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信息来自:全球政务网 · 作者:傅利利 · 日期:08-06-2017

2016-03-08

摘要: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从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入手,结合国际相关经验,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发现造成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促进经济结构均衡发展的治理对策:内需驱动、创新驱动、协调驱动。

关键词:经济结构失衡,现状,创新驱动,治理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然而体制机制障碍问题仍旧存在。经济结构的短期失衡是市场进行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表现,长期失衡的根源则是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良性互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对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与治理对策,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分析

(一)储蓄率与消费率一高一低,长期处于不均衡状态

我国是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2014年人均居民储蓄已经超过3万元。同时我国也是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居民储蓄率已超过50%,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9.7%。我国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展开研究。主流的观点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习俗差异所导致,即西方文化鼓励消费,东方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崇尚节俭、偏爱储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也曾经是高储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撑。然而,近年来日本储蓄率逐年下降,由1975年23.1%的最高储蓄率纪录,下降至2014年的-1.3%。也有一些亚洲部分国家有着类似的文化基础,但储蓄率一直趋于正常,这一系列现象却无法用此观点进行解决。与我国高储蓄率相对的,则是消费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纵向比较,从消费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来看,“短板效应”日益凸显。据统计信息网显示,2000—2014年间,我国消费需求率由65.1%下降至51.2%。尤其是2006年,出现了47.7%的历史最低点。横向比较,东亚国家的消费率也相对较低,但均高于我国。如日本、韩国的消费率保持在58%~63%之间;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消费率保持在56%~59%之间。东亚部分国家与我国同样选择了出口拉动型经济发展道路,但我国储蓄率与消费率却长期处于不均衡状态。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资源容量超限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资源占有量更是偏低。如石油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1%。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6%,79%的铜矿石、90%的铬铁矿石依靠进口。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产业结构使生态环境资源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第一,我国资源使用呈现出“高消耗、低效率”。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以单位GDP能耗计算,2014年,我国每万美元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分别高出2.3倍、4.5倍、8倍,即便是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相比,也高出了2倍。第二,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已成为全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14年,化学耗氧量排放量为1382.3万吨,超过环境资源容量近90%,居全球第一;硫氧化物排放量居全球第一,是美国的2倍;目前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我国占16个;雾霾情况严重,20%的城市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第三,我国水源污染情况严重。据《2014年中国水域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七大水系受污染程度达到50%。流经城市的河流中,70%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问题,酸雨覆盖区域超过我国国土面积的三成。水域污染情况严峻,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饮用水。第四,产业结构失衡。化工、电力、石油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依旧保持高位增长,高于我国工业平均增速。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几乎占到了全社会能耗的70%。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我国环境资源容量已到承受的临界值。

(三)三大产业比例失衡,低水平重复建设与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长期并存

2014年,我国GDP增速为7.4%,创近24年来的新低,尤其是三大产业比例严重失衡。其中,第二产业占比42.6%,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0~20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美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为24.6%,德国为32.9%。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差距,如印度为28.7%,俄罗斯为33.7%。我国第三产业占比48.2%,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国家,如美国为74%,俄罗斯为63.3%。另外,各大产业内部失衡情况也较为突出: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尤其是边远山区传统农业占比较大,“靠天吃饭”是其真实写照。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大而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尽管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跃居全球首位,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仍旧以加工贸易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发展缓慢,依旧以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效率不高、附加值低,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占比不足三成。

另外,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峻,造成产能过剩的现象。据冶金工业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粗钢产能接近12亿吨,表观消费量为7.37亿吨,导致过剩约4.63亿吨;煤炭产能已超过40亿吨,表观消费量约为34亿吨,导致过剩约6亿吨。与低水平行业产能过剩相对的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具体表现为缺少自主创新的国际品牌和标准、商品转化率低、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等。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科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20%,而美、日等国已达到80%。

