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困境中如何谋共赢
信息来自:经济网 · 作者:寇佳丽 · 日期:27-10-2016

2016-02-22

    2015年年底,高盛公司关闭了旗下的金砖国家基金,该基金资产高峰时曾达8亿美元,而如今已缩水至1亿美元。原本“金砖褪色”的声音就时隐时现,如今“金砖将死”的论断再次出现。金砖国家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内忧外患下,它们又该如何谋求发展?

    印度突飞猛进

    今年2月上旬印度政府公开表示,预计本国2016财年(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7.6%,高于此前预计的7.4%。

   “印度经济的增长速度大家有目共睹,全球领先也不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小雪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印度是因油价下跌而受益的主要国家之一,这一点在刘小雪看来其实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按照她的分析,印度本身不是资源输出国,石油进口占据其整个进口额度的三分之一,因此它能够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时候节省大笔财政支出。此外,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3亿,巨大的内部市场很容易吸引海外投资。“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这就为印度提供了良好契机,我们能够看到近期不少企业频频青睐印度国内市场,不管是直接投资建厂还是与当地企业合作,势头与进展都不错”,刘小雪这样告诉记者。

    此外,印度还面临人口红利的好时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庞大的人口很容易形成就业和社会保障负担,但如果国家经济处于上升期,大规模人口就在无形中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力量。“印度年轻人口比例很大,经济增长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不仅降低了劳动成本,还为吸引投资创造了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庞大人口本身就构成了消费基础,决定了内部需求的体量。刘小雪指出,印度近两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消费和政府投资。印度不是出口带动型经济,所以国际经济收缩对印度影响很小。“尽管印度出口表现逐年变好,但与内需比起来还差很多”,刘小雪说。印度内部消费占整个国内经济的60%还多,接近发达国家的比例,但是中国的内需消费只占国内经济总量的35%,“这种不同于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让印度有更多自保空间,其增长模式也是该国能够在国际经济收缩的当前受益的原因”。

    印度的经济增长势头依然为金砖国家带来更多希望,“印度政府的改革还只是刚刚起步,如果未来能够做出一些成效,那对经济的发展会更加有利”。

    南非寻求新增长

    消息显示,南非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不及经济学家预期。该国2016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经过季节性调整后跌至43.5,较2015年平均水平下降10.3%,为连续第6个月低于50。外界认为,这代表南非经济处于萎缩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李雪冬博士指出,南非目前的经济增长水平令人忧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对南非2016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分别为0.7%与1.4%,且均是对此前预期大幅下调的结果。与此同时,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6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16年将实现平均4.2%的经济增长。“可见,即使按照世界银行的预测标准,南非的经济增长预期也仅有该地区经济平均增速的三分之一。”

   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李雪冬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以及市场疲软已经对南非经济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南非是非洲贸易大国,贸易额居非洲之首,占非洲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制造业、矿业、农林牧渔业为该国主要出口创汇产业。以2014年为例,制造业中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南非出口额的10%,铂金、黄金、煤炭等矿产资源在其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30%。因此,国际市场低迷加上国内电力短缺、罢工等,南非经济处于低速发展期也并不意外。

    然而,李雪冬告诉《经济》记者,该国大宗商品出口总量并未因此受到明显影响,2015年的出口量甚至达到了创纪录的1.68亿吨。此外,南非的经济政策也以推动经济增长为中心、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为保障。该国先后在2010年、2012年推出“新增长路线”(NGP)发展战略、《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NDP),计划在未来十年内优先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矿业、绿色经济、制造业、旅游及服务业6个重点领域挖掘潜力,并将NDP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纲领。

    “5年多来,南非与其他四国积极开展合作。尽管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复苏受到威胁的当下,对外依赖性很强的南非经济会强化其与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金砖国家的‘南南合作’关系”,李雪冬如此分析。

    以中南经贸合作为例,南非目前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全球的第二十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非洲投资的重点国家之一。中国企业遍布南非约翰内斯堡地区和各省的工业园中,投资项目涉及纺织服装、家电、机械、食品、建材、信息通讯、农业、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而以后,南非定会继续拓展对外合作空间,助力经济复苏。”

    巴西尚在谷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6年2月8日发布的月度领先指标显示,有迹象表明在未来数月内,巴西经济将企稳,该国经济放缓在未来数月内可能会告一段落,倾向于出现“初步的稳定迹象”。

    对于长期陷入衰退的巴西经济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向好信号。

    实际上,巴西经济面临两难困境已经很久了,有观点甚至认为它已经丧失了经济增长动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岩峰表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巴西已经长期表现疲软,其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更是令政府头疼不已。“巴西曾经在二十世纪90年代经历过极高的通胀率,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感非常深刻,所以很长时间政府都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主要经济目标”,孙岩峰这样告诉《经济》记者。

