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撤退 暴露亚洲市场结构缺陷
信息来自:新华网 · 作者: · 日期:01-09-2013

2013-8-30

投资者开始悄悄谈论几个月前还不曾想象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正面临另一次金融危机。虽然这种情况还不大可能出现,但是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股市已经处于熊市,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问题既有周期性的因素也有结构性的因素,而政策选项却很有限。

    最近股市的下跌以及货币的贬值表明未来几个月将会很难熬。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韩国KOSPI指数、印度Sensex指数以及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综合指数要么已破要么正在跌破重要的技术支撑位,今后还有可能加速下跌。在因货币、股票和债券价格下跌而受到沉重打击的经济体里,没有速效的办法来解决储蓄账户的赤字问题。

    政策困境让人难以忍受。股市下跌、政府债券遭到抛售、本币贬值和资金外流,这些可能互相推波助澜,形成一个危险的负反馈循环。但是,一些正在实行的补救政策却可能加大这些危险。例如,印尼政府计划通过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来为增长提供资金,这可能会加重雅加达的经常账户赤字。

    有人说亚洲最近的困境纯粹是周期性的,很快会结束。但是“周期性还是结构性”的辩论是将二者放在互不相干的位置上。其实不是这样。周期性暴露了结构性。也就是说,资本流动的退潮暴露出明显的结构性问题。

    最大的问题便是这些国家的经常账户余额。裂痕最早出现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绝不是巧合。两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数额巨大。事实上,就在印尼上周五公布了赤字数字后,印尼盾便加速下跌。雅加达的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比亚洲金融危机前的赤字还要高。印度的赤字甚至更高,占GDP的5%左右。

    自从发达经济体开始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亚洲的决策者们便担心重蹈过去危机的覆辙。无论量化宽松政策给了你什么,现在的退出政策都要收回来。退出迟早会发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将升高。

    那些依赖美国资金流入以提供消费和投资资金的经济体现在将面临痛苦的调整。这个变化过程再熟悉不过了。1994至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危机之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都经历了一个转折点。流入新兴市场的投机资金造就了高杠杆的投资和消费繁荣,而当热钱耗尽后这一切都土崩瓦解。

    如果这一切类似于金融危机的话,那么也只会出现在基本面最差的经济体,其中最容易受影响的是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和土耳其。虽然危机可能传染,但其他新兴市场强劲的基本面将减轻这些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