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发令枪"响 道阻且长
信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谢彬彬、何梦舒 · 日期:10-04-2017

2017-03-30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29日致函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宣告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在全民公投决定“脱欧”9个月后,英国终于要正式和欧盟谈“分手”。

  发令枪虽打响,但英国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与欧盟完成复杂的“分手”谈判不容乐观,谈判结果也充满不确定性。此外,由于结果将影响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是否会脱离英国,谈判显得更加棘手。

  发令枪响

  去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经过长时间“统一思想”,国内各方最终在是否举行二次“脱欧”公投、是否“硬脱欧”、政府与议会谁有权打响“脱欧”发令枪等问题上达成一致。

  特雷莎•梅当天在议会下院发表的讲话中表示,英国希望与欧盟谈判达成自由贸易协议。

  此前欧盟曾多次表示,在英国正式向欧盟提交“脱欧”申请前,不会与英国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如今英国已正式启动“脱欧”程序,欧盟接下来如何回应备受关注。

  舆论认为,在欧盟将于4月举行的峰会上,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将讨论如何与英国进行谈判,并最终给出欧方的“脱欧”图景。

  诸多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欧盟已经开始对一体化进程进行反思,但不会允许英国轻松“脱欧”,以免其他成员国效仿,导致欧盟崩溃。英国和欧盟在移民、关税和“分手费”等方面的谈判面临诸多挑战。

  今年1月,特雷莎•梅在宣布英方“脱欧”方案时表示,英国不会留在欧洲共同市场,但会寻求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以“最大限度进入共同市场”。她还誓言拿回边境控制权,限制进入英国的欧洲移民人数。而欧盟此前曾多次强调,英国如果要获得欧洲共同市场商品与服务的完全准入,就必须接受欧盟公民自由流动。谈判结果如何,最终取决于英欧对对方的依赖程度。

  关税同盟是欧盟的重要经济支柱。英国是否会退出欧盟关税同盟、退出后如何与欧盟国家达成新的关税协定,是“脱欧”谈判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分手费”问题上,英欧目前已经打起了“嘴仗”。按欧盟内部估算,英国“脱欧”应交纳约600亿欧元,包括英国在欧盟预算中承诺的份额。欧盟机构和法国等国领导人都已强硬表态,要求英国交钱。但英国议会上院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英国在法律上没有付“分手费”的义务。

  有人担心,如果“脱欧”谈判未能达成英国预期的结果,可能会出现英国“脱欧”之后苏格兰与北爱尔兰闹“脱英”的情况。在去年英国“脱欧”公投中,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多数选民支持留在欧盟。苏格兰之前已经举行过一次独立公投,目前正在寻求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

  两年难决

  按照欧盟法律,“脱欧”程序一旦启动,必须在两年内完成谈判,如果要延长谈判时间,必须得到其他27个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而此前英国政府已表示,无意延长谈判。

  英国要在两年内从此前40多年内签署的、涉及广泛的各种协议条约中抽身,难度可想而知。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曾透露,在英国离开欧盟前,至少有两万条法律条文需要谈判修改,他预计各方无法在两年内就英国“脱欧”的所有安排达成协议。

  涉及各国利益的贸易协议必须顾全各方,因此英欧贸易谈判将尤为艰难。谈判结果还需要欧盟全体成员国及欧洲议会一致同意,一些成员国还可能举行全民公投进行表决,这都增加了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

  可以预见,英欧一方面要就史无前例、冗长复杂的“脱欧”程序、条件进行谈判;另一方面,英国又要面对“脱欧”给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等支持“留欧”的地区带来的变化,处理当地的“脱英”情绪,这令敏感复杂的谈判更显仓促。

  英国列格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修•艾略特告诉新华社记者,英欧双方预计用半年时间来确定如何谈判,真正的谈判要等到今年法德两国选举结束后才会开始,而选举结果也会影响谈判。

  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马丁•沃尔夫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英国与欧盟谈判的过程不乐观,预计两年后双方会达成临时性的贸易协定,而最终确定新的贸易关系可能需要5至7年。(记者桂涛)

  “失去”英国,欧盟民众有话说

  1957年3月25日,随着《罗马条约》的签署,欧洲人在一体化道路上迈开步伐。60年后的今天,经过9个多月的争论和酝酿,英国政府29日正式宣布启动脱离欧盟程序,英国“脱欧”将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

  “失去”英国折射出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的严峻且复杂的危机,这既考验着政治家的智慧,也影响着欧洲民众的情绪。

  对于欧盟的未来,对于英国“脱欧”后一体化的理想,欧盟人心里怎么想?新华社记者对欧盟多国普通百姓进行采访,听他们道出心里话。

  改变与收获

  “在申根区,旅行变得更方便了。去周边一些国家,你甚至都不必想着是否还要带护照。对我们匈牙利人来说,世界变大了。”37岁的保险经纪人公司经理兼合伙人盖勒说道。

  “世界变大了”,是很多欧盟人的共同感受。国家间的融合,让他们的生活早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出生国。

