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重:G20日后将从应对危机的机制变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
信息来自:http://www.boaoforum.org/ · 作者: · 日期:12-09-2016

2016-09-04

“众多元首、首脑、企业家将齐聚G20杭州峰会,这对杭州来说是个难得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可以预期杭州将同这些元首、首脑和企业家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杭州无疑会给这些元首、首脑和企业家留下良好的印象,可以想见双方都愿把这种联系延续下去,因此这次峰会对于杭州是一个机会。”G20杭州峰会召开前夕,在位于北京国贸三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的一间办公室,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外交部原副部长、前驻美大使周文重与《北京青年报》记者畅谈G20峰会的前世今生以及中国在此次G20杭州峰会上将会发挥何种作用等话题。

此次杭州峰会距离G20第一次领导人峰会——2008年华盛顿峰会已有8年之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G20仅不定期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国际金融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交换看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倡议下,G20提升为领导人峰会。周文重是G20机制变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之一。

2005年至2010年,周文重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其间于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深化并向欧洲蔓延,美国总统小布什提议在华盛顿召开世界金融峰会,美方希望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能出席上述峰会,希望中方尽快答复。当时美方和中国之间的“沟通人”正是周文重,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在中方的支持下,特别是胡锦涛主席同意参会,促成了G20于2008年11月升格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G20领导人金融和经济峰会,并在其“铺垫”下于2009年9月在G20匹兹堡峰会上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现在,周文重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这位G20昔日的亲历者,仍旧忙碌在中国对外交往的前沿。

亲历:小布什力邀胡锦涛主席参加华盛顿峰会“没有中国参与,无法解决问

2008年华盛顿峰会、2009年匹兹堡峰会是周文重在出任中国驻美大使期间亲历的两次G20峰会,也是他在《出使美国》一书中提及的自己在美国12段外交亲历中最重要的一段往事。

那么,2008年G20机制是怎样从一个财长和央行行长级会议升格为领导人峰会?周文重表示,他在自己的《出使美国》一书中曾写到:“2008年10月11日(周六)上午,我在赴马里兰州黑山公园参加驻美使馆首届金秋运动会的路上,接到美国财政部执行秘书长泰娅•史密斯紧急打来的电话。史密斯告诉我:10月10日晚,应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要求,王岐山副总理与鲍尔森通了电话,就当前金融形势交换了意见。当前,世界金融形势十分严峻,危机还在恶化。布什总统提议在华盛顿召开世界金融峰会,共同研究如何应对当前的危机,该会议最快将于下周举行。美方认为,没有中国的参与,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美方希望胡锦涛主席能出席上述峰会,希望中方尽快答复。国内很快回复赞成召开世界金融峰会。”

经事先商定,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评估国际社会应对危机取得的进展;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探讨加强金融监管,推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等。

8年后,周文重谈及为何当时小布什力邀中国参加2008年华盛顿峰会,他表示:“G20这个机制1999年就有,只不过是个不定期的、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的平台。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欧美矛盾非常尖锐,欧洲人认为危机的发生是因为美国放松金融监管,过度借贷消费,造成次贷危机,使得欧洲国家受到很大的损失,要求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在此背景下,小布什提出将G20升格为领导人峰会并邀请胡主席参加,也是想借助中国的力量。而从中国的角度来讲,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关键在于让新兴经济体参与进去,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当然要参与。我想2008年11月的华盛顿20国领导人金融峰会对我们中国来说是一个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机会。”

当年,此次峰会并未能按美国设想于10月18日召开,因为欧洲方面答复延迟,峰会推到了11月15日方才召开。峰会召开后,2008年11月16日中午,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刘永清离开华盛顿前往哥斯达黎加访问。周文重在书中写道,胡锦涛主席在华盛顿前后逗留不到48小时,但这48小时却是拨正世界经济金融船头的48小时。

周文重亲历的第二次峰会是2009年9月24日至25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主办的第三届G20峰会。当时,执掌美国白宫以来力推革新政策的奥巴马政府,很需要通过主办一次G20峰会向世界展现其对内对外的新政。

在书中,周文重这样描述这次峰会:奥巴马选择匹兹堡有其良苦用心。2009年9月8日,他在前瞻G20匹兹堡峰会的声明中说,匹兹堡在创造新就业和新工业方面是向21世纪经济转型的良好范例,它为我们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匹兹堡是美“锈蚀带”的一个典型的转型城市。奥巴马选择匹兹堡作为第三届G20峰会的会址也许还想提醒世界,那些出口大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美国传统产业就业流失的基础上的。选择匹兹堡作为会址无形中为美方在会上大打“经济再平衡”牌埋下了伏笔。

日后在回忆时,周文重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当时中国在峰会上的发言被一致认为是平和、理性的声音,对于无缝式的第一、二、三次峰会能够形成共识、达成一致,中国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对话:“G20日后将从应对危机的机制变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

美欧之间曾分歧严重

北青报:2008年,在当时短短的1个月时间里,您是如何促成胡锦涛主席答应美方、赴美参加华盛顿峰会的?

