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反对增国语科节数
信息来自:东方日报 · 作者: · 日期:21-11-2009

2009/11/21
(吉隆坡 20 日讯)董总反对教育部探讨增加在华泰小的马来文科节数,直指此举违反教育原理及影响华小的教学和特征。

雪隆华校董事会联合会更指责教育部是趁著马华内讧之际,尝试在华小和泰米尔小学采纳国小马来文课程纲,改变教育媒介,落实单元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

董总今日发表文告说,华小的主要教学媒介语是华语。在国小,马来文是作为第一语文来教授,但在华小,马来文应该是以第二语文的教学法来传授。

他们建议,若教育部真要提升华小的马来文水准,就应为华小编撰以第二语文教学法为依据的马来文课本,并培训掌握第二语文教学法的华小马来文师资。

“如果不是这样做,反而是要华小马来文改用国小的课本来教学,那就违反教育原理,是南辕北辙,不但不能提升华小马来文的水准,反而会增加华小马来文教学上的困难。”

文告指出,教育部曾在一些国小的华文科使用华小的华文科课程纲要、课本和上课节数,最终遭遇失败,迫使教育部停止采用这个模式。

从未放弃“最终目标”

雪隆董联会则在一篇文告中说, 1956 年拉萨教育报告书,在第 12 条款中建议以逐步推行的方式,把各族儿童纳入一个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国民教育体系,这个“最终目标”,历届教育部长从未停止迫使华裔服从。

“回顾历史,教育部企图通过各种途径或行政措施,以实现‘最终目标’的事件,可说罄竹难书,大家记忆较为深刻者,信手拈来,就有国中改制、拒办独大、 3M 计划、茅草行动、宏愿学校以及英化数理等等。”

文告表示, 由此可见, 政府始终没有改变要把所有华、泰米尔文改为国小,以实现所有学校皆采用国文为主要教学媒介的“最终目标”,通过某学者鼓吹华泰米尔文学有碍国民团结,以及动议提高各源流学校国语至同一水平,只不过是两项投石问路的最新动作。

文告说,教育具提升全体国民素质的重大功能,维护教育机会平等是华社共同愿望,他们促请各政党与华团互相配合,促使政府突破狭隘的单源教育思维。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