    目前,巴西通胀率已经超过10%,远高于6.5%的目标。理论上,国家为了抑制高通胀率往往会采取加息手段。然而,该国央行近期才决定在2016年维持12.25%的基础利率不变,原因就在于巴西经济已经非常困难,难以承担加息带来的后果。

    “2015年,该国经济衰退3.5%,2016年预计继续衰退,增长为负的3.8%。而加息是一个国家经济良好的时候才会做出的选择,比如近期美联储的加息行为。该国政府为了防止经济陷入深度下滑甚至崩溃,只能放弃加息”,孙岩峰这样分析。在他看来,巴西经济中的通胀和加息问题已经让中央政府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通胀率过高会直接影响民众生活水平与质量,但政府财政困难,捉襟见肘,已经不能依靠扩大投资提振经济,可是若削减社会福利偿还公共债务,民众又不会赞同。“这也是为什么巴西现任总统刚刚任职一年就经历了两任财政部长。”而政府经济政策的更换和摇摆无疑让国际社会对这个国家的信心再打折扣。

    巴西货币雷亚尔兑美元在2014年为3∶1,如今已为4∶1。原本货币贬值就不利于吸引外资,偏偏去年7月又发生了石油公司腐败案,上百家公司牵涉其中,许多合同被迫取消,进一步降低了国内外公司的投资欲望。巴西赚取外汇的主要途径是出口,如今国际投资机构认为巴西偿还外债的能力大幅降低,国家的收支压力会继续增大。

    因此,尽管OCED已经放出看好巴西的信号,但想要看到实际进展仍需时日。孙岩峰坦言,巴西经济仍会在低谷徘徊一段时间,“如果说短期内能够看到亮点,应该就是里约热内卢的奥运会了。”但是当前寨卡病毒的问题比较棘手,巴西总统已于2月13日发起一场全国式的“灭蚊战争”,誓言绝不让携带寨卡病毒的蚊子危及原定于今年8月举办的奥运会。

    中俄加强战略对接

    油价大跌或许可以说是各国投资者最关注的事情了,也正是它一次次把俄罗斯的经济问题推到风口浪尖。如今,有观点认为油价跌破20美元大关“指日可待”,而俄罗斯经济也距离崩溃不太远。

    众所周知,油价高涨的时候,很多依靠石油出口的国家确实赚得盆满钵满,但即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油价最低的时候也没见哪个国家或石油企业因此破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谷源洋对《经济》记者强调,俄罗斯的经济问题不能说风就是雨,一定要客观分析才能看到根源,他认为上述预测并不可靠。

    谷源洋说:“俄罗斯财政收入的70%以上需要依靠石油出口,油价下跌自然影响其经济增长。而地缘政治中的乌克兰危机,引来美国和欧洲对它的经济制裁,进而对整个经济施加压力,经济不会不受影响。另外,美元升值加大了原油市场的不稳定性,进而影响俄罗斯的资金外流情况。”上述3个因素均为外部力量,俄罗斯纵使为难却也颇为无奈。

    但是,即便外部形势如此恶劣,这个国家的经济情况仍将缓慢恢复,经济衰退的程度将越来越轻。据谷源洋透露,俄罗斯和美国正开展谈判,若顺利,双方会执行“明斯克协议”,美国将放弃或部分放弃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对后者的发展无疑是个好消息。而欧洲对该国的经济制裁也有可能在未来尽快取消或部分取消,缓和的形式也已初露端倪。

    相比上述“消极的改善”,俄罗斯还面临着更积极的选择,那就是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近日在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表示,俄中是紧密相邻的两个大国,而近十几年来,两国一起做了大量工作。他坦言,“我们的关系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双方已就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达成原则性协议。

    消息显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两国正在实施能源领域的战略项目,发展太空、飞机制造、核能、军事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对投资与金融合作给予高度重视。积极的合作态度带来喜人的进展,即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俄罗斯面对油价难题,两国在双边贸易上的表现依然振奋人心。

    谷源洋告诉《经济》记者,2015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度因油价而有所下降,但是总量呈上升态势,而中国也依然是俄罗斯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他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为两国以后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中俄的经济合作并不限于能源,其他许多领域都有待开发,两国加强战略对接的意义一定会随时间凸显。”

    有媒体曾指责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表现不佳的根源,然而2015年10月的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的20项大宗商品原料不仅没有降价反而上升了。“即便当前增长放缓,按照中国的经济体量,每年6000亿到7000亿美元的增量还是没问题的。我们的GDP增速也完全超过绝大多数国家,与美国的经济差距依然在逐步缩小。而油价问题,我个人认为是美国货币政策变化所致”,谷源洋最后这样补充道。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