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当地市场 企业应联手进军国际免走弯路
信息来自:联合早报 · 作者:陈婧 · 日期:25-07-2016

2016-06-09

随着本地经济增长预料放缓,更多中小企业着眼于国外发展。不少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一大误区,就是将在本地经商的做法和心态照搬到国外。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何鸣杰和凯德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林明彦都认为,本地中小企业要想成功扎根国外市场,就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深入了解当地情况,也应与其他本地企业积极合作,才能少走弯路,加速发展。

人力资本新加坡(HCS)将在本月23日举办国际化论坛,探讨如何帮助中小企业通过国际化加快发展。何鸣杰与林明彦将参与“预备国外商业拓展”专题讨论会。

林明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一些公司无法顺利开拓新市场,是因为他们过度依赖在本地经商的经验,而没有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情况。“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城市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和文化,顺应当地情况和消费者喜好是成功的一大要素。”

他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市场,公司应派遣优秀员工到当地勘察情况,并打造强大的在地队伍。凯德集团目前共有100名派驻在外的本地员工,新加坡总部也有超过200名员工拥有国外工作经验,“这些人组成了我们持续发展与扩张的一个重要核心。”

以凯德集团在中国的发展为例,林明彦指出集团22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时,正是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迈向自由经济的转型期,文化和法规都发生很大变化。集团通过定期与当地政府和商界互动,了解市场机遇,并通过打造优质住宅项目和综合发展项目来开拓新市场,目前已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国外房地产发展商。

何鸣杰指出,工商联合总会每年平均举办40次国外考察,带领本地企业到区域其他市场,甚至是地球另一端的国家考察当地情况。工商联合总会定期举办针对不同市场的讲座和工作坊,帮助中小企业以最低的成本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和法规等情况。

搭乘大企业“顺风车”

减少单打独斗风险与成本

他补充,中小企业在国外发展时不仅要熟悉当地情况,也要学会携手合作。“一些新加坡企业到了国外,还是只与其他在当地发展的本地企业竞争。我认为本地企业与其互为对手,不如联手发展,更能共同把握住国外商机。”

何鸣杰说,中小企业不仅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搭乘早一步迈出国门的大企业“顺风车”,减少单打独斗的风险与成本。不少本地食品厂商与零售品牌,都在凯德集团的国外商场里设立分店,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