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顺差视角看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趋势
信息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网 · 作者: · 日期:09-01-2016

  摘 要:近 年来,以贸易顺差为主要特征的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问题引起学术界和决策层的重视。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缓外贸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本文从国际 分工发展的新特点及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新趋势来剖析贸易顺差引发的外贸不平衡发展问题。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内,我国经济将在充满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环境下发展。对此,要从互利双赢的思路来看待贸易发展问题,以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来化解贸易摩擦,以 促进全球经济在合作、竞争、创新中和谐发展。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中国外贸,不平衡发展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导致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并引发一系列现实问题,如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加剧等等。对此,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缓外贸不平衡发展带来的问题。但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我国仍是贸易顺差。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但仍存在1960.61亿美元的贸易顺差。2010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1000.9亿美元,增长44%。其中出1215677.4亿美元,增长33.2%,进口5323.5亿美元,增长57.5%,贸易顺差为353.9亿美元。5月份,我国出口值为1317.6亿美元,进口值为1122.3亿美元,贸易顺差近200亿美元,顺差又有“反弹”的趋势。这就提出一个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课题:以外贸顺差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中国贸易不平衡发展具有长期趋势吗?

  一、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的现状及成因

对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的关注源自1994年至今的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表1给出了自1994年以来我国进出口额及其差额的变动情况。
 
从表1可看出,1994年我国进口贸易额为1156.15亿美元,出口贸易额为1210.06亿美元,贸易顺差仅为53.91亿美元。而2005年,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2006年超过1700亿美元,2007年超过2600亿美元,2008年贸易顺差接近3000亿美元。可见,我国对外贸易确实存在不平衡发展问题。

由外贸顺差导致的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演变与我国特有要素禀赋优势的耦合。从世界经济格局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处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在世界经济格局及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20世纪90年 代以来,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国内产业结构日趋软化,更多的加工制造环节向国外转移。而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凭 借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劳动、资源乃至资本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以加速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发达国家的“推 力”和发展中国家的“引力”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加工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随着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利用全球生产网络合理配置资源、通过产品生产分割 将不同地区的特有优势转化为企业内部优势成为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战略,这进一步推动了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借助国际生产网络将产品价值链不断 分解,自己保留核心环节,而将非核心环节以外包的形式安排到最有利于获得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或提高产品的质量。产品内分工 的发展使国际产业转移由原来的产业结构梯度转移演化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进行不同环节的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生产加工环节都会发 生增值,承接中间加工环节的国家必然形成出口增长高于进口的现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凭借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搭建承接国际 资本和产业转移的平台,全面融入到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成为国际生产网络特定环节的重要配置地,这是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我国经济呈现典型的“外资嵌入型”特征,这可从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对我国外贸不平衡发展的贡献度得到证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1—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规模从10.6亿美元增长到6751.8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从4.8%升至约51%。其中,2008年,加工贸易顺差为2968亿美元,比2955亿美元的总体贸易顺差还高13亿 美元。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在总体上还将加快部分先进制造业产能向我国转移的进程。我国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公共服务等方面具备较大优 势,先进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首选仍是中国。外资企业将我国作为先进制造业加工基地和“出口平台”,已经并将进一步放大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

从更宽的视野看,外资的大量流入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 农领域,形成庞大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及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更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人口众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使我国产业高度多样化,其中很多产业具备 国际竞争力。由我国巨大的制造能力创造的产品,国内需求肯定消化不了,需要国际市场消化。国际市场对成本低廉的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存在巨大需求,这也构成我 国贸易不平衡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我国对外贸易具有不平衡发展的长期趋势

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将长期存在。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具有不平衡发展的长期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和重组具有长期趋势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国际上先后经历了三轮产业转移:一是80年代末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国际产业转移。二是90年 代中期以来,世界先进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三是以服务外包、高端制造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世界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形式变迁的 背后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国际分工基础和模式的变化。跨国公司出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和降低产品成本的需要,保留研发、营销、品牌等核心环节,将非 核心环节外包出去,导致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可以看出,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和重组的格局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跨国公司受利益驱动的理性选择。只 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停止,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和重组的格局就不会改变。尽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总有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特别是受全球经济危机 的影响,不少国家尤其是受危机影响较大的发达国家在口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实际中却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但这些贸易保护措施改变不了当今经 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总体趋势。因为从长期看,贸易保护与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全球化趋势相违背,不符合跨国公司整合全球要素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将推动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全球产业转移

