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校定位的争议
信息来自:东方日报 · 作者:谢诗坚 · 日期:31-12-2010


究竟我们应该怎样来评估「华文中学」?这看起来是简单不过的事。比如在60年代之前,华校就是华校,英校就是英校,马来学校就是马来学校,不必争议。可是经过这50年来的考验与变化,对一个学校性质的定性已出现变化。

换句话说,在60年代之后,所谓华校已被切成两半,即一边是独立中学,另一边是国民型中学,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1953年时,林连玉成为教总主席后,他于1954年积极促成董总的成立。在这之后,这两大机构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董教总」,不过它们之间仍保持其独立性,有自身的组织。

林连玉以一介书生出面领导教总是因为他认为英殖民政府的教育政策对华校不利,起而团结华教人士反对华教的变质。

1955年的独立前的普选(1月6日),林连玉率领华教团体向联盟领导人提出废除1952年教育法令,以换取华社的支持。在场的有东姑和陈祯禄,当时联盟尚未执政。林连玉也就因之介入政治事务,为华教争取一片天。

同年6月的大选,联盟果然取得大胜,东姑出任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但大权仍握在英殖民政府手上。一方面联盟答应成立以拉萨为首的教育委员会全面检讨教育法令(即主席是敦拉萨,而委员之一的是林苍右)。

当《拉萨报告书》在1956年出炉时,经字眼斟酌将「最后目标」取消后,林连玉及华教表示满意。就这样它在1957年成为教育法令。

可是在另一方面,英殖民政府在这之前则静悄悄地引用1952年的教育法令(尚未被1957年的教育法令取代前)与少数的华文中学密商,包括槟城钟灵中学、森州振华中学及柔佛昔加末中学接受津贴成为改制中学。

正由于密谈外洩,钟灵的学生领袖在1955年致函董事会要求放弃津贴。结果「以下犯上」,有七名学生被终止学籍。事件在1956年扩大成为钟灵中学带动的全马第一个学潮(新加坡在1954年反服役而发生了学潮),有68名学生被开除,也导致1957年爆发成全国性的学潮,支援被开除的钟灵生及反对改制华中。

接受改制转换媒介语

由此可见,独立前,英殖民政府已佈署将华校收编,因为反弹力大,联盟政府在1957年的教育法令允许多元教育存在。可是在1960年初时,政府又委任时任教育部长的阿都拉曼达立领导检讨教育法令工作,委员则包括槟州首席部长王保尼。

当他在1960年8月发表《达立教育报告书》时,已是有针对性地将教育归为公立与私立,同年10月国会通过1961年的教育法令。这样一来,华校将分为国民型中学(改制中学)与私立中学,政府不再主办以华语为媒介语的公共考试,今后考试一律以国语为主,而且要在1962年正月之前作出决定。至于华文小学则一律改为国民型华小(此举未引发争议)。

林连玉就此大表反对,他号召所有华中走自力更生的路线,成为独立中学。但也因此付出代价,在1961年8月被褫夺公民权。

在当时,全马的华文中学共有70间,其中54间接受改制,另16间则不接受改制,成为独立中学。如果从数目字来看,在1962年时,林连玉付出的牺牲并未全面唤起所有的华教共渡时艰,反而有2/3接受改制,只有1/3响应其号召,但更重要的意义则显示独立中学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当年不是林连玉的坚持,恐怕今天不会有独中。

现在又引发的一个争议是:改制的国民型中学到底是不是华校呢?因为它从被否定到默认的过程也是颇具戏剧性的。事件的发展是这样的:

一,1962年后,西马有16间完整的独立中学,按照传统的路线维持华文中学的特质与地位。

二,1962年后,西马有54间华文中学接受改製成为国民型中学。由于董事会后来发现有超龄生未得其门进入国民型中学,乃开办「独立班」收容超龄生。继后有21间国民型中学董事会另设独立中学,这样一来,一个校名就有两间学校之分。

三,换句话说,到了70年代,西马共有37间独中,而在70年代霹雳州发起复兴独中运动,就是因为生源减少的危机迫使华社醒悟华教根基已被动摇。

四,1962年后,砂拉越有10间国民型中学及14间独立中学。1970年,沙巴有8间国中和9间独中。

五,统计起来国民型中学直到今天有78间(西马从54间增加到60间),东马则有18间(沙8及砂10)。至于独立中学,西马有38间,东马有23间(沙9及砂14),合共61间。

同心协力对抗不公

从学生人数统计,国民型中学有学生12万馀名,而独立中学学生有6万馀名。这意味著有多一倍家长将子女送进国民型中学;尤其是在北马地区,更是以国民型为首选。这也是为什麽中南马的独中生「爆满」,而北马独中生未见明显地增长。

当1994年国民型中学的校长宣佈成立「华中校长理事会」时,显示他们的确把国民型中学当成华文中学的「系统」,虽然一向以来未得到董教总公开的承认它们的「华校法定地位」,但华中校长理事会则取得官方的「谅解」。

他们所坚持的论据是:直到今天为止,国民型中学还是具有华校特徵,儘管教学媒介语是国语,但不妨碍他们推动如同华校的华文活动,如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及学术比赛等等。

他们更指出许子根是钟灵毕业生,且被形容为华教人士参政,但从不曾引起争议。这表明国民型中学也是华校。除非有一天校长是不谙华语华文的;老师及职员派来的也不谙华语华文的,到那时也许国民型中学不再是「华校」了。当然,他们希望这一天永远不要到来。

当校长理事会在作出有限度的「捍卫」的同时,社会必须瞭解,政府基于是国民型中学是「半津贴学校」(即校产是董事会的),只给固定的拨款,因此许多国民型中学都是靠华社资助的。尤其是在扩建、修建与重建,以及强化设备方面,更需要由董事会及华社承担。这样一来,总会有声称要捍卫国民型中学的组织浮现檯面。

我们不知道林连玉基金会及董教总对国民型的定位有何新的看法和定论?因为这关系到华教体系的发展和传承。这也关系到林连玉的真正精神,是怎样将改制中学定位的?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