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黑金时代迟暮 天然气黄金年代来了
信息来自:http://www.jiemian.com · 作者:张慧 · 日期:12-06-2015

2015- 03-02

天然气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的下跌打击了投资商的积极性,但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出现反转。

国际油价仍处于低位,对于天然气发展或许是大好机会,天然气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早在2011年石油价格处于高位,国际能源署就进行了上述预测。指出到2030年,天然气将取代煤炭在能源中的地位。当时,一些大型能源公司也都对此预测持乐观态度。

《经济学人》3月1日报道称,在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对天然气的需求快速增长,但受制于高昂的价格,激励它们在澳大利亚和巴布新几内亚等地方大量投资开发LNG大型项目,通过海底钻探获取天然气或者开发煤层气。美国由于页岩气的开发,从天然气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已经把位于西海岸之前用于接收进口LNG的设备进行重修装备,用于出口。

但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煤炭一向被人认为是肮脏的化石燃料,却在这期间意外得到了复苏的机会,尤其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煤炭开始替代天然气重新用于发电。

这其中原因之一是,煤炭在国际市场上的充足供应,导致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另外的部分原因是欧盟的碳排放许可配额交易制度存在缺陷,因为煤炭是不在此征税范围内。

因此在过去三年内,LNG的市场需求量并不景气。天然气市场成为一个完全的买方市场,尤其是受最近低油价的影响,天然气的价格也在急剧下跌。

根据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交易中心预测,本月美国的天然气现货价格约在2.75美元/MMBtu(百万英热单位),这是自2012年年中以来的最低价格。日本LNG主要市场的现货价格也已经低至6.65美元/MMBtu,是近五年来的最低价格,而且是在最近四年中,第一次低于欧洲LNG的市场价格。

《经济学人》指出,这对于天然气消费者来说,确实是黄金年代,但对于大型天然气设施的投资者来说,则意味着亏损,因为市场供大于求,天然气价格也跟着油价急剧下跌。更为糟糕的是,在天然气价格高昂时投资开发的项目,其产能也即将在近期开始释放,而这部分产能非常巨大。

《经济学人》给出数据称,届时,全球天然气的出口能力将增加三分之一。从2013年的2.9亿吨/年增加到2018年的4亿吨/年。同时,澳大利亚将取代卡塔尔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到2030年,澳大利亚出口能力将是现在的三倍,至0.86亿吨/年。

同时,美国也要开启它的出口能力。两个位于西澳大利亚天然气田大型LNG项目——雪佛龙投资300亿美元和壳牌投资130亿美元的项目,计划将会在明年开始投产。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克森美孚投资190亿美元的项目已经在去年5月就提前实现投产。

研究机构斯坦福•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报告支持,目前天然气投资市场处于“焦虑症”的状态,新投资是止步不前。在近几个月内,几乎没有大型的、新的LNG投资项目协议的签订。

一般而言,对于资本密集型的油气行业,签订长期协议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目前的能源公司来说,长期协议已经不能为投资提供保障,因为买家正在利用市场疲软的机会,进行讨价还价。

举例而言,2014年,日本签订的天然气合同价格为大约16美元/MMBtu。但如今,合同价格预测将跌至11美元/MMBtu,甚至更低。因为目前的现货价格已经低于7美元/MMBt,《经济学人》表示,这种价格预测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很可能成为现实。如此,鉴于天然气液化和运输的成本,美国出口商将会面临巨大损失。

LNG市场寄希望于需求端的大力崛起。好消息是,拉丁美洲正表现出令人意外的强劲需求,英国的需求也在上升,印度尼西亚也从曾经的天然气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

但短期看,市场前景并不乐观。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放缓,日本经济也表现疲软,即使是其它健康发展的经济体也越来越追求能源使用的多元化。加上还有其它燃料的竞争,例如日本很可能在今年会重新启动一部分核电产能,以及使用更多的廉价石油进行发电。

中国在积极开发本国的天然气资源,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清洁煤以及可再生能源,以尽量降低对天然气的进口需求。欧洲客户可以使用LNG作为与俄罗斯谈判的筹码,但其整体的需求是下降,而不是在上升。

《经济学人》看好天然气的发展前景,原因之一是天然气作为运输燃料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汽车生产商例如菲亚特-克莱斯勒,已经开始生产天然气汽车,即使在低油价时代,还是具有经济性。汽车生产商正在努力达到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地区更为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天然气汽车。使用CNG(压缩天然气)的汽车,已经在中国和印度非常流行,印度的火车也开始转变使用CNG。

由于担心使用重油的轮船会对海洋造成污染,在波罗的海以及美国的沿海水域,已经推出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这也将促使LNG轮船的使用。芬兰天然气轮船制造商瓦锡兰集团(Wartsila)的工作人员对《经济学人》表示,推广LNG轮船的主要制约是如何加气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正在得到解决,美国位于路易斯安娜州福尔雄港的第一座LNG燃料加气站已经开始运作。

此外,小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崛起,也促进了天然气的需求。纽约州能源政策主管理查德•考夫曼(Richard Kauffman)告诉《经济学人》,小型热电联产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如今已经具有优势,一些企业和住宅区已经开始安装自己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以降低对大电网的依赖。

《经济学人》指出,当前天然气项目的投资动力不足,新项目增长缓慢,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天然气市场很可能会结束如今供大于求的情况,反转成供不应求,到时,天然气生产商们将重新获得定价权。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