后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为适应经济周期变化、推动经济走向复苏的需要,其发展战 略的调整必将带动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全球产业转移。从新一轮世界经济周期角度看,更大规模的全球产业转移也具有长期趋势。虽然对本轮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理 论界存在不同的解释,但可以认为,这轮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周期作用的必然结果。1946年,当美国依靠创新,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后,与计算机相关的晶体管、集成电路、机械、机床、航天等产业也迅速崛起,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期,并带领世界经济进入第四波增长的长周期。但到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进入成熟阶段,缺乏成本优势的美国在计算机硬件等领域竞争力下降,经济增速下滑。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角度看,事实上,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本该进入衰退阶段,但由于美国于1992年起开始实施超级计算机计划,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的超常规增长,再加上上世纪90年代末美联储反周期货币政策的推出、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分工、国际资本的跨国快速流动及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等因素,将危机推迟到2008年才全面爆发。

从经济周期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处于两次产业革命间歇期的美国经济经历增长减速甚 至萧条的阶段正是技术创新周期性变化的反映。这种变化是产业及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变化,是涉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及自身发展模式变化等方面的全方 位调整。要使美国和世界经济重新走向繁荣,新一轮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是根本之道。无论是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出台的新能源战略,还是欧盟和日本的低碳经 济转型战略,其实质都是试图发动一场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这表明全球金融危机后必然会由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来引发新一轮经济复苏、繁荣 的长周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始必将带来更大规模的全球产业转移,加快发达国家传统资本甚至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 这又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对已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中国而言,在大量产品进入成本竞争的时代,可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抓住 新机遇,大力承接发达国家让出的产业空间,发展开放型经济。因此,在新一轮世界经济周期内,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必然具有长期趋势。

(三)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具有长期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 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步入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轨道,而以中国等为代表的多数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阶段。与西方发 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才刚刚起步。尽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存在较强的技术、知识等溢出效应和强大的学习模仿能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与 发达国家相比可能会有所缩短,但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我国正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进程,期间存在更多更为特殊的困难。在诸多约束和特 殊困难之下,我国选择开放型经济战略,凭借劳动力禀赋优势、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区位优势,通过吸引外资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大力发 展加工贸易,成为国际生产网络的重要价值增值环节,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的重要配置地,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推进工业化进程。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及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表明,要完成工业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基本情况决定我国应以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现有地位和角色为基础,继续发 挥比较优势,积极利用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城市化、工业化的长期发展。

(四)我国现阶段的比较优势具有长期持续性

在国际分工深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新形势下,高新技术、资本与低成本劳动力的结合 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我国是具有大量且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在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进程中,以其特有的低成本劳动力要 素禀赋优势,吸引国外生产要素向国内集聚。虽然受经济增长、外资流入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劳动力成本呈上升趋势,但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亚洲整体 水平相比,还是与生产率提高的幅度相比,国内劳动力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成本优势会长期持续下去,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到证明。 第一,在人口年龄构成上,我国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2007年,老年人口抚育比为11.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少儿抚育比为28.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按照专家预测,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将会一直延续到2030年。 第二,我国虽然近几十年劳动力大规模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但劳动力很难在短期内得以完全释放,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农业中的就业结构仍滞后于产业 结构。因此,未来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比较优势仍将体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制造环节上。我们要发挥比较优势,以现实的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发 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制度环境的改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及中间投入品产业链的延长、交 易成本的下降和本土企业自主创新、配套创新能力的增强,我国对国际先进要素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外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还会继续发展,外贸顺差形式的贸易 不平衡发展趋势仍会持续下去。

  三、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和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 下,以其特有的劳动要素禀赋优势融入其中的必然结果,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行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使然。我们应从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和全球化演进 的新趋势出发,从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角度,理性看待和研究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趋势问题。不可否认,我国外贸不平衡发展的确也带来流动 性过剩、经济外部风险加剧及贸易摩擦日益频繁等问题。我们不提倡为平衡而平衡的外贸发展思路,而要以互利双赢的思路来看待贸易平衡问题,以产业结构、经济 结构的调整来化解贸易摩擦,以促进全球经济在合作、竞争、创新中和谐发展。
 
来源:-录入    《经济纵横》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