也可以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还有就是可以带来城市里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发展,这些对于促进消费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要进一步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有人觉得这次比较幸运,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没有那么大的损失,因为中国的金融还没有过度开放,所以觉得挺好的,但其实不然,因为中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改革还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非常缓慢的,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贷款难,这就和目前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开放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很多其它的问题,这一块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改革、开发,还需要把它完善起来,如果这两方面做得好,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能就会有比较好的前景。

 

网易财经:刚才庄健老师提到了关于国内格局的一些情况,左小蕾老师也提到,应该有一些适度失衡,从国内这方面的情况来说,现在还是否存在这样的失衡?我们看到在金融危机后,出口似乎有一些减少,这样的减少究竟是不是老师说的“适度失衡”的表现?

 

左小蕾:“适度失衡”需要所有国际贸易中的参与主体一起来做,不是谁做什么,而且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比如贸易保护主义就非常严重。现在是这样的,将来把全球失衡调整到适度失衡时一定是这样的:美国人的消费相比危机之前的过度消费有所下降,危机之后(消费)会恢复,但不会恢复到过去的水平,美国在2007年时储蓄率为零,现在已经到了7%左右,这种态势可能不是一个短期现象,因为他们已经遭遇到了危机,美国人很务实,刚才庄先生说他们可能不太容易改变,是的,但你看,就因为这场危机,他们的储蓄率就上去了,而且这还是在他们大量失业时,很可能是把退税的那部分拿过去储蓄了,因为他们有不安全感,这样就会很快改变他们的行为。

危机以后他们是不是会再次疯狂(消费),这就要看他们其他的政策,如果金融市场想像今天这样经济还负责恢复就大幅度上涨,可能他们又会回到过去的情况,认为经济状况已经改变了,市场已经安全、健康了,给大家带来一种安全的假象,这样就会掉入一种非理性的“羊群”行为。

如果不是这样,比如奥巴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比如金融领域减少杠杆化,加大银行储备金和拨备储备,还有对于高管薪酬的约束……这些措施实际上是在遏制金融泡沫重新产生,这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说了,对于你们不计后果的行为是要负代价的,也就是说,他不肯定他们过去的做法和方式,也不希望他们重复过去的方式,但现在有一些卷土重来的迹象,这很危险,如果是这样,那么美国人可能很快又会回到他们过去超前消费的情况中去,这样失衡就没办法改变。

但如果不是这样,本来全世界市场的运行就是美国有适度的失衡,进口比较大,全世界对他们有一些适度的顺差,赚来石油美元,增加美元储备货币,亚洲美元、石油美元和欧洲美元都去投资美国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资本的流入又能够平衡美国的收支,这个体系不是运行了四十多年吗?但这种情况最后被打破的原因就是从它的房地产市场过度失衡开始,又导致了它的消费市场。

要回到过去适度失衡的状况,首先要从美国的增长方式做起,他们应该有一个像我们这样所谓战略性、统筹性的整体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到消费和其他发展方式,都要改,假设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的消费会在危机之后恢复,但不会恢复至(危机前)那么高,它的进口市场不会像过去那么大,美国人就作出了自己的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全世界都不得不调整,刚才我说了,全球失衡是需求主导的,如果需求开始调整,供给也应该调整,如果不调整,你自己就会产能过剩、通货紧缩、经济下滑,我们其实已经遭遇了这样的问题。

 

网易财经:大家就害怕出现这样的情况。

 

左小蕾:但必须正视,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当然更关心自己的问题,至于日本人、德国人市场小,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更关心自己的事情,我们一直在提醒相关部门要注意到危机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且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刚才我们已经非常全面地分析了这些假设,中国人怎么做呢?不得不调整也好、顺应发展规律主动调整也好,我们都应该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实温总理在达沃斯会议上说了这句话,拉动内需要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战略!“战略”就不是短期政策了,中国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虽然过度失衡的原因不是我们主导的,我们是受害者,但如果这种情况在将来变成相对常态,为了避免再次受到这样的困扰,当然我们也要做主动的调整。

 

网易财经:我们应该自我保护,但我们看到西方一些政要和学者就在责难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中国,说我们储蓄率太高也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庄老师觉得是这样吗?