(四)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规模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然而发展空间结构呈现不均衡的特点。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呈现逐步加剧的趋势。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西部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滞后。且近几年来,这种失衡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1980年东、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差距为1.05∶1,至2014年已扩大至1.73∶1。由此,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开放性发展,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等战略,将开拓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视野,缩小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为2.57∶1,至2014年已扩大至2.75∶1。其中2009年差距更是达到3.33∶1。据世界劳工组织公布数据,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都小于1.6。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值均保持在1.5左右,如美国、加拿大。目前全球仅有3个国家这一比值超过2,而我国就名列其中。

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以GDP为发展导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滞后成为前置性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我国长期实行“区域发展、重点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已成为经济结构失衡的前置性原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长期实行“唯GDP论”的赶超发展战略,导致储蓄、消费比例失衡。我国改革开放较晚、经济发展滞后,为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行了“唯GDP论”的赶超战略。即地方政府将GDP增量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目标,作为领导政绩的考核指标,导致投资与消费、储蓄与消费严重失衡,生态环境污染严峻。如在工业发展进程中,以高储蓄、高投资作为原始积累,走投资导向型发展之路。二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势必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21世纪以来我国为促进经济增量的持续上升,相继采取了多个非均衡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尽管这些战略突出了重点发展区域,在一段时期内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驱动力,但从长远来看却导致区域经济结构性失衡。从产业经济发展来看,地方政府为达成并超越GDP增量指标,将工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均超过第三产业,直到2013年这一格局才得以扭转。三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导致外需、内需结构失衡。投资、出口、消费被称为经济“三驾马车”。为促进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选择了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拉动国内生产。同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向出口行业倾斜,如税务、外贸、土地、资源等。然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受国际经济波动较大,如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外贸发展造成极大的冲击。由此,我国逐步向“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由于调整滞后,导致外需、内需结构失衡。

(二)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成为根本性原因

经验证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于调节经济结构均衡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我国长期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直至1992年才正式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不完善,成为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市场调节功能弱化,政府干预惯性较强。尽管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已有二十多年,然而政府部门依旧是投资决策的主体。目前我国项目行政审批依旧大量存在,市场调节功能无法发挥,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尤其是投资、土地、金融等资源,受长期行政性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较强,影响到供需耦合。市场资源行政配置比重较大,形成了“逆市场”的结构失调,且在政府行政干预的惯性作用下,愈加严峻。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经济结构优化的科技支撑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纵深发展,市场已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推动科研进步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如科研人力资源丰富,居全球第一;拥有“863”计划、火炬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逐年上升。但长期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导致科技资源配置行政化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尽管近年来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研资源优化配置、避免科研成果与生产脱节。然而在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如科研经费需经行政审批,机构主体无法确立;科研单位行政化,缺乏有效激励;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缺乏市场检验。始终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联动效应,影响到产业结构优化与品牌的自主创新。三是能源等要素价格受行政审批控制,经济结构优化的市场信号扭曲。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价格完全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简而言之,一切生产要素均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操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行,大部分生产要素已实现自由流动,如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然而部分生产要素依旧受行政审批的控制,导致自由流动只是一句空谈,如土地、能源等。当市场价格无法由供需关系、稀缺程度所决定,生产要素分布势必失衡,市场信号扭曲,无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三)国家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无法支撑经济结构优化成为现实性原因

当前我国相关的经济政策、制度体质建设相对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要求,成为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的现实原因。具体表现于三个方面: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体制不健全,城乡差距愈发严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我国提出了优先发展工业、城市经济的战略部署。实践证明,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势,突出重点的发展战略,确实使我国整个经济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占据一席地位。然而,长期实行城乡分治、行政性分割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市居民收入、消费能力迅速提升,享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农村居民则面临着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二是环境资源保护制度建设滞后,生态破坏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随之而来的却是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国家环境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调节与激励机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仍在持续。三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滞后,社会贫富差距大。按照国际惯例,采用基尼系数来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根据2014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统计,我国基尼系数为0.73,远超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数据说明我国收入分配体制发展滞后,改革已迫在眉睫。且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也解释了缘何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呈现出“高储蓄、低消费”的情况。

