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ary Foot教授主讲“中国、美国与全球治理”
信息来自:国务审校 · 作者:CCPDS刘甜甜供稿 · 日期:04-01-2014

 2013-10-11

  2013年9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度主题演讲第49期(总第67期)在文科楼615举行。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前院长Rosemary Foot教授做了题为“中国、美国与全球治理”(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Global Governance)的主题演讲,国务学院潘忠岐教授主持了讲座。

   Rosemary Foot教授首先指出从全球治理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时代背景和兴趣所在。从全球治理角度研究中美关系,不仅涉及双方制定第三方议题政策时的相互关系,也与双方如何对待多元主义作为全球外交的核心规范性组成部分息息相关。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大国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角色将会发生何种走向,国际组织及其他全球治理机制又会发生何种变化,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从美国角度看,美国常自诩为全球治理的主要贡献者,因而认为中国理应遵从西方设计的全球规范。

   Rosemary Foot教授也指出,从全球治理角度研究中美关系,在学术研究方面仍存在许多挑战。第一,全球治理机制基于一系列宽泛的原则或与一些细则和行为标准相关,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遵从所有的国际安排,因而无法全面评估各国建立这些机制的潜在目的。第二,利用国际机制判断多边主义者的行为,需要判断这种多边主义是基于多个政治实体的协调,亦或普适性的规则、规范和标准。第三,当前国际社会中缺乏合规的行为,需要分清这是由于缺乏国际政权或国际规定,还是由于缺乏国内层面的制度认同或法律认同。第四,时间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Rosemary Foot教授分析了中美两国对多边主义的态度以及这些态度如何影响双方在国际组织角色中的认知。一方面,美国与国家组织或多边机构的关系是自相矛盾的。尽管美国领导建立了许多国际性安排,但美国总是选择性遵守这些安排。美国自诩为国际秩序的终极管家,因而政策制定者常常忽略一些多边协定并在需要的时候试图修订一些集体性安排。美国认为中国不应仅考虑狭隘的国家利益,要做国际秩序负责任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机制,强调国际组织的独立性,从而利用国际机制限制大国权力。Rosemary Foot教授概括说,美国和中国都想保持制定政策的独立性,美国在这方面表现尤甚。在中国看来,全球治理中的合作有利于:促进国内改革进程;巩固和平崛起的舆情基调;区别中美的行为;自身增值;灵活选择遵守国际安排。

    紧接着,Rosemary Foot教授提出了四种中美互动类型。第一种是对抗性和零和结果。举例而言,分析国际经济不平衡的原因,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而中国则希望美国整顿其财政和货币政策。第二种是对抗性但结果一致。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中美都同意达成“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意识。第三种是偶然性的利益一致。在联合国改革议题上,尽管中美对于日本和印度加入安理会意见相左,但都认为达成共识才能向前发展。最后一种类型是互补性。在维持联合国合法性方面,Rosemary Foot教授就中国行使否决权与美国绕道联合国采取行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最后,Rosemary Foot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关于上述四种关系类型,Rosemary Foot教授不否认还可能有其他类型,但这几种类型确能反映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从谈及的举例来看,这几种类型都是消极性合作。特别是从中国的角度看,随着中国国力提升,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机制对中国的要求越来越多,而制定的促进各国绝对收益的全球性安排则相对较少。Rosemary Foot教授引用时殷弘教授的话说,中国政府认为西方对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要求将会超出中国的自身能力,伤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其他利益。因此,中国有可能强化保守的发展路径,更加专注国内发展。

      讲座结束后,潘忠岐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中美自2001年以来在反恐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并不断加强合作。出席会议的敬乂嘉教授就公共物品问题和中国历届政府致力于维护世界秩序的政策理念以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组织的实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何佩群副教授谈及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合作组织如APEC和G20等,积极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之后,参加讲座的国内外学生就中美全球治理的目标、议题范围等与Rosemary Foot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互动。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