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美国、日本、德国如何化解产能过剩
信息来自:《时事报告》  · 作者: · 日期:24-09-2014

2013-09-02

应该说,发达国家多已进入到后工业时期,在工业发展进程中都多次经历并缓解了“产能过剩”,从他们的解决方案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当前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市场调节为主 扩大内需外贸

在面对产能过剩问题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但也不排斥采取管制、税收等政府干预手段,从扩大内需、贸易输出、技术创新、产业转移等多途径输出过剩产能。

第一,坚持“市场调节机制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原则。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遇到产能过剩问题主要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政府通常发挥引导性指向性作用,少见生硬的扶植手段和过多的干预手段。欧洲的钢铁行业在面临产能过剩问题时,更多的是采用减产减员等市场行为来提振价格。日本面对需求萎缩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推行“减量经营”政策,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向,同时良好的市场机制使得去产能化的推进过程进展顺利。

第二,依靠扩大内需消化部分产能。有效扩大内需是发达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思路。20世纪50年代,日本在产能过剩危机中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低收入者购买力作为策略的核心。该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日本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1961-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0%。此外,日本劳动报酬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实现了国民经济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形成了将近1亿人口的中产阶层。

第三,依托对外贸易输出国内部分产能。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拓展海外市场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的生产能力在二战时期扩大了约50%,二战后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使得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制造业生产都是由美国进行。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以此来解决其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第四,引导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相比于其他方面,发达国家在淘汰落后、鼓励创新方面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日本针对落后产能在20世纪60-70年代采用设备注册制度、指定准入标准、淘汰落后设备、鼓励使用节能环保设备等一系列做法。美国针对21世纪初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采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升级方式。美国经济重心转向第三产业,工业经济也开始向信息经济转型,并引领了全球信息化革命,美国由此摆脱了传统产业升级的难题,化解了产能过剩。

第五,加快海外产业转移释放过剩产能。将产能向海外转移,加快国内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升级步伐是发达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手段之一。日本由于本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不断将国内产业转移,以释放过剩产能。上世纪80年代前期,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仅为3%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提高到8%左右,而2002年达到17.1%。欧盟各国也十分重视海外工厂建设,以汽车制造为例,欧洲汽车制造商持续增加新兴国家的投入,纷纷建立汽车生产基地。欧盟汽车企业的这一措施使各汽车制造商有效化解了产能过剩问题。

2.兼并重组限产保价

美国在市场需求下降时,钢铁业去产能化,钢企自觉削减产能,美国联邦政府承担了钢企不同的社会成本。日本钢企则按照工业重新布局和环境治理要求,大钢厂自主调整,小钢厂都并到大钢厂里去,与下游用户紧密联系、开展战略合作,并将一些产能转移到别国。

日本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顾问黑木启介介绍道:“新日铁成立时有25座高炉,后来通过减量重组、优化提升,关停了一大批设备,现在只有9座高炉。”他坦言,化解产能过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必须解决好员工的安置问题。新日铁的办法是对员工进行培训,所有管理层都要承担为员工推荐工作的责任。此外,关停设备后,闲置土地有效利用的问题也要解决。新日铁在八幡制铁所闲置的空地上开展了再生循环项目,为社会提供能源。“所以,我们现在更注重防患于未然,对项目的投资非常谨慎,防止出现产能过剩。”

日本在泡沫经济的时候,全国有1.2亿吨的水泥产能,现在日本只有3家大型的水泥企业,总产能不到4000万吨,但整个去产能过程中企业效益一直很好。大企业整合完成后,关掉部分工厂,减少并退出过剩产能。大企业为什么能关得起工厂?因为大企业通过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实现盈利,而且关掉的工厂只是大企业的子公司,并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也不影响债权债务等问题。而如果关的是一家一家独立的小企业,关闭一家就是关闭一个独立法人企业,企业停产倒闭了,呆坏账问题、就业问题、资源能源浪费问题就会随之出现。