 

庄健:刚才说了,危机爆发是很多方面的原因,失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刚才说了,失衡也不光完全是中国一家,中国的高储蓄在这些年表现比较明显,但对于高储蓄也要很好地分析,究竟是居民的储蓄高还是企业的储蓄高,现在从更多数据表现看来,中国这么多年居民储蓄增长并不是很快(相对GDP比重来说),企业储蓄在GDP中占比增长反而非常快,这些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要么是国企不分红,或者是拿到利润后压低工人工资,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一长,对于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和均衡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这样就会谈到为什么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长期来看是下降的,这里就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包括居民收入比重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些都是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目前非常多的政策和措施都已经陆续出台了,而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来克服和解决,如果在这方面有非常明显的进展,高储蓄就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如果这方面解决不了,高储蓄就会带来两个渠道,一是高投资、另一个是高出口,这也是经济学模型中得到证明的,如果这一头定下来,没有更多的投资,一定就要寻找出口,因为你的消费不行,解决不了问题。

 

左小蕾:在这里首先还是要回应一个问题,他们指责中国的高储蓄导致了金融危机,或者说导致了失衡,这个说法非常没有道理,刚才我们说了半天,就算高储蓄需要找到出路,需要投资,但我说过了,如果没有市场,它是出不去的,这次危机已经这么明显地把事实告诉我们了,出口是很大,但一旦没有需求,出口就出不去了,高储蓄是卸不出去的,高储蓄是问题,是中国自己的结构问题,但它绝对不是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一定不能把这一棒子打到高储蓄国家来,这是非常没有道理的,再高的储蓄、再需要出口,出不去(也没用),这是事实,这种指责我觉得没有道理。

还有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也非常没有道理,他们说因为人民币被低估,导致了你们的价格出口有竞争优势,所以要让它浮动起来,中国外贸顺差这么大是因为汇率造成的。先不说是因为你们的需求存在所以人家才出得去,就算汇率没有浮动,也不是导致顺差逆差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需求。为什么呢?

美国和欧洲的汇率是完全浮动的,日本和美元的汇率也是完全浮动的,可是这么多年来,德国和欧洲,日本对美国,全部都是顺差,而且一直是第一、第二大顺差国。

 

网易财经:所以不能以此为借口要求人民币升值。

 

左小蕾:不是,我的意思是,完全浮动的汇率也没有改变他们失衡的情况,也就是说,事实证明汇率不是失衡最主要的原因,如果说中国的汇率有问题,说低估了,最主要也不是因为汇率的问题,而是因为国内的土地成本、劳工成本、社会成本、能源成本,都是人为控制的,价格是很低的,价格低导致它的成本很低,最后出口价格就比较低。如果要改变出口价格的问题,首先要改变国内的体系,如果不改变国内的体系,直接把汇率提起来,最后就把中国的机会都弄得没有了。

所以我想说,首先,批评中国的储蓄导致失衡这是没有道理的,中国确实有很大的问题,但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想输出也输不出去。另外也不是汇率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汇率都是完全浮动的,多年来仍然没有改变他们失衡的状态,所以也不能一棒子打在汇率上,汇率有它成本的问题,但也是中国内部的问题,这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在那些炒作和巨大利益的推动下被掩盖了,首先我们要把这些经济学的基本道理对国际社会讲清楚。

 

网易财经:所以在G20峰会中也一定要保留中国自己的视点。

 

左小蕾:我觉得要把这些问题在G8上讲清楚、G20上讲清楚,在所有国际场合下反复地把这些问题讲清楚。前几天我和一个德国的经济学家讨论这个问题,真的,我这么说完后他话都没有说。

 

网易财经:还好今天左小蕾老师来了,把这个问题至少对网友说清楚了,也希望网友们,无论在中国的还是在外国的,也把这个问题对朋友们讲清楚。奥巴马不是抱怨中国和德国把大量的东西卖给美国吗?如果我们也在猜测,如果有一天你们不进口我们的产品,比如轮胎,那么高成本的轮胎会不会造成美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有没有可能?如果没有我们大量的、廉价的商品。

 

庄健:那是非常可能的,他们反复强调贸易顺差国,特别是指责中国,如果中国做了调整,他们就一定会把所谓的逆差顺差关系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这样做,就一定会导致国内问题更加突出,像你说的,可能会发生通货膨胀,因为大量美元滥发,最后一定会导致大量的泡沫出现。刚才说过了,制造泡沫比较容易,但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培育。所以在这一块,我觉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不能被目前这种状况掩盖了刚才说的比较深层次的云因。

 

网易财经:很多从中国出口到国外的产品是美国在中国投资的工厂、在中国投资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去的,而不完全是中国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去的。

 

左小蕾:加工贸易。

 

