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爆出中日峰会条件:安倍需承诺不再“拜鬼”
信息来自:2014年04月04日 12:59:56 来源: 环球时报 · 作者:[责任编辑: 卢鉴 ] · 日期:04-04-2014

        日本主流媒体昨天爆出“中国向日本提出举行中日首脑峰会的条件”,那就是安倍不得再参拜靖国神社,并且要“公开保证”。自2012年7月日本强行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就没有举行过正式的峰会,这被认为是世界第二与第三大经济体关系冷暖走向的标志,安倍去年底参拜靖国神社更让两国关系降至建交以来的冰点。关于中日首脑峰会的要求和猜测大都来自日本,日本常以此“装可怜”,摆出“和平姿态”,却不做出积极行动。此次传闻不同以往的是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朝鲜将第四次核试的传言纷起,克里米亚危机迫使日本与美国站在一起制裁俄罗斯,这让安倍苦心经营的日俄关系迅速冷淡,危机暴露出“美国不愿为他人而与一个核大国激烈冲突”的现实更让日本惴惴不安。昨天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中国接近外交事务的人士说,安倍公开承诺不再参拜靖国神社是中日重启对话窗口的最基本条件;日本政府有关人员则选择回避。    

    安倍须做出公开承诺

    “日中首脑会谈以不参拜靖国作为条件,中国要求(安倍)首相明言。”《每日新闻》3日以此为题刊登的文章属于“邻人:日中韩之间孤立的日本”系列报道的一篇。这家报纸是日本三大日报之一。《每日新闻》报道称,“中国高官”透露,中国政府正考虑在今年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举行日中首脑会谈,但中国领导人也认为“没有必要在妥协的情况下举行首脑会谈”。

    作为会谈条件,安倍必须公开表示在任期间不参拜靖国神社。报道称,日本政府内部有人提出向中国方面暗中承诺目前不会参拜的方案,但中国方面认为“暗中承诺让人无法相信。(日中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崩溃。”为此中方一直要求安倍明确表示不会前往靖国神社参拜。《每日新闻》称,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中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承认两国在钓鱼岛所有权上存在争议,并同意搁置争议,中方曾以此作为举行首脑会谈条件,但现在似乎转向历史问题。报道披露,日中双方曾在2013年3月为实现首脑会谈试图达成维持钓鱼岛现状的协议,但如何定义“现状”双方难以达成一致。韩国媒体迅速捕捉到“中日关系的新动向”。韩联社3日报道称,此前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或许会以钓鱼岛争端作为中日首脑会谈向安倍施压的工具,但现在看,中国对日施压的主轴已经由领土争端转向历史问题。

    韩国SBS电视台称,中国提出将安倍停止参拜靖国神社作为首脑会谈的条件,今年11月中国将举行APEC峰会,如何处理与日本的关系成为问题之一。为什么中国的条件发生变化?《每日新闻》猜测称,中方试图通过提起历史问题把日中关系僵持归罪于日本,并以此向国际社会进行宣传。据日中外交有关人士透露,中国政府采取了要形成批判日本的国际包围网的新战略,并将此战略命名为“新持久战”。3日,北京有接近外交事务的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公开承诺不再参拜靖国神社,是中日重启对话窗口的最基本条件。去年末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外交部曾表态称,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遭严重破坏,是“安倍自己关闭了同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大门”。

    “北京方面开出对话条件的意思是,日方关闭的门还得日方来开启。”《环球时报》记者3日采访日本政府有关人员,该人士称,目前无法确认报道内容是否属实,日本还是坚持一贯方针,即对话大门是敞开的,随时欢迎与中国举行首脑会谈。对“如果中方正式向日本提出上述条件,日本政府是否接受”,对方回避说,“因为不是确实事实,所以无法给出假设的回答。”《每日新闻》在3日的报道中称,日本政府在关注中方动向,但安倍明确表示不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能性极低。日本媒体爆出“中方给中日首脑峰会提条件”的当天,中日紧张仍在继续,多家国际媒体在分析日本扩大武器出口的地区影响。英国《金融时报》3日称,亚洲陷入老式的军备竞赛,未来15年,亚洲国家将购买110艘潜艇。日本dailypress报道称,日中关系在继续破裂,中国一名退役将军称战争可能性正在增加。这名将军对比双方在钓鱼岛的飞机与后勤支持说,中国拥有优势。另一名军事专家则称,尽管中国可能拥有更多战斗机驾驶员,但日本一名驾驶员可能相当于三名中国驾驶员,因为他们与美军一起进行了更多强化训练和联合演习。

   “日本和中国到底想要什么?”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3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日媒披露中国提出峰会条件有两种可能,一是日本舆论造势,看重压之下的安倍若就参拜有所表示,中方做何回应;二是借此向安倍施压,逼他修复对华关系。“安倍对华姿态最近有点儿往回收,主要是因为他压力太大,压力来自日本国内下滑的经济态势、美国和国际舆论。”“中国和日本到底想要什么?”美国犹他州大学学者卡伊在日本《外交学者》上撰文称,中国想要的是“面子”。    

