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半年全球虾类生产及贸易概况
信息来自:中国远洋渔业信息网 · 作者: · 日期:08-09-2012

2011年10月31日  

 一、2011上半年虾类供应量减少
 
至2011年6月中旬,亚洲整体虾类产量少于2010年同期。主要供应国泰国的产量高峰期本为7月,但洪水冲走5~6万吨养殖虾类,使采收时间延后两个月。今年泰国养殖虾类产量预估将较去年减少10%~15%,价格可能上涨40%。在此情况下,养殖业者在交易上较不采签约方式,大多以现货价格和现金交易。加工业者亦只接三个月以下的订单,以减少风险。
 
印度尼西亚今年虾类供应量预估将比前两年来得好。越南虾类养殖场爆发疾病,扩散至湄公河三角洲的7个省份,20~30天大的未成熟虾类大量死亡,产量减少将近98%。虾类离池价格(farm gate price)攀升至每公斤21~24万越南盾。
 
印度南部的生产情况则完全相反,6~7月白虾产量高。美国对印度虾类的需求强烈且价格稳定。印度养殖业者也养殖其他国家较少供应的大型白虾。随着白虾养殖场增加,印度草虾供应量逐渐减少。去年印度白虾和草虾总产量为15万吨,2009年仅10.5万吨。加尔各答仍为草虾的主要养殖区,印度南部则逐渐转型养殖白虾。
 
二、供应量减少致虾类价格居高不下
 
以往在每年5~6月养殖虾类供应量增加时,国际市场虾类价格就会稍微下降,但今年并非如此。由于虾类生产国供应状况不见起色,致6月和7月加工业者对白虾和草虾的出价不减反增。越南虾类产量不佳的消息对市场造成更多压力。
 
三、日本虾类消费量平稳但进口量减少
 
日本2011年第一季虾类消费量较2010年同期减少近11%,主要是因东北大地震和海啸。消费者受海啸灾害、辐射污染及全国限电影响,致第二季虾类消费量持续低迷。6月底因为消费者领到年中奖金,虾类需求量因而暂时增加。上半年各营销通路的虾类库存量均维持低水平,市场价格得以持平。
 
2011年第一季虾类进口量较2010年同期成长6.4%,显示地震发生前,日本市场对虾类需求强烈,其中具附加价值的虾类,占虾类总进口量60,840吨的66%,成长6.4%,生鲜虾类进口量仅成长2.87%。泰国是主要的加工虾类供应国,虾寿司(含醋饭)进口量亦成长一倍,主要来自中国大陆。
 
四、东亚市场需求增加
 
2011年第一季,日本以外东亚地区对生鲜和冷冻虾类需求强烈。由于2月是农历新年,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及新加坡等市场对虾类需求增加。在农历新年期间,马来西亚、越南及泰国等虾类生产国的虾类消费量也很大,零售市场生鲜虾类价格上涨15~20%。由于生产国供应量减少,价格因此居高不下。
 
虽然中国大陆虾类消费量是东亚地区第一,但韩国2011年第一季虾类进口量却高出中国大陆进口量达14,000吨,较2010年同期成长近17%,主要进口来自中国大陆和越南虾类产品。中国大陆生鲜和冷冻虾类第一季出口量则较2010年同期成长25%。
 
五、美国市场表现较2010年佳
 
虾类价格持续居高显示美国市场需求仍然不减,特别是暑假期间,但亚洲主要供应国虾类产量却不如预期,拉丁美洲供应国亦无法弥补此供应缺口。美元走弱及亚洲供应国产量短缺使进口商处境困难,与有较多议价筹码的欧亚进口商相比,美国进口商较缺乏竞争力。
 
美国2011年第一季虾类进口量115,200吨,较2010年同期成长3.9%,进口值达10亿940万美元,成长31.3%。尽管价格飞涨,进口却完全没有萎缩,反而些微成长,显示美国经济好转及消费者信心增加。2010年第一季虾类每吨平均价格为6,932.4美元,今年同期则为8,762.2美元,上涨26.4%。因为进口重心从小型虾类转为中型虾类,附加价值高的虾类(去壳冷冻虾)进口量也增加。去壳冷冻虾进口值较2010年同期增加1亿美元,去头带壳冷冻虾进口值也上升。
 
