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如何应对产能过剩的挑战?
信息来自:文汇报 · 作者: · 日期:27-02-2015

2012-12-23

“产能过剩”并非中国独有,巴塔耶在1949年的《消耗》一书中指出,任何增长都是有限制的,在个体的增长触及到极限后,它就不得不将原本用于增长的过剩的能量消耗掉,保持自己不致崩溃。二战后的美国和日本都经历过多次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从他们的解决方案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保持了经济系统的平衡的方法。

“马歇尔计划”:过剩产能输出

20世纪40年代,美国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这是著名的《对外援助法案》,也就是“马歇尔计划”,成为二战后美国解决过剩产能的经典案例。1948-1952年,美国给予西欧的经济援助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及时消化了美国自身的过剩产能,锁定了欧洲的后续采购方向。由于该计划把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战后的日本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日本的处理方式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如出一辙。20世纪50年代,日本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通过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拉动经济增长。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从1946年的10%左右迅速提高到1960年的38.8%。

然而,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政府继续选择通过扩大出口来消化产能。但由于此时日本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滞后,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仍然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家电、造船等传统产业方面,但日本这些产业领域的出口面临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和中国的激烈竞争,而无法取胜。其结果是产能过剩压力长期难以消化,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导致日本陷入长期通货紧缩。

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先后经历了三次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1987年),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1-1992年),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都曾下降到79%-80%,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等传统制造业。为解决工业产能过剩的危机,美国采取了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升级方式。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经济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工业经济也开始向信息经济转型。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工业部门的生产波动对整个经济稳定性的冲击减小,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投资增长点和工业生产增长点。

第三次产能过剩出现在21世纪初期(2000-2002年),工业产能利用率再次跌落到81%以下。这一次过剩的产能不是出现在钢铁和汽车,而是集中于电子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这轮高新技术产业的“产能过剩”,最终通过相关企业的破产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得以缓解。

国民收入倍增:启动内需消化产能

作为制造业大国,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通过启动内需来消化来产能。60年代初,日本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入了“最低工资制”,扩展了社会保障计划,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等。这项政策引发了日本国内的一场消费革命,过去以出口为主的日本制造企业,也开始为国内市场进行生产。消费的启动,成为消化产能的主要渠道。

海外投资:实现大规模产能转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通过大规模海外投资,将国内制造业产能向海外转移。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进入产业发展成熟阶段,面临过度竞争、生产过剩等问题,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无疑有助于过剩产能的消化并推动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日本企业加快对亚洲“四小龙”、东亚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在此过程中,日本不仅形成了母国与投资国之间垂直分工,带动本国技术和设备出口,而且通过大规模地进行海外投资,使其制造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制造业结构,形成了制造业拉动的双引擎。
 
 

[责任编辑:李贝]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王颖颖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