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场经济的利与弊
信息来自:博文网 · 作者: · 日期:06-02-2017

 

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是一个进行贸易活动的自由市场体系,它只受供求关系的支配,并且通过竞争保持正常运转。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形成的关系将最终决定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和市场的健康程度。如果需求旺盛,而且供给充足,那么市场就是健康的。当大多数消费者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商品,而且商家也能生产、销售更多商品时,财富就被创造出来,并在整个社会进行分配,最终社会各阶层都会受益。在经济繁荣的时代,企业往往需要更多劳动力,从而会带动就业率上升;而由于财富的增长,政府也可以通过各种税收来筹集资金,开展各项有利于穷人的公益计划。

如果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市场遭受冲击,比如股市崩盘或者房市衰退,需求就会减少。需求的减少会使财富随之减少,就业率降低,而最终受影响最严重的还是贫困阶层。在本质上,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非常类似,是资本主义制度最为残酷的一面。经营不善的公司(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负担的公司)将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自生自灭。而那些能在经济衰退中生存下来的公司,将最终证明它们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价值。

这就是市场的自我调节。经济衰退会剥离不良资产(如设计有缺陷的证券或者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而最终存活下来的精英则完全有能力重建市场。当经济衰退结束后,市场又会开始新一轮的自我调节。

因此,资本主义鼓励市场竞争也在情理之中。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被称为资本主义理论之父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阐述了资本主义是如何从根本上保护社会成员的。当供过于求时,企业就会争相向消费者开出最低价格,而后者则会从这场竞争中获利[资料来源:斯密(Smith)]。

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促使企业不择手段地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会试图实现垄断——独自控制某种商品或服务——这么一来,决定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就不再是市场需求而是那些垄断企业;把工资确定在劳动力所能接受的最低水平;仅在需要吸引客户群时才会采取安全监管和品质管理等保护消费者的措施。资本主义经常被指责为一种缺乏道德准则的制度,就是因为它提倡的是个人至上的利己主义[资料来源:格雷德(Greider)]。

斯密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有防止弊端的制衡机制。比如,较高的工资意味着劳动者可以更好地养活自己。用斯密的话说就是“足够的生存资料可以增强劳动者的体力”[资料来源:斯密]。因此,如果一个公司的工资水平高于平均工资水平,那么它的劳动者就有更强的劳动能力,从而提高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当斯密的资本主义理论在美国建国初期付诸实践时,这些内在制衡机制的作用有时并不明显。于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强制的制衡措施,以抵消无限制的自由竞争产生的消极影响。这样就出现了强制制衡措施与自由竞争共存的自由市场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