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回顾展望文 全球经济多纷扰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 · 日期:29-12-2010

2010-12-27

还剩几天,就要送走2010年、迎接全新的2011年了。

在2010年,全球经济犹如坐上过山车般起伏波动,上半年受比较数据偏低、补充库存、资金充裕等利好带动,人人乐观异常,各国纷纷上修经济成长预测。不过,下半年却由巔峰滑落至谷底,各种疑难杂症一一现身,从欧债危机爆发、美国復甦欠稳、中国经济降温不等,一举扫走市场乐观情绪。

来到2011年,连串利空依然有待解决,短期世界经济復甦难断。然而,专家们都看好,在6月以后,全球可望翻身,摆脱沉痾,继续向前衝刺。面对各项悲观说法,此番正面言论像是隧道尽头的明灯,让人们拥有咬紧牙关等待曙光的勇气。

即將告別2010年之际,“勇气”会是生存的关键。《星洲財经》即日起推出“2010/11回顾展望”系列,协助各位调整心態,整理出2010年的凌乱,昂首阔步走向2011年。

匯率战蠢蠢欲动

联储局连续18个月维持0至0.25%低利率情况下,11月初再实施第二轮量化宽鬆(Quantitative Easing 2,QE2),以邻为壑的货幣政策捲土重来,是匯率战一度接近爆发的主要诱因。

不过,全球经济復甦依然不太明朗,各国在2010年即將结束之际纷纷以大局为重,暂时维持紧绷而不爆发的局面。来到2011年,匯率战的潜在风险仍高,各国政府不得不防。

联储局宣佈为市场注入6千亿美元资金以强化经济復甦力度,招致中国、德国、俄国、巴西等多方激烈批评。他们指责,美国通过加印钞票的方式刺激经济的做法將人为压低美元匯率,弱势美元恐涌入回酬较高的新兴市场,催生资產泡沫,推高大宗商品和农產品价格,助长通膨威胁。这也对经济復甦较强劲的亚太经济体构成挑战。

德意志银行研究主管福克兹蓝道(David Folkerts-Landau)却认为,受偏高失业率衝击,美国祭出第二轮量宽势所难免,旨在克服其潜在通缩,预计此措施温和提振美国2011年经济成长2.5%。

“2010年全球经济成长4.7%,2011年预计放缓至3.9%,此措施祭出后,‘双底衰退’看来不会化为事实。”

亚洲新兴经济体(除日本外)以中国与印度为成长动力,中国料成长8.7%,印度8.1%,週边的区域国也在中印带动下適度成长。巴西与俄罗斯分別成长4.5%,欧美为高债务高赤字挣扎求存,七大工业国(G7)预测成长2.2%;欧美成长缓慢,亚洲成长在某种程度放缓自是难免。

为挽狂澜於既倒,东亚与东南亚国家中行正协商採取相关措施,保卫经济免受巨额“热钱”流入的衝击。中国贸易盈余不断扩大,不幸的围绕匯率爭执十数年的中美,是这场“匯率战”情景设想中的主战场。

自联储局表示或重启定量宽鬆货幣政策以来,美元兑一揽子货幣匯率已经贬值7%,儘管近期美元兑亚洲区域货幣微幅回升。

巴西、泰国、韩国最近实施资本管制,试图限制资金流入兼防止货幣升值。

在美国乱发货幣弥补贸易赤字的经济政策下,世界经济陷入了美国经济三高(高消费、高贸易赤字、高债务)与新兴经济体三高(高储蓄、高贸易盈余、高外匯储备)纠结的恶性循环。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经歷了三次重大失衡,这种失衡大多发生在全球化加速发展和世界经济联繫增强的时期。

首次发生在1973至78年,1971年美国出现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贸易赤字,美进入贸易赤字时期,而西欧国家积累了大量贸盈,海外美元增多,美国的黄金储备不足以兑现,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美元和黄金脱鉤,美元第一次大幅度贬值。

