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率低于30年前是个大问题
信息来自: · 作者:余丰慧 · 日期:27-01-2013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12月24日 在《人民日报》刊登文章指出,“十二五”时期,居民消费率即使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5%,仍然低于“六五”时期的51.8%。
  这说明我国近十年来或者说“十一五”末的居民消费率仅为35%。低于30年前从1981年到1985年的“六五”时期51.8%的16.8个百分点;低于美国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70%以上的35个百分点。这就是郑新立副主任说“六五”成为广大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最多时期之一的原因。
  居民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国民支出总额或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率。尽管这十年或者说“十一五”末我国居民消费率只有35%,但以笔者看还是有水分的。真实的居民消费率可能更低。这个居民消费率中将政府巨大公款消费计算在内了。政府消费额度到底有多大呢?虽然多个研究机构给出了不同的数据,但是,有两个数据议论较多,一个是每年8000亿元,另一个是每年1万亿元。也就是说,如果剔除政府公款消费部分,纯居民消费率远远低于35%。
  一个问题提出来了,居民消费率如此之低,那么,多年中国经济维持在年平均10%的增长率是靠什么拉动的?主要依靠另外两驾马车:一个是投资,另一个是出口。多年的大投资带来两大后果,经济严重过热,泡沫风险巨大,持续的通胀,经济一直冲不出大起大落怪圈。同时,对资源能源竭泽而渔式开发甚至破坏,依靠从地下挖出蕴藏的资源能源宝藏来推高GDP增速和总量。伴随着的是环境大破坏。这种大投资模式使得中国经济付出了巨大代价。
  出口型经济对我国经济一个时期做出了较大贡献,依靠出口拉动是我国资本短缺时代的正确选择。但是,长期依靠出口拉动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使得我国经济始终处在简单粗放加工阶段,一个特点是依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谋取红利,而没有创新和自主品牌,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使得我国通胀成为一个顽症,无形中攫取百姓财富许多年。因为,出口企业将产品出口到了国外,换回的是美元,人民币发行在国内。这部分发行的人民币是没有商品支撑的,必然造成国内货币超发,通胀加剧。
  这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异常急迫的原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把经济转到以消费拉动为主上,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率。当前,出口在外需陡降倒逼下已经下降下滑到负拉动力,而投资仍然维持在高位。如果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居民消费率提升10个百分点,而投资下降10个百分点,那么,我们将开始迈上经济健康发展轨道。
  提高居民消费率是个大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之大计。笔者始终认为,我国不缺消费热点、消费潜力。13亿人口是中国的最大消费潜力,其中广大农村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热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把城镇化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城镇化既是投资增长点,又是消费增长点。从投资上来说,一定要通过工业化、农村产业化、信息化来带动城镇化,把投资用到发展农村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上,通过就地转移农业人口实现市民化来提振消费。把村镇建设的像城市一样的城镇化,投资和消费潜力都相当大。
  提振百姓消费要增收和减负并举。做好三件事情:一是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来大幅度提高消费倾向高的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二是下决心建立起高水平、高层次、高保障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敢于消费;三是要把百姓的生活负担、经济负担降下来,要抑制通胀将高物价高房价降下来,创造宽松的消费环境,要大幅度减税降费,减轻百姓经济负担,释放百姓消费潜力。
  总之,居民消费率长期过低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定要下决心解决好,大幅提高居民消费率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