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进口政策究竟造福了谁?
信息来自:驻印度尼西亚经商参处 · 作者: · 日期:04-05-2013

4月30日,《印尼商业报》在第2版刊发社论,对目前印尼的贸易保护政策提出了质疑,全文如下:

  不可否认,近期印尼部分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与印尼政府实行的带有保护色彩的贸易政策不无关系。关税手段缺乏弹性,单纯提高关税并未能显著减少进口,因此关税政策在目前印尼贸易政策中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用非关税手段替代关税手段,其目的同样是“抑制”货物进口增速,保护印尼国内产品。

  2008至2012年,为抑制货物进口过快增长,印尼已多次对其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从2008年的第44号贸易部长令,2010年的第23号、57号贸易部长令到2012年的第60号贸易部长令,涉及对特定货物实施装运前检验和国家标准以及限制货物进口港口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颁布施行被视作整顿货物进口的重要举措。

  然而数据显示,2010至2012年印尼受限制货物进口量呈上升趋势,被寄予稳定进口增速厚望的一系列贸易政策似乎不大管用。

  另一方面,贸易保护政策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例如,2012年第60号关于整顿果蔬进口的贸易部长令,推动了印尼市场果蔬价格上涨。

  那么,这些贸易政策究竟造福了谁?我们可以运用经济学中的经济剩余理论来解答这个问题。

  从理论上讲,开放进口窗口将扩大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反映在价格上则是商品价格远低于开放进口前的商品价格。除价格因素外,消费者还能购买到品种更丰富、品质更高的商品。简而言之,进口政策惠及民众。此外,相对较低的商品价格将有助于政府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将减少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以棉兰橘子为例,数月前其零售价为每公斤1.2—2.5万印尼盾(约合1.23—2.57美元),现在其价格已经翻了一番,达到每公斤3—4.5万印尼盾(约合3.1—4.6美元)。贸易保护政策造成的商品价格上涨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许多人将外国商品进口和国内商品视为一对矛盾,认为一旦国内商品无法与进口商品竞争,开放进口将减少国内生产者剩余。比如,许多人认为从中国进口的水果价格较为低廉,则其进口将损害本地果农利益。

  但实际上,印尼国内落后的物流业使本地水果零售价格居高不下,在流通环节上丧失了竞争力。若想提高本地水果的竞争力,就必须设法缩小其与进口水果的价格差距。就目前情况而言,这意味着果农不得不通过压缩自身利润来控制零售环节的价格。

  物流环节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零售市场上的商品质量,而且商品零售价格高企,将推高通胀率。数据显示目前印尼的通胀水平已处于近5年来的最高位。

  因此,决策者在此问题上应该有更长远、更开阔的视野,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在短期之内,放开进口商品限制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商品短缺并抑制商品价格上涨。事实已经证明了保守的贸易政策只会导致权力寻租,印尼当下的进口配额买卖弊案便是最佳例证。

  第二,就中长期而言,贸易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国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政府必须着力提高国内产品优势,只有这样,国内商品才能与进口商品竞争,而这正是目前印尼政府所未能实现的目标。

  提高国内产品优势,最重要的是解决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物流业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商品进口究竟是造福人民还是损害国民经济这一问题只会沦为争论不休的话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