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展开历史性社福实验失业人士每月领取基本收入
信息来自:镜周刊 · 作者:刘瑞芬 · 日期:18-08-2017

2017-01-13

一个关于人性的试炼是,如果每个月我们都能固定得到一笔钱,足以支应基本生活所需,那么,人是会变得更懒惰,完全放弃工作?还是反而会认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日子变得得更开心?

北欧福利国芬兰从元旦起,展开一项历史性的社会福利实验,提供2000名失业人士一笔“基本收入”,无任何附带条件。芬兰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促进就业。事实上究竟如何呢?

芬兰这项社会福利实验,提供2000名随机挑选、年龄介于25-58岁的失业人士,每个月560欧元(约合新台币18846元)的“基本收入”,以支付基本生活所需。这笔钱将取代其他社会福利金,即使日后他们找到工作,仍可持续收到这笔款项。

实验将为时两年,负责的芬兰社会事务与卫生部表示,首要目的是促进就业,因为在目前的体系下,一旦失业者找到工作,无论是编制内或临时工,领取的救济金可能会减少,反而降低失业者寻找工作的动力。

如果实验成功,芬兰政府将研拟扩及所有芬兰成年人。

基本收入已成全球趋势

听来好得不切实际吗?事实上,近几年来,基本收入已逐渐成了世界一股新趋势。瑞士去年曾考虑引进,打算每月提供成年公民相当于2500美元(约合台币79480元)的保证收入,但瑞士人公投否决了相关计画。苏格兰今年稍后也将在法夫郡(Fife)和格拉斯哥两地试办。其他包括加拿大、冰岛、乌干达和巴西也正在讨论推出类似方案。

公益组织GiveDirectly已募资2200多万美元,未来几个月内,将在肯亚数百个村庄内对6000人试办基本收入方案,号称是历来最大的相关试验。

给穷人钱,恐怕不少人直觉反应,是浮起一个大问号:既然每个月固定有钱从天上掉下来,那何必找工作?在英国倡导基本收入措施的英国皇家文艺学会(Royal Society of Arts)的Anthony Painter不认同这种看法,他在2015年12月发表了一篇研究,他的论点是,“如果我们希望激励各种水平收入的人找工作,基本收入是最好的体系。”

若钱会自动到手,人会变得更懒散?会放弃工作?还是有了这额外的保障,反而会激励他们对社会做出贡献,而非消耗更多社会资源?穷人陷于窘困,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能力不足?还是其实是系统性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大哉问,恐怕需要更大规模、长期性、且方法严谨的研究。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经济学家Evelyn Forget利用一项1974-1979年间在曼尼托巴省多芬市(Dauphin)进行的最低收入实验资料(该实验因政府换人,资金枯竭因而中途喊停),拿来和加拿大全国医疗保险的资料相比较,发现参加试验的市民因受伤或意外就医次数更少,接触医生或心理医生的机率也更低。

“这些结果似乎显示,若在社会中广泛实施保证年度收入措施,可能可以改善医疗和社会处境,”Evelyn Forget在她的研究报告中下了如此结论。

2014年世界银行一项分析也发现,平均来说,全球的穷人并没有把给他们的钱用在买醉或香烟上,而是用在购买家用品、孩子学费与医疗上。数据显示,给穷人金钱,确实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
 

从图表可清楚看到,美国超过九成以上的人,近40年来收入成长几乎停滞,金字塔顶层1%的人收入却一飞冲天,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很多历史性因素让基本收入方案变得十分吸引人,试想美国,如今贫富差距已连续40年攀升,引发酗酒、忧郁和药物成瘾或自杀等问题。此外,机器人和电脑运算逻辑正抢走许多人的工作,白宫2016年公布了一份报告,指出自动化让美国62%的工作岗位面临风险,从客服到华尔街分析师,很多饭碗都可能被软体抢走。

英国音乐家Brian Eno也呼吁推动基本收入政策,他的理由是,一旦拥有足以支应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人们不必为了赚取生活费,而勉强接受不适合或不喜欢的工作。找到对的工作,将能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才能,也会变得更快乐、更具生产力,而且更幸福的人民所需的医疗和社会福利也更少,最后结果,是带动整体经济更繁荣。

芬兰的研究开始了,两年后,答案或许会更清晰。
 
 

参考资料:SCIENCE of US、财星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