    按照中国“有来就有往”的传统,日本已通过争议岛屿“国有化”前进了“一尺”。中国至少应该通过迫使日本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而多扳回“一寸”。中国巡逻常态化和后来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都志在取得这个有限目标。他称,中国领导层或许在考虑缓和中日紧张,以便聚焦国内经济改革等问题,因为“即使中国收复钓鱼岛也不意味着中国民族复兴的胜利”。中国想要的是日本在东海的某种让步,即使本质上只是言辞上的。安倍想从这场争端中得到什么?卡伊认为,安倍的最终目标显然是修宪。钓鱼岛争端为安倍提供了最佳借口,他可以利用中国“挑衅”展示修宪必要。一方面,安倍亮出主权牌让国内反对者闭嘴;另一方面,安倍可以利用安保条约把美国拖进争端。实际上,最有可能的是,安倍故意升级争端,因为没有比这更能促进修宪的合法性了。《外交学者》2日的一篇文章说,中日的战略困境是:一山不容二虎。    

    “可以肯定地说,日本要想在东亚摆脱目前有些被孤立的状态,一条捷径就是和中国改善关系,那样确实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包括和韩国恢复关系、不再担心朝鲜炫耀武力威胁日本。这比起通过美国出面与韩国逐步实现会谈,与俄罗斯在投资、能源等经济方面增加合作改善关系等方法,都要轻松。”日本关西大学一名国际问题学者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但安倍的根本目标是让日本成为亚洲领袖,这与中国崛起是冲突的。他说,奥巴马4月的访日结果将是观察安倍下一步动向的重要参考。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3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则认为“不排除安倍做出政治让步”。他说,安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但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两面性很突出,第一次任首相期间他曾开展对华破冰之旅,也没参拜靖国神社,“历史问题对安倍来说,也是一个筹码,既然是筹码,就不是死的”。     腹背受敌,安倍押注美国    

    “解铃还须系铃人。”韩国延世大学国际研究中心学者金凯(音)2日在《外交学者》上撰文援引中国这句俗语称,外部干预可能在某些时候确实需要,但中日之间的问题和争端,最终只能通过当事双方解决。通过构筑和维持同盟只能是维持暂时的和平,不能持久。    

    日本看上去已经选择了“解铃人”——美国总统奥巴马。据《日本时报》3日报道,日本消息人士称4月23日-25日奥巴马将访问日本,日本计划以国宾之礼迎接奥巴马,这将使奥巴马成为继1996年克林顿之后又一享受这种待遇的美国总统。之所以给予最高礼遇,是因为“面对朝鲜核武与导弹计划的担忧以及中国海上扩张,奥巴马在与安倍的会晤中将强调美日安全同盟的重要性”。日本《读卖新闻》敦促安倍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与奥巴马重建信任”。报道称,东京与华盛顿的关系日益破裂,尤其安倍去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在华盛顿,出于大战略考虑,许多人对安倍参拜感到恼怒,因为这只会破坏美国在亚太打造联盟的努力。华盛顿一些官员开始质疑安倍是不是在挑战基于1951年旧金山和约基础上的战后国际体系。在东京,许多人则因美国驻日使馆对安倍参拜表达“失望”感到受挫,一些人谴责美国受了中韩公共外交太大的影响,另一些人认为如果换了共和党执政应比奥巴马政府更理解日本人。    

    美国的一些姿态看上去提高了日本的期待。日本《产经新闻》3日的头条新闻就是援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哈夫2日的表态称,“美国欢迎日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否定中韩的担忧”。同一天的《日本经济新闻》说,美国取消派遣舰队参加中国将在青岛举行的观舰式,可能是为日本“打抱不平”,因为中国故意将日本自卫队排除在外。美国《华尔街日报》2日报道了美国新军事动向:在亚洲扩充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陆战队被称为“第二支地面部队”,目前正接近完成调整,已有1.9万驻扎在亚太地区,而目标是2017年达到2.2万。《华尔街日报》称,美国还扩大了与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的联合演习,地区盟友正在加强他们自己的两栖部队,以抗衡北京。    

    多家国际媒体从克里米亚危机得出的推论是:美国不会冒险跟另一个核大国开战——而且还是为了地球另一侧几个无人居住的岛礁。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如果要制裁中国,美国的代价将比制裁俄罗斯更沉重,因为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理论上,美国可以限制中国商品进口,甚至能在紧急关头动用美国海军阻断中国的能源进口。但正如俄罗斯一样,中国也能使用多种经济武器报复,如破坏美国企业的供应链和拒绝购买美国短期国债。    

    中国人民大学学者黄大慧认为,安倍公开承诺不参拜的可能性不大,答应这个条件会让他在国内面临很大压力,而参拜问题也是维系他和日本保守势力关系的纽带。德国柏林亚洲问题专家夫罗里扬3日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日政治关系连年冰封,但日本当下国际压力在猛增:朝鲜第四次核试验箭在弦上;在克里米亚危机上俄罗斯与美国都在拉中国,日本却因为绑在美国战车上恶化了同俄罗斯的关系,美国“重返亚太”的政策则受到很多人质疑。他说,中国领导人最近对欧洲的访问更体现出中国的外交分量,安倍也去了荷兰,但日本明显被欧洲人“冷落”。(本报驻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记者 蓝雅歌 李珍 王刚 萧达 青木 本报记者 刘畅 张倍鑫 汪析)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