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养猪业概况
信息来自:http://www.china-av.net/ · 作者:周世朗 · 日期:18-02-2014

1967年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后来文莱和越南也参加了该组织,最近,又接纳了柬埔寨。虽然东盟只有35%的人吃猪肉,但有1.3亿以上人口的猪肉消费市场,所以养猪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因文莱人口少,不养猪、越南的养猪资料不确定、柬甫寨刚进入东盟,故本文不包括这三个国家的养猪情况。
 
  一、盟养猪业概况 
 

1、人口增长及猪肉消费概况    

(1)人口增长  东盟中泰国和印尼的人口,每年以1.4%~1.5%的速度增长,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今后30~50年内东盟入口将增加一倍。    

(2)购买力  东盟各成员国居民的购买力以新加坡最高,菲律宾最低,平均每年每人为4594美元。    

(3)猪肉消费  按吃猪肉的人口统计,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年人均吃猪肉分别为6.7┧、11.0┧、13.0┧、33.0┧和38.8┧,呈现相当高的消费水平。    

(4)自养自足  除新加坡在80年代终止养猪以外,其他成员国猪肉的消费量基本上是自养自足。但随着猪肉需求量的增加,养猪生产的持续增长受到土地少、饲料短缺、成本高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制约,也许将来还需进口猪肉。  

2、饲料消耗概况  

(1)饲料消耗  东盟每年需猪饲料917.7万吨,原料的区域性短缺很明显。架子猪和育肥猪吃掉了71.7%的饲料,繁殖母猪和仔猪分别吃掉18.2%和10.1%的饲料。泰国的饲料需要量最高,印尼最低。但这两个国家与东盟其他成员国—样,主要依赖于用农场混合饲料,而非工业配合饲料,工业配合饲料用量很少。    

(2)用自产混合饲料  东盟普通应用农场自产混合饲料,83%的猪饲料是由农场制造的,工业配合饲料仅占17%左右。仔猪主要采用工业配合饲料,而架子猪、育肥猪和种猪则多用农场自制混合饲料。
 
二、东盟成员国养猪业概况    

1、泰国养猪业既况    

(1)养猪业概况  泰国存栏猪860万头,其中繁殖母猪100~120万头,每年屠宰生猪1600万头,宰前活重平均95┧。在过去的10年,屠宰量仅增加30%。自1991年以来,猪肉产量增加了20%,以后每年将以3%的速度增长,泰国中部、东部、北部和南部农场分别出栏生猪432、184、165和79万头,分别占全国农场出栏总数的50.3%、21.4%、19.2%和9.1%,大多数出栏猪来自于集约化农场。50~100头的中小型农场和超过1000头以上的大型农场出栏生猪占农场出栏总数的80%,养猪头数不足50头的落后农场占20%。除北部饲养有5~10头繁殖母猪的微型农场育成场提供仔猪外,其它地区很少生产仔猪,一般是自养自育。仔猪多是兰德瑞斯、长白和杜洛克三元杂交后裔。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2窝,断奶成活16.5头,体重30┧~95┧期间平均日增重750g~800g,饲料转化率为2.6。 

(2)三阶段饲养技术   泰国是东盟猪饲料需要量最大、饲料成本最低的国家,也是东盟唯一引进仔猪三阶段饲养技术的国家,即仔猪产后10天起饲喂仔猪补饲日粮,直到断奶,断奶后的仔猪分育前期用育前日粮和育肥期用育肥日粮这样三个阶段饲养。这三种饲料都购自市场,并非农场加工料。近年,分别生产育肥猪种猪及仔猪混合饲料260、250和44万吨,分别占国类饲料总数的90%、81%和10%,为保证猪肉生产能够满足消费市场需要,今后每年将进口玉米50万吨。 

2、马来西亚养猪业概况    

(1)养猪概况   马来西亚存栏猪310万头,其中繁母猪31.5万头,年屠宰生猪425万头,屠宰活重如90┧,年产猪肉22.5万吨,其中65%~70%的猪肉供当地居民消费。政府预测1995—2000年间国内猪肉消费量将以9.5%的年速度增长。用于出口的猪肉约占30%出口生猪120万头,主要出口到新加坡。预计2000年,人均(华人和印度人)猪肉消费量特增加到37┧。全国有猪场2300个,存栏猪500头的猪场有1100个,501~1000头猪场有600个,1001~2000头,及2002~8000头的猪场都为200个左右。屠宰生猪5001头~10000头的屠宰厂有41个,10001头以上的有26个。     

(2)繁殖母猪饲养  马来西亚养猪水平不高,每头繁殖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13~14头。外来品种及杂种猪占总数的85%,大型猪场实施三种杂交方式。由于育种标准低,营养不平衡,致使外来品种瘦肉率低,猪肉品质不佳。    

3、印度尼西亚养猪概况    

(1)养猪概况  印尼存栏猪530万头,民中繁殖母猪45万头,近年来存栏猪每年以0.5%~1.0%的速度下降。每年屠宰生猪200万头生产猪肉67万吨,胴体重平均55┧。印尼有85%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养猪生产得不到中央政府支持。从事养猪生产的主要是华人欧洲人和印度人。    

(2)用进口品种提高生产力  印尼靠近新加坡岛上的育种和屠宰加工呈现兴旺之势,当地政府制定为促进养猪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计划,这项计划是利用进口品种,来提高当地猪的生产力。其圈舍简陋饲管粗放,成本低肉质差。    

4、菲律宾养猪概况    

(1)养猪概况   菲律宾存栏猪830万头,其中繁殖母猪100万头,年产仔猪1400万头,每年目屠生猪1100万头,年产猪肉71万吨。其养猪生产将转向南方,主要的生猪生产区是马尼拉周围地区,但是民答那峨岛南部将是养猪业兴旺地区,那里是玉米主产区,土地宽裕气候凉爽,适于仔猪生活。70%的生猪来自落后农场,家庭很少养猪,近几年来农场出栏猪约150~160万头,占总出栏数的18%~20%左右。    

(2)繁殖母猪   大型养猪场养有繁殖母猪,菲律宾至少有五个饲养有4000~7000头繁殖母猪的大型猪场,并有养猪联合体。有的大型农场猪的生产化能力达到了高标准,完全利用进口品种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平均每窝产活仔猪8.6头,落后的小型农场只有6.6头。管理完善的猪场,其猪的饲料转化率达到2.7~2.8,一般农场为3.5~4.0。菲律宾是东盟养猪成本最高的国家。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