第二次发生在80年代中,美日贸易摩擦激烈,最终通过“广场协议”,美元兑日圆、马克大幅贬值,日本经济由此陷入长期萧条。

第三次是2002年起,美国贸易赤字迅速扩大,2004年后连续4年经常账户赤字超过国內生產总值(GDP)的5%,终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上述发展至今,也形成了发达国对垒新兴国家局面。伴隨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国际货幣体系必將加速向多中心迈进,经济的多极发展將成为货幣多极发展的基础。有专家预期未来货幣格局將是美元、欧元、人民幣“三分天下”。

然而,美国仍是世界头號经济强国,美元仍是主要的储备和支付货幣,美国的经济超强地位仍將持续一段时间。

亚洲的消费將促成全球经济成长,有办法涌进中国和印度的企业將可强化成长势头。但过热经济所出现的泡沫化,乃至社会经济动荡与天灾人祸所构成的灾害,亦可能使2011年经济蒙上不明因素。

按照有关“双速”成长模式,新兴国家仍將以超出7%幅度增长,德意志银行商品研究部门全球主管路易斯表示,贵金属和农业大宗商品未来数月有望延续涨势,因为供应吃紧和美元下跌將带来需求增加。

商品比天高

隨著美国可望走出衰退,同时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中国引领亚洲经济持续扩张,大宗商品价格今年在需求成长的推动下大幅上升。

铜价一度创出歷史新高,五谷和大豆价格也受益於需求增加、贸易限制措施及收成欠佳等因素持续上涨。

中国预期2011年国內农產品价格涨幅介於5至10%。2010年最先领涨的是玉米,从3月开涨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其后是棉花、糖、蔬菜、大豆,两大主粮品种小麦、水稻涨幅也不小。

为防农產品价格飆涨造成社会动荡,中国当局2011年重点是管控价格,从而尝试消解人民面对的高通膨压力。中国高层对玉米和棉花的涨价显得最为重视,尤其玉米价格上涨也会引发其它两大主粮――水稻、小麦的价格向上波动。

根据渣打银行研究,配合新兴国经济增长,更多中產阶级导致能源与食品走高,未来,亚洲、中东、非洲与拉丁美洲之间贸易將超越发达国。

明年全球冷热不均
有人挨饿有人饱

明年將是盛宴与饥荒並存的一年。

许多大型发达经济体承诺2011年要勒坚裤带,而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则可能过热。全球经济必须经受这两股力量的考验,才能实现成长预期。

许多撙节承诺將在明年落实。葡萄牙承诺把公务员的薪资削减5%。西班牙国会通过的预算包括公共支出缩减7.9%。爱尔兰计划砍掉40亿欧元的支出。

这些预算措施促使《路透社》调查的许多分析师认为,明年欧元区经济成长速度將小幅下降到1.5%。而2010年经济原本就很疲弱,预计成长1.7%。

风险在於各地同步进行財政紧缩,恐將对经济成长带来大於预期的拖累效果。

国际货幣基金组织(IMF)估计,两年后,预算赤字相当於国內生產总值(GDP)比例若要降低1%,则经济產出將会被拖累1.5%,失业率也將升高0.33%。

再见G7
你好G20!

新兴市场增长速度远高於发达经济体已经不是甚么秘密了。国际货幣基金组织(IMF)预测,明年新兴市场增长速度为6.4%,为发达国家的近3倍。

IMF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4.2%,低於2010年的增长速度,但是远高於前两年受衰退打击的增长率。

中国、巴西和印度的强劲表现提振全球贸易,有助提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增长。

德盛环球投资集团的首席投资员乌特曼(Andreas Utermann)提到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大工业国(G7)和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共同构成的20国集团(G20)时称,“再见G7,你好G20!”

中国已经採取措施,使通膨降温但又不伤及整体经济,分析师普遍认为明年或有更多的紧缩政策出炉。

联储局则认为通缩比通膨对经济威胁更大,在近期承诺购买6千亿美元的资產以刺激经济增长。这项措施招致国內外的批评,因可能导致大量廉价资金涌入全球经济,產生通膨压力,但对於刺激美国经济或降低失业率可能起不到甚么作用。

乌特曼指出:“我们需要关注泡沫產生的跡象,在大宗商品、新兴房地產市场或长期公债领域,並且准备好迎接资本市场的持续动盪。”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