周文重:这不能说是我促成的,这是国内从全局和全球角度考虑,并从维护中国利益角度决策的。布什的邀请,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因为G20从财长和央行行长的不定期机制升格为元首、首脑峰会,当然就很不一样了。对中国来讲,G20这个平台还是很重要的。

北青报:您亲历的2008年华盛顿峰会、2009匹兹堡峰会两次G20峰会,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细节?

周文重:当时峰会主要是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同时欧美矛盾日益激化。美国对经济采取了很多刺激措施,美国预算赤字2009年比2008年赤字增长了一倍,2008年赤字只有4000多亿,2009年竟增加到1万多亿,2010年仍是1万多亿,美国用大量财政赤字在刺激经济。欧洲对于这种方法是不赞成的。欧洲在2008年华盛顿峰会时就提出对国际金融秩序进行改革,欧洲提出了“百日金融维新”计划,但是美国不予理睬。美欧双方的分歧很深。2008年,胡主席在峰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指出,有关国家(美国)的宏观金融政策有问题,加上过度借贷消费和金融监管缺失,造成了严重的危机。另一方面胡主席也强调各国要协调行动,共度危机。当时中国的声音被一致认为是平和、理性的。对于无缝式的第一、二、三次峰会形成共识、达成一致,中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北青报:G20领导人峰会到底是怎么开会?气氛如何?

周文重:G20峰会历来日程紧张,会期紧凑。G20自转变为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以来,会上达成共识是为主,当然也会有分歧。基辛格最近写了《世界秩序》一书,他在书中谈到,过去其他国家、地区对美国主导的秩序不满,但不出声,现在时代变了,这些国家、地区开始公开地对美国主导的秩序提出异议,而且认为需要修改。对此美国的态度十分抵触。基辛格看到了美国的问题所在。金融危机始作俑者是美国,当时英国首相布朗甚至提出应有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就是为什么美欧矛盾当时比较严重。回过头来看,G20峰会对当时的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

“G20日后将从应对危机的机制变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

北青报:此次杭州峰会,您关注什么?

周文重:这次峰会4个主题词创新、活力、联动、包容说得很清楚,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需求不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解决保持经济增长的问题,首先就是强调创新,通过创新带动增长,而且是有活力的增长,这就需要大家加强合作,也就是“联动”,这跟我们说的互联互通是一个意思。我看我们提出并正在做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和G20杭州峰会的主题“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紧密呼应。

此前中方作为东道国为筹备杭州峰会成立了8个工作组,G20协调人也多次开会,财长、央行行长今年已三次开会。G20贸易部长不久前首次在上海开会。现在环境问题也很突出,G20现还没有环境部长会,现在已有声音希望增加环境部长会议,我想这个问题届时也会被讨论吧。

北青报:G20此前是一个应对危机的机制,如果日后危机解除了,这个机制会走向何方?

周文重:今后G20将从应对危机机制变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你看第四次多伦多峰会的主题中还有复苏这个词,第五次韩国峰会就是聚焦全球金融改革、汇率了。杭州峰会提出的四个主题词,反映了当下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内容。创新是增长的源泉,活力是增长的方式,此外增长必须联动和包容,也就是惠及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北青报:APEC、G20、博鳌亚洲论坛这些平台有何不同?

周文重:G20是高级别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是领导人峰会。而博鳌亚洲论坛是非官方、民间组织,论坛有理事会,理事长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副理事长是中国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理事包括马来西亚前总理、法国前总理、美国前财长等,会员主要以企业为主体。APEC主要关注亚太地区,不仅聚焦经济议题,也关注政治安全议题。

走向“临界点”这个观点,可能是看中美关系消极面看得太多了

北青报:如何看待美、欧等国家“去全球化”的声音?

周文重:任何国家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经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是合作共赢。全球化浪潮给发达国家带来不少冲击,以美国为例,一方面美从世界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很大好处,另一方面全球化也造成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特朗普在竞选中鼓吹去全球化,就是迎合美蓝领和白领中对全球化的不满情绪。实际上去全球化只会给美国带来负面影响。美有些政客是利用选民对美经济停滞的不满情绪,出于选举需要,在打去全球化的牌。不管谁当选,都不可能去全球化。

北青报:有分析称中美关系已经走到“临界点”?

周文重:从我们来看,中美关系虽然有分歧,有些分歧还是很深刻的分歧,但是中美也有许多共同利益。这是双方关系保持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好处。双方应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致力于构筑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的关系,当然真正做到这点不容易。美国人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要学会分享,要接受共赢,美国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接受这些东西,双方摩擦就会少得多。中美建交以来,双方分歧一直存在,但双方共同利益也在不断增加。我认为,蓝普顿说中美关系走向“临界点”,可能是看中美关系的消极面看得太多了!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