  在欧盟委员会下设机构工作的马可甚至说不清自己该算哪个国家人: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他们在欧盟机构任职,因此马可出生在布鲁塞尔。

  谈到一体化对欧洲和欧洲人的影响时,他说,从宏观的层面看,一体化为欧洲带来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而对他个人和家庭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带来了稳定的工作”。

  过去几十年里,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极大促进了欧盟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让民众获益良多。

  匈牙利人盖勒的感受是:“一体化对跨境服务和商品的影响,我们在全国各地都能感受到。以前许多要上关税、难以获得的服务如今都变得很平常了。”

  盖勒有不少同事在欧盟其他国家出生或长大,其所在的保险经纪公司就把法国、奥地利等地的许多保险产品引入匈牙利。“没有语言和法律等方面的障碍,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盖勒说。

  不满与忧虑

  在英国去年6月的历史性“脱欧”公投中,住在英国利物浦郊区的奥尼尔和妻子都投了“脱欧”票。他坦言“这是一次情绪化的投票”。虽然并不确知“脱欧”会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但奥尼尔觉得“值得为‘脱欧’冒一次险”。

  从奥尼尔的话中可以听出当下欧洲人的另一种心声。发展至今,一体化为民众带来的益处有目共睹,但受一系列危机,特别是近些年移民和难民潮、安全形势恶化等问题的冲击,民众的情绪渐渐起了变化。

  荷兰极右翼自由党创始人维尔德斯的家乡芬洛小城人口约有10万,其中以摩洛哥裔、土耳其裔、意大利裔为主的移民就有近万人,近几年又接收了不少难民。

  修车厂老板约抱怨说,政客迎来难民就撒手不管,同时缺乏应对移民的完整考虑,“荷兰本土文化面临丧失的风险”。

  住在奥地利小城埃弗丁的退休测量工程师卡尔多年来一直投票支持右翼民粹政党自由党,他非常认同自由党“奥地利优先”的主张。

  卡尔觉得欧盟给奥地利带来很多弊端:成员国失去了自我决断的权利;欧盟在小事上制定了繁琐的规定,甚至小到黄瓜的长度、香蕉的色泽;而碰上难民这一难题时,欧盟却无所作为。

  在29岁的比利时人菲莱恰看来,欧盟民众所享有的社会福利越来越少。她指出,民粹主义的抬头、各国政策的失败、经济低迷、欧盟在预算上对成员国的约束、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等,都是导致民众对欧盟失去信任的原因。

  曾在德国联邦新闻局工作的史密斯认为,欧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政治体制也有很大不同,这些差异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走得太快了,各国发展水平的不同,客观上让许多统一制定的规划和设想在实施中出现各种问题。

  德国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德国在欧盟发展水平较为领先,目前有许多其他国家的人移民德国,这为德国经济和社会安全埋下了一定隐患。

  思考与期待

  在多重危机下,欧盟民众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忧虑情绪。但从荷兰、波兰等国一些民众的话语中看出,欧洲一体化仍是当前大部分欧洲人认可的方向。

  “我是欧洲一体化的支持者,我对欧盟的未来抱有信心。”盖勒说。他认为,欧洲需要更加紧密的融合,因为面对美国等经济大国,欧洲“不能单个国家踢球”,只能作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出现。

  “统一的共同防卫、税收政策和能源目标是值得考虑的。最好能给欧盟的官僚机构瘦身,并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盖勒说。他认为,目前欧盟内部领导力有些分散,缺少真正集中的统一领导。

  马可对欧盟的前景也较有信心。他认为,英国“脱欧”,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效仿行为,荷兰大选的结果恰恰让人吃了颗定心丸。

  民众支持一体化,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现状感到满意,他们希望看到一个更有作为的欧盟。

  在波兰媒体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75%的受访者认为,波兰应继续留在欧盟。同时,56%的受访者表示,欧盟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改变运作方式。

  令菲莱恰担忧的是,欧盟一直都被民众视为民主的样板,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此失去了信心。她认为,未来欧盟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民主赤字”。

  在马可看来,在新兴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形势下,欧盟的先发优势逐渐成为劣势,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抬头。“欧盟过去的扩大过于仓促,未来应当把重点放在内部‘深化’上,最理想的状态是少数核心国家先行的‘多速欧洲’。”

  史密斯同样认为“多速欧洲”模式可以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她说,一体化进程可以分步实施,先在发展水平领先且相近的几个国家间建立“欧洲核心社会”,通过全方位协调,建设一个样本,然后逐步向其他国家推进。

  史密斯说,人们目前普遍期望各国政府能够认真、坦诚地对待欧洲一体化遇到的问题,真正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再继续进行“令人厌烦的纸上谈兵”。
 
 

  (执笔记者:谢彬彬、何梦舒;参与记者:杨永前、潘革平、石中玉、桂涛、翟伟、刘芳、刘向、袁帅) 

   责编:张文齐)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