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诊器:雷奈克发明的“医者之笛”
信息来自:健康报 · 作者:医史学家 傅维康 · 日期:20-02-2017

2016-03-25

1816年,法国雷奈克医生进行临床诊治过程中,在世界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发明并创制了听诊器。

雷奈克于1781年出生于法国坎普一普通家庭,14岁起开始跟叔父学医,1801年到巴黎继续学医,23岁即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30岁时在法国已是小有名气的医生、病理学者和教师。

在发明听诊器之前,雷奈克对胸膜与心肺疾病的听诊,是用耳朵直接紧贴于患者的胸部来进行的。这种直接听诊法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曾应用过。1816年,雷奈克的病房住进了一位女患者,他怀疑这位贵妇患的是心脏病,但碍于身份不便用直接听诊法来诊断。

之后的某一天,雷奈克在路上步行时,看到儿童们正在玩一种游戏:一个儿童用别针在木头的一端划动,另一个儿童将耳朵紧贴于木头另一端听声音。他从这个游戏中得到启发,迅速走到医院病房内找了一本硬纸封面的薄书卷成圆筒状,把圆筒一端放置于患者的心脏部位,把另一端紧贴于自己的耳朵。结果使他大为惊奇——听到的声响竟比以往直接听诊更为清晰!这个发明就是最早听诊器的雏形。

雷奈克继续思考,不断实验,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听诊器。据载,这个听诊器是用洋杉木制成的圆形空心直管,长30厘米,圆管直径3厘米,管腔直径5毫米,中部可分为两节以便携带。当时,雷奈克把它称为“探胸器”。由于这种圆形直管状的听筒外观颇似笛子,所以有人称它为“医者之笛”。

雷奈克把所创制的“探胸器”应用于对患者的临床检查,并在积累了3年的实践经验之后,于1819年写作出版了《论间接听诊法》一书。书中除了介绍他发明的听诊器之外,还论述了他3年中应用听诊器检查肺部和心脏的临床资料。其中,有关肺部疾患如肺炎、肺结核、肺坏疽、肺气肿、肺囊肿、胸膜炎、胸腔渗液、气胸和肺水肿等,从症状、临床经过和物理检查体征都有描述,有些还包括尸体解剖发现。书中描述了肺部听诊的数种声音并分别定了专门术语,其中有的至今仍在沿用,如啰音、支气管语音、胸语音等。

雷奈克为临床治疗、研究和写作付出了巨大精力,就在他着手修订医著不久肺结核病复发。可是,他不顾病魔缠身、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的现实坚持工作,至1826年上半年终于完成了医著的修订和出版。这年的8月13日,病魔夺走了他的生命!

雷奈克虽然只活了45岁,却为医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发明的听诊器将医学诊断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如今临床检查所用的听诊器,在结构和外观上虽然与雷奈克创制的直筒状听诊器迥然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一样。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科听取胎音也还使用直筒状木质听筒。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