三、针对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调整方向及治理对策

(一)以扩大内需作为驱动,支撑并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

第一,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合理增长。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必须以国家统筹规划为导向,处理并把握好几大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短期目标(一年)与长期目标(五年)的关系;促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保就业与防通胀的关系。如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合理区间。当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结构转型动力不足;难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甚至加剧了失衡矛盾。当增长速度过慢,导致结构转型无法开展;将对稳定就业、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要将财政、税收、货币政策作为主要调控手段。如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出台相配套的财政扶持改革。

第二,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使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具持久力。在扩大内需时,应将消费需求作为重点内容,促进经济内部循环能力的提升。事实上,扩大最终消费,能够带动中间消费。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可从多个途径入手:一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现城镇居民的转化。壮大城市消费群体,引导消费需求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并不断提升其消费能力。同时,必须意识到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城市居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降低,更倾向于中高端型、服务支出型消费。市场供给应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推出各类组合产品与服务。二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增加居民收入。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居民增产、增收等一系列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三是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居民差距。要彻底转变我国“高储蓄、低消费”的现状,还必须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入手,才能持续释放消费增长潜力。逐步完善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体系,使所有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当前我国城镇居民基本保障制度覆盖率较高,但农村居民各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还有等于进一步提高。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健全服务体系,才能使消费需求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驱动,支撑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1世纪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在国际上达成共识。由此,必须全球视野进行谋划,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深化科教,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加快创新人才培育。我国人才培育主要依靠大学高等教育,而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国家创新人才的培育,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培育模式。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可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园内能学到基础、理论知识,又可以参加到企业实践中,着力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同时,大学专业的设置,必须以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避免盲目设立专业、扩招。二是强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市场创新体系。在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下,加强高校、科学机构与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协作;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企业自主投入、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知识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

第二,以创新为驱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依托于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我国可以此为契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自动化与机械化的有机融合。逐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原始创新的同时,推动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高度融合;走集成创新发展道路,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提升国际竞争力;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优势,以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延续传统比较优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重新塑造新的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的协同效应;突出重点,集中人力、技术要素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问题。

(三)以协调发展为驱动,支撑并开拓经济发展增长空间

第一,加快新型城镇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城乡矛盾。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已提上日程。在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同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战略部署:一是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居民的转化工作。到2020年,实现1亿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工作,让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统筹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上学、就业、医疗等社会公平机制的形成;构建政府、企业、个人间的分担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规划,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大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居民中的覆盖率,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能力;统筹解决生态与发展的和谐关系,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三是提高城市载体功能,推进创新城市建设。优化城市产业布局,让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远离城市,实现城市绿色跨越式发展,增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网络布局,营造人文、和谐城市。

第二,发挥各地优势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古以来,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布局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这种不均衡现象既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还导致经济发展原动力不足。由此,可从三大战略入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其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各地区针对其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如云南、西藏等西部省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对工业的立项要严格审批。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发展。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互动与优势互补。其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短时期内形成各区域共同发展的格局并不现实,可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开发,逐步辐射带动各区域的均衡发展。如西部地域宽广,可有步骤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先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开发某一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待其发展成熟后,再逐步辐射周边地区。其三,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关注水域环境保护,统筹陆海发展关系,保障海上运输顺畅。
 

参考文献:

[1]顾元媛,沈坤荣.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现代经济探讨,2014,(12):10-14.

[2]刘晓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突出矛盾与治理对策[J].经济纵横,2014,(8):13.

[3]任保平.结构失衡新特征背景下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13,(3):14.

[4]王富民.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及对策探析[J].商业时代,2013,(34):95-96.
 
 

作者简介:傅利利(1981-),女,浙江绍兴人,经济学博士,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

来源:《改革与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