3.历史上美国、日本、德国如何化解产能过剩

⑴美国历史上的产能过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经历了三次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三是21世纪初期。在前两次产能过剩中,1986~1987年和1991~1992年,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都曾下降到79%~80%,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等传统制造业。为解决工业产能过剩的危机,美国采取了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升级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工业经济也开始向信息经济转型。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工业部门的生产波动对整个经济稳定性的冲击减小,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投资增长点和工业生产增长点。在美国21世纪初的产能过剩中,2000~2002年,工业产能利用率再次跌落到81%以下。这一次过剩的产能不是出现在钢铁和汽车,而是集中于电子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这轮高新技术产业“产能过剩”,最终通过相关企业破产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得以缓解。

美国采取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做法淘汰落后产能

能效提高的过程也就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改造或退出的过程。美国提高工业领域能效的政策采取了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做法。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一)实施了提高能效的强制性政策,规定了相关产品、设备、系统如电动机、锅炉等的最低能效强制性标准。美国1980年开始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1992年开始实施自愿性节能认证“能源之星”,美国采购法以及几个总统令都规定政府必须采购“能源之星”认证产品。由于市场本身不能实现最有效率产品的销售,因此只有采用标准这一强制性措施才能确保至少效率最低的产品从市场上消失,管制和标准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提高能效的首选工具。

(二)实施了有效的财政政策,包括强制性的税收、税收减免、投资赋税优惠以及为促进能效提高建立的投资银行放贷标准,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激励企业实现对最低标准的超越。美国《2005年能源法案》对安装特定节能技术实施20亿美元税收激励。此外,为达到特定能效目标的节能自愿协议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领域。

⑵日本历史上的产能过剩

作为制造业大国,“二战”以后,日本也经历过多次周期性“产能过剩”。在1945~1985年,日本对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还是比较成功的。日本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一是“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通过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拉动经济增长。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从1946年的10%左右迅速提高到1960年的38.8%。二是20世纪60~70年代,通过启动内需来消化产能。60年代初,日本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入了“最低工资制”,扩展了社会保障计划,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等。这项政策引发了日本国内的一场消费革命,过去以出口为主的日本制造企业也开始为国内市场进行生产。消费的启动,成为消化产能的主要渠道。三是通过大规模海外投资,将国内制造业产能向海外转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对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东亚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向海外转移过剩产能。四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再次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日本政府继续选择通过扩大出口来消化产能。

日本20世纪60-70年代解决“过剩设备”的具体办法

“过剩设备”及与之相关的落后产能问题是20世纪60-70年代特别是萧条时期日本产业政策的重点,具体做法包括:

(一)设备注册制度。注册现有设备和限制生产品种,限制非注册设备使用,限制新增设备。

(二)制定准入标准。1965年日本制定新建石油化工中心企业的标准,获批企业产能的门槛是年产乙烯能力达到10万吨,此后根据30万吨以上的大规模成套设备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这一变化,很快又将该指标提高到30万吨。

(三)淘汰落后设备。1964年“纤维新法”采用了废弃两台旧设备才允许添置一台新设备的“废旧更新”原则,1967年的“特纤法”将废弃“过剩设备”、设备现代化以及企业规模适当化作为三项基本内容。1978年《特定萧条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对平电炉钢材制造业、炼铝业、合成纤维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化学肥料、棉化纤纺织业、瓦楞纸板制造业等萧条产业实施调整,共同处理过剩设备废弃、长期封存与停用、转让,其目的在于通过该法的实施使指定的工业部门停产或报废设备。

(四)政府补偿。在解决萧条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过程中,日本政府采取政府收购来报废设备的方式,即由政府与产业界合作预测未来供求,对“过剩部分”由政府出资收购报废;日本政府设立特定萧条产业信用基金,对那些按计划淘汰落后设备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采用特别折旧制度、即允许企业把一部分利润作为固定资产折旧摊入成本以降低税收负担;对淘汰设备造成的失业人员给予救济。虽然对产业发展有较多的直接干预,但是日本政府也认识到应当主要通过市场手段解决产能过剩与落后产能问题。日本官方发布的《七十年代展望》就指出,应严格抑制过分的政策干预与产业的过度保护,产业政策的应用应限定在市场失败的领域。

(3)德国利用信息技术直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德国,机械制造、精密加工、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及汽车、钢铁、交通、能源、发电等行业的生产与制造,都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由于信息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深度应用,正在推动汽车发生革命性变化。从汽车的燃油系统、控制系统、底盘系统、车载系统及汽车行驶的调度系统等都在由信息技术来实现智能化。
 
 

责任编辑:孙 爽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