泰国仍是美国最主要的虾类供应国,供应量稳定维持于39,100吨,但市占率却从35.3%跌至33.9%,因为其他产国供应量成长。印度尼西亚以供应量16,700吨位居第二,市占率从13.2%升至14.5%。厄瓜多供应量则增加400吨,但市占率跌至13.2%。越南、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和秘鲁之供应量分别成长23.8%、22.9%、58.3%和30%。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成为美国第六大供应国,供应量7,300吨,市占率从3.2%升至6.3%,观察家认为此趋势将随该国产量成长而持续。墨西哥和中国大陆供应量分别减少48.8%和16.5%。墨西哥供应量减少是因为美元走弱,及美国政府禁止进口未使用海龟脱逃器捕捞之野生虾类。
 
由于印度和泰国虾类生产状况良好,虾类供应状况(特别是白虾)在6月中旬后获得改善,预测价格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修正。
 
六、冷冻去壳虾及中型去头带壳虾进口量大增使进口值攀升
 
每公斤51~60尾之去头带壳及更小型的虾类进口量明显减少,每公斤70尾以上虾类进口量更减少近30%。另一方面,每公斤15~20尾、21~25尾、26~30尾和31~40尾之去头带壳虾进口量分别增加11%、18.6%、20.3%和18.6%,其它尺寸则维持不变。冷冻去壳虾进口量亦增加14.4%,其它冷冻虾类则增加74.3%。
 
所有虾类产品单价均提高,去头带壳冷冻虾价格平均成长33.1%,这是因为大型和中型虾类价格均上涨。每公斤15~20尾及21~25尾的价格涨幅分别为37%和38%。
 
七、美国国内虾类供应情形
 
2011年1~4月美国国内虾类生产量5,666吨,较2010年同期成长5.8%。尽管佛罗里达州及亚拉巴马州卸除量分别减少15.4%和49.6%,但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州分别大幅增加39.9%、38.7%和18.8%。惟供应量虽增加,价格仍上扬,主要是因为美元疲软、油价高涨及夏季需求量增加等因素。
 
八、欧洲:尽管受经济危机冲击,需求仍持续增加
 
尽管一些会员国面临经济危机,今年欧盟市场对虾类需求大增,虾类进口量仍成长。近几个月来,欧元兑美元走强,使欧洲买家比其他国家买家更具竞争优势,得以从亚洲和拉丁美洲进口更多虾类。因此2011年第一季,欧盟从第三国进口的虾量成长19.1%达103,972吨,进口值较2010年同期增加42.7%达5亿1,550万欧元。厄瓜多为主要供应国,出口量成长35.9%,其次是印度(+11.5%)、格陵兰(+34.7%)、中国大陆(+31%)、孟加拉国(+38.6%)、越南(+39.6%)及阿根廷(+78.5%)。进口值骤增是因为全球市场虾类价格上涨,6月底,由于亚洲国家供应量减少及主要市场需求强烈,虾类价格仍持续维持高档。
 
除法国和丹麦外,欧盟主要市场的虾类进口量均增加。尽管西班牙受经济危机影响,但虾类进口量却未减少,反而较2010年成长44%,冷冻虾类进口量则成长43%,加工虾类进口量成长一倍。前两大供应国为中国大陆和阿根廷,其供应量分别成长52%和105%。
 
英国市场也有显著成长,冷冻虾类进口量成长19%,加工虾类进口量也些微成长。德国和意大利的虾类进口量也分别成长6.7%和8%,而越南出口量成长一倍,取代泰国成为德国市场之最大供应国。在意大利市场,厄瓜多供应量仍独占鳌头,但减少2%,印度和阿根廷供应量则分别增加38.5%和27.3%。法国和丹麦的虾类进口量虽略减,但进口值显著增加。
 
九、前景
 
鉴于亚洲虾类供应状况不佳,草虾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居高不下,白虾价格则可能因印度及泰国供应量增加而稳定,但预测不会大幅下降。在日本市场,低库存量将使虾类进口价格维持平稳。随着经济好转,美国市场越趋强大。虽然虾类价格高昂,消费者反应仍良好且需求稳定上升。然而国外供应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特别是亚洲国家之供应量,因为灾难影响泰国、越南等主要供应国产量。印度将晋升为最重要的供应国,因为其竞争对手皆欠缺原料,而且印度将使用新的生产技术。拉丁美洲供应国则将市场重心放在欧盟和巴西,无法弥补亚洲减产所带来之供应缺口。尽管如此,某些分析师认为虾类不会发生严重短缺的问题,但虾类价格仍将持续居高。(来源:中国鳗鱼网  2011-10-31)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