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和声: 冷谈大马的消费趋势
信息来自:东方日报 · 作者:孙和声 · 日期:05-06-2011

2011/6/5

最近,有关联邦政府与家户债务,是否过高的课题,引起了不少的评论。 如大马会否在 2019 年破产;应否让月入少于 3,000 令吉者,可借 100 %贷款购买 22 万令吉以下的房子等;而国家银行也因破产率节节上升,而设立了理财咨询单位。 说到底,就是个政府与民间是否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事宜。

或许因为这是个热点话题,国家银行 2010 年度报告书里,也出现了一篇分析大马近九、十年来消费趋势的特稿。 根据这特稿, 2000 至 2009 年大马消费倾向,出现了两个主要变化:

高消费足以抵消高债务?

一,居民对基本需求(必需品),如饮食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递减;反之,对“斟酌性需求”( Discretionary Items ),如在餐馆用餐、旅游的支出比重则呈递增趋势。

二,对服务的需求变化,快于对商物品的需求变化;其变化百分比如下:

文中认为,促成这两大变化的因素为,递增的社会富裕,可支配收入( Disposable Income )的增加及财富的积累等。 如在 2004 至 2009 年,名目(名义)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 6.8 %;家户月均总收入从 3,249 递增到 4,025 令吉;同期,家户金融资产以年均 14 %的速率在增强,以至在 2009 年,其总额已高达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 180 %,( 2004 年则占 167 %)。 所谓金融资产指银行存款、公积金积累额、保险、各类基金等。

因此,即使家户债务占 GDP 的百分比,已从 2000 年的 46 %,剧升到 2009 年的 76 %,也无须担惊受怕。 言下之意就是资足抵债,用高消费来推动增长,是可持续的,进而言之可持续的高民间消费,也是大推动大马经济转型的必要动力。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理据如下:

一,这些所谓递增的富裕,并未充份考虑通货膨胀的作用。 实则,人力资源部长本人就曾引用世界银行的数字指出,过去十年,非政府部门的薪资只升了 2.6 %,而生活成本则涨了 15 %! (至于公共部门薪资,则因民事服务职工总会( CUEPACS )多次成功争取到调薪,而赶上通膨率)。

二,所谓金融资产,是相当易变( volatile )的资产,它可随着股市、房地产的激烈起伏而生变,或因高通膨而贬值。 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如美国搞“量化宽松”政策,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投机热潮。 大马的股市与房地产虽也因而在短期受惠,长期而言却吉凶难卜。

三,大马并非福利国,除了公务员外,普罗大众退休后只能靠自食其“蓄”(公积金)来养老,而这公积金是个人本位、自力救济、自食其力的制度,缺乏互济互助作用。 虽说,平均而言,年届 55 岁的会员的积累额为 12 万令吉,可却也有 45 %的会员,在年届 54 岁时,其积累额尚不到 5 万令吉。 显见,这些人在 55 岁后,尚得埋头苦干;此外,家庭主妇也多无公积金。 在这种条件下鼓励高消费,显然是失责的失策。

四,收入分配状况。 无疑,大马的国民总储蓄( Gross National Saving )颇高,通常可占到 GDP 的 35 %左右,且由于近年投资率只占 GDP 的约 20 %(公私合计),尚有约 15 %的余额。 问题是这些高储蓄并非相对平均地分配于普罗大众,而是颇为集中;实则,第十大马计划便点出,有 40 %的家户,其月均收入少于 2,300 令吉。

薪资增幅赶不上物价

进一步说明,这几十年来,大马的收入分配状况并未出现大的改变,如下表所示:

大马的这个收入分配结构,虽比大多数南美洲与非洲国家佳,却较西北欧或日本差,如在西北欧最高 20 %的高收入层,通常占总收入的约 35 %,而大马则高达约 50 %。 这种分配结构合理与否另当别论,此处要点出的是,所谓递增的富裕( Increasing Affluence )有其局限,并不足以支撑可持续的高消费推动型增长。 毕竟至少有 44% 的家户,其月均收入少在 3,000 令吉以下!

实则,近年来,普罗大众的薪资增幅赶不上物价涨幅,外加上政府要削减各类补贴,企业化与私“营”化更多的公共服务,百姓的各类有形无形的开支已较前更多。

最后,要指出的是,可持续的增长与可持续的体面收入,来源自生产力的提升,而非高消费所支撑的缺乏生产力增长。 早在 1776 年,亚当史密( Adam Smith )便在其《国富论》一书里说到,要提升一国的生活水平,只有二个方法:一为,这一国的国民如何熟练技巧,有判断力地劳动;二为,提高一国中从事有用劳动( useful work )的人数。 诚哉斯言,生产性活动不足、生产力不高的国家,是成不了可持续的富国的。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