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信息来自:天下论文网 · 作者:王鑫 · 日期:21-03-2016

2010-3-18 

  论文摘要:本文对中国近些经济的高速增长未能促进高就业,出现了经济发展与就业和再就业的不协调发展等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进行了 剖析,认为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劳动力培训和推进城市化建设,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和就业弹性的不断攀升,扩大就 业容量,促进三次产业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2O世纪9O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 一个现象,即“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失业人口的增长给经济和 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是解决中国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问题的 关键。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十五”计划也顺利完成。但同时由此带来了就业和再就业等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 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关系,促进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 题的基本前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也一 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衡量两者关系的最常用指标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所谓就业弹性 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 的变化的百分比。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互动模式,就业弹性的强 度和方向也会有所不同。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对就业弹性不仅要看到表面数字的变化,还应分析引起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决定了就业 弹性的变化。一定数量的就业人员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成本的单位成本,所需资本比例和就业成本相对低一些,就业弹性就高。在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且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就业弹性无论对就业还是再就业都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时候。应该统筹考虑经济增长的目标和充分就业,以期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和再就业的良性互动。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就业弹性的计算其范围通常情况不是就某一企业而言。而是一个国家或 某一个地区。其计算所用的时间段应是若干年。中国在“十五”期间,即从 200l-2005年间的就业弹性如表1。

表1  中国“十五”计划期间的就业弹性系数
 
年份
就业人员(万)
GDP增长率%
就业增长率%
弹性系数
2000
72085
 
 
 
2001
73025
8.3
1.30
0.16
2002
73740
9.1
0.98
0.11
2003
74432
10.0
0.94
0.09
2004
75200
10.1
1.03
0.10
2005
75825
9.9
0.83
0.0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2000-2005) 

  从表 1中可以看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经 济增长整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就业增长率却基本呈下降趋势。就业弹性基本呈下滑趋 势。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 过程中。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虽然总 就业人员在逐年增多,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徘徊不 前,失业问题形势严峻。就业容量亟待扩大。

  二 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员积极参与到三次产业中提供了契机,进一步挖 掘了产业内部潜在的就业岗位,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扩 大了就业容量,但三次产业 对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呈现较大的差异性,见表 2和表 3。

表2:“十五”期间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与就业增长率的关系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从业人数/万
就业增长率%
从业人数/万
就业增长率%
从业人数/万
就业增长率%
2000
36043
 
16219
 
19823
 
2001
36513
1.30
16284
0.40
20228
2.04
2002
36870
0.98
15780
-3.10
21090
4.25
20003
36540
-0.88
16077
1.88
21809
3.41
2004
35269
-3.49
16920
5.24
23011
5.51
2005
33363
-5.40
17440
3.07
25022
8.74
 
表3:“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关系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2001
2.8
0.46
8.7
0.05
7.4
0.28
2002
2.9
0.34
9.9
-0.31
7.3
0.58
2003
2.5
-0.35
12.5
0.15
6.7
0.51
2004
6.3
-0.55
11.1
0.47
8.3
0.66
2005
5.2
-1.04
11.4
0.27
9.6
0.91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2001--2005年《国家统计鉴年》

  (1)不同产业类型的发展差异。在整个“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就业率的增减 还是弹性系数的变化,就业容量都发生较大的差 异。首先从第一产业来看,虽然其保持了平均 3.9%的增长,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下降,剩余人员增多,不能再吸纳就业人。就业增长率从 2001年的 1.3%下降为2005年的约 -5.4%,就业人员总的趋势是急剧减少,相应的第一产业 的就业弹性系数也从 O.46下降到到“十五”末的 -1.04。产生负就业弹性,出现“就业紧缩”这一 现象(经济持续增长、总人口增加情况下就业 总规模减少的现象称为“就业紧缩”),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其次,从第二产业来看,其发 展速度最快,但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系数较低,只 有约 0.27,也就是说 GDP增长 1%,劳动力只增 长O.27%。从第三产业发展来看,其发展最快,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从 2001年的8.7%增加到“十五”计划末的l1.1%。 第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虽不如第 二产业,但其弹性系数从 2001年的 0.28达到 2005年的约0.9l,就业容量不断扩大。

  (2)就业成本的差异。第三产业 是劳动力密集行业。就业弹性系数大。但是由于规模太小,吸纳的劳动力太少。从对劳动力的边界需求看。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要多。按 2003年的现价来计算,第二产业的 1亿元产值所需的劳动力是2 630人,第三产业 1亿元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是 5 000多人,第三产业需要的劳动力亿元产值是第二产业的两倍多。从边际产值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简而言之,如果第二产业增加亿元产值,需要增加的劳动力数 量,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要多得多。第二产业的1亿元边际产值对劳动力需求在2003年是391人,而第三产业高达2000多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 5倍 J。因此,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依靠第三产业的增长就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大幅缓解就业压力。

  三 政策建议 

  当前就业问题已经关系到中国改革和稳定的全局性问题 ,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必须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是提高就业容量的关键。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它在整个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首先,在整个“十五”期间,第三产业无论就业增长率还是其弹性系数都逐年显著提高,就业容基不断扩大,但自身的比重较小成为 制约着其在整个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因素;其次,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调整需求结构,这主 要表现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严 重,投资比例过大,消费比重太低,第三产业作为 为居民及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 居民消费需求动力不足已成为第三产业不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 因。拉动消费需求就需要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 入居民的收入,因此逐步调整收入 分配政策,较快地提高城乡中低收人阶层的收入, 变“葫芦型”消费结构为“橄榄型”消费结构,这是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着力点。 

  (2)保持第二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产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尽管近 年来其就业增长率较之第三产业增长较慢,就业 弹性有下降的的趋势.但第二产业不仅为第三、第 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支撑点和源动力,而且同时其自身就业弹性仍有很大的回升空间。 

  (3)加快城市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城镇和农村的有序转移也是扩大就业容量的有效途 径。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大中城市中的一些 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急剧增加,竞 争优势逐步丧失,应该加快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以带动小城镇、乡镇企业和农村的协调发展,缓解 第一产业由于“就业萎缩”而导致的大量未就业 人员,同时也缓和农村过多的富裕人员进入城市 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次产业的平衡协 调发展。 

  (4)加强教育培训事业,提高劳 动者能力和素质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相对提高,必须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素质。目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张就业容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下岗 职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难以适应从事 第三产业的要求。第三产业是在第一、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的基础上才能快速发展起来并为现代产业和人们提 供服务的。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培训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5)加强城市化建设。城市化过程的实质就是就业劳动力的城市化或劳动力的非农化。城市化对于扩大就业总量和城市就 业是有利的。从中国1978~1997年的历史纪录看,城市化 水平由17.9%提高到29.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4.04%,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2.55%。显而易见,城镇从业人员的增长比农业从业人员的增长快得多。
 
 

  参考文献:

  [1]赵晓,王红茹等.中国经济高增长为何带 不来高就业 [J].中国经济周刊,2005,(5): 

  [2]梁优彩.为什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未能缓解就业压力 [J].前沿,2005,(1):3. 

  [3]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12.

  [4]常进雄,楼铭铭.关于中国工业部门就业潜力问 题的 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 学学报,2004(3)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