庄健:对,加工贸易占整个中国外贸的50%以上,刚才左老师讲了,这说明是通过中国人为压低国内成本,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等方面来得到的国际竞争力,其实这是不长久的,非常不合算,长期来看还是应该通过科技进步和比较优势来达到这个目的,而不是人为压低成本,牺牲本国利益来达到某种目的。原来中国可能是长期比较缺外汇,还有就业的问题,所以过于追求出口过度的增长,其实这也并不是非常好的路径。

 

左小蕾:我觉得中国还是有些问题,有很多矛盾,我觉得现在思路很清楚,要拉动内需,特别是要拉动消费,这个思路很对,这不是说国外说我们储蓄高而导致失衡的指责是对的,道理在刚才已经说清楚了,不需要再讲,但对中国自己来说,我们确实面临着调整,全球经济格局都改了,别人都改了,你怎么能不改?

我们改变的思路很清楚,要拉动内需,当然不是说不出口,反正只要有定单我们都应该出口,但现在我们确实面对着几个比较困惑的问题,投资和消费是我们的内需,如果要改变增长模式肯定要以内需为主,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以消费为主,匹配出口什么的,有一个新的提法。但在拉动内需时有几个比较困惑的问题,当前我们为了迅速稳定经济,从危机中走出来,4万亿显然是以投资拉动的,这个方式是对的,因为在危机时刻要迅速恢复经济增长、稳定大家的信心,这样你就要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来做,而当前我们的增长方式没有彻底改变,在还是以投资拉动为主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投资,而且是“铁公机”,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投资没有意义。

中国和美国的情况不一样,美国的银行被拯救之后不愿意出信贷,他们怕又造成他们新的问题,所以不愿意贷款。但在中国,当然了,也有银行不愿意贷款的中小企业,但也有企业不愿意投资的项目,因为没有利润,因为去库存化,因为价格等种种原因,所以在短期内迅速用投资“铁公机”的方式把经济恢复起来,这非常重要。应该这样说,他们也是把握住了在当前情况下最佳的做法。

但这带来了很多问题,大家也有很多讨论,可能带来了新的产能过剩的问题、靠政府投资拉动增长的方式是不能持续的,而且,这么宽松的货币投入将来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所以大家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下一步消费上,因为这是两个落脚点、两个驱动力,如果那个有了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调整投资结构、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改革,那么另外的增长点就应该从投资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产生新的增长点,另一个就是消费,拉动消费最重要的就是人们有收入,所以保就业又成为了很重要的问题。

首先人们要就业,刚才已经提到了,要就业就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能完全靠出口,将来经济恢复可能会恢复一定的出口能力,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但又不会恢复到过去的水平,一定还有一部分就业要用新的增长方式来承接,这就变成了我们需要讨论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另外一点也非常重要,对于很多人来说,要增加他们当期的消费就必须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除了保障体系以外就是收入增长,收入分配的机制又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经济学上来说,如果收入有持续增长的保证,那么他们就会消费。

 

网易财经:就像很多农民工,他们经历过失业,当他们再有工资时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储蓄。

 

左小蕾:但如果给他一个预期,(收入)会持续增长,他们就会消费。所以这里面有几个问题,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创造就业,要承接下恢复过去出口水平下的就业。第二就是收入分配机制的改革,这里面也有很多困惑,比如要增强劳动力的收入,过去是资本收入太多、劳动力收入不够,但你知道有一个问题是,工资收入要增长,劳动力水平就要提高,劳动力水平提高后就会降低就业。

 

网易财经:有很多矛盾和困惑。

 

左小蕾:对,所以我们要理顺这个东西,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想清楚,再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案。

 

网易财经:刚才左小蕾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和困惑,今天在这儿我们没有办法把所有的困惑一一解开,问问庄健老师,对于目前的增长模式您有没有什么困惑?

 

庄健:现在的增长模式形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要解决它一定要花比较长的时间逐渐想办法解决,这也是目前为什么我们密切关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企稳向好(的原因),(看)它的基础是不是扎实、是不是均衡、是不是可持续,如果这方面能够做得比较扎实、心里比较有底,就一定要大力推进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为这是解决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与此相关,刚才左老师讲了很多很多,实际上这些问题在以前的实践中涉及到了,但进展缓慢,现在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很多“硬骨头”必须要啃下来,这就会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利益,但这是绕不过去的,如果不克服这些方面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长期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今后30年可能要在原来没有完成的改革等方面继续努力,我就不一一讲这些有待改革的方面了,因为非常多,但主要就是要在保增长完成后着重促进调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一系列工作中去。

 

左小蕾:顺序应该缓一缓,应该是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现在我觉得应该是:促民生、调结构、保增长。通过促民生、调结构来保稳定和持续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