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裁员雪球越滚越大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李治宏 · 日期:29-08-2016

2016-03-24

最近当局严厉取缔非法外劳、鼓励雇主重聘非法外劳(漂白成合法外劳)、冻结引进新外劳、外劳政策朝令夕改,令外劳相关课题成为国内的热门话题。

另一边厢,国内裁员的消息也此起彼落。尤其是制造业、石油与天然气领域,更是裁员的“重灾区”。

人力资源部的记录显示,2015年是过去5年,即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裁员人数最高的一年,人数达3万8499人。

而今年不到3个月,已有6534名员工被裁退,占去年裁员人数3万8499人的17%,或逾六分之一。

这和邻国新加坡的情况非常相似。自2010年起,新加坡裁员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去年裁员人数更比前年激增20%,遭裁退的员工人数,同样创下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的新高。

过去3年,我国制造业是裁员最严重的领域,2013年裁退2万5852人、2014年1万7386人,以及2015年9203人。

金融业裁员最多

但很多人也许没留意到,金融领域裁员人数的增幅才最显著。

去年,金融与保险领域共有多达1万7628人被裁退,反观2013年及2014年分别只有462人及122人遭遣散。

去年多家本地主要银行集团,以及多家主要外资银行相继裁员,或推行自愿解雇计划,是金融领域裁员人数突然大增的主因。

今年也许不会重复这股态势,但制造业及石油与天然气领域的裁员风潮,恐怕仍方兴未艾。

最新宣布裁员的是英美烟草,这家国内主要烟草公司因为关闭大马的厂房,宣布裁退230名员工。

虽然一些财经分析员认为,这只是一个独立个案,不能反映整体经济实况,但一个接一个案例的累积,加起来就是一个可观的数目。

讽刺的是,就在许多国人因为裁员而暂时失业的同时,却有许多非法外劳等待漂白成为合法外劳,填补本地人不愿从事的工作空缺。

冲击就业消费市场

其实不仅是制造业、石油与天然气及金融领域,其他一些领域也正在发生零星的裁员案例,或酝酿着这么做。

近期一些网络媒体基于各种原因陆续关门大吉,也相继有不少员工失业,虽然人数并不多,与上述领域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制造业裁员,主因是配合行业结构的调整、外资制造厂如电子与电气厂商外国母公司的收购与合并活动而缩小本地营运规模,或撤厂。

石油与天然气领域裁员,则主要受到国际油价大跌的拖累,包括国家石油公司、蚬壳在内的大型油气公司,相继传出裁员的消息。

但我们不能让各行业因为种种因素,包括整体经济放缓、个别行业内的不利因素等而被迫裁员,成为一股越滚越大的雪球效应,否则将严重影响就业市场及消费者的信心,进而打击原已放缓的整体经济景气。

试想想,当越来越多人担心失业,尤其是家中经济支柱失去收入,还会放心或保持像好景时一般的消费开销吗?

虽说私人领域的企业裁员,政府当局也不能做些什么,毕竟这是自由市场的游戏规则之一,但至少当局可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减缓企业裁员风潮对消费市场和经济的冲击。

由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阿都华希为首的特别经济委员会本周再提呈4项涵盖额外建议及措施,包括稳定金融市场、解决外劳问题、提高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工作,克服大学生失业及裁员问题等,固然可喜,但最重要的是执行力。

我国向来最为人诟病的一大老毛病,就是空有富丽堂皇的政策、法律与条规,但却执行不力,不是功夫不到家,就是执行者不给力。唯有彻底解决这些老问题,才能真正药到病除,重建国人对就业与消费市场的信心。

 
 
李治宏 南洋商报副新闻编辑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