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植荣:用通胀手段促增长必引来灾难
信息来自:共识网 · 作者:刘植荣 · 日期:25-08-2015

2014-02-12


1923年德国爆发恶性通货膨胀,无数居民倾家荡产,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经济学家为当时的魏玛共和国政府支招,让马克贬值,以促进德国的出口贸易,从而拉动德国经济发展。向市场投放货币制造通胀犹如为市场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市场立即兴奋起来,德国工业产值在1922年一年内增长了20%,失业率降到了1%以下,实际工资水平也有较大涨幅。德国经济史学家卡尔-路德维希•赫尔特弗雷里希自信地说:“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但是,靠制造通胀刺激经济犹如玩火,根据物价工资螺旋上升原理,伴随高物价必然是涨工资,涨工资就需要向流通领域投放更多的货币,这又推动新一轮的物价上涨,如此恶性循环让德国的货币发行失控,除帝国银行自己的铸币局外,政府还委托130家印刷公司印钞。到1923年6月,流通中的货币猛增到17.4万亿马克,是战前的2761倍;帝国银行的存款也达到了10万亿马克,是战前的10435倍。根据货币创造理论可知,当时的广义货币总量已是天文数字。

  恶性通胀爆发后,工人要求雇主按当日实物价格发放工资,一般工人工资标准大致是当天上午9点约4个面包的价钱。工人领到当日工资后赶紧交给妻子,妻子则跑到市场立即把工资花光,因为如果等到中午面包的价格就会翻数番。

  通胀让大量居民逃离德国,有些移民卖掉房子等财产,但到了汉堡后发现,他们带的钱还不够买船票的,不得不返回故乡,可此时连回来的路费也支付不起了。

  人们每天都在为生存而奔忙。谁也不清楚马克还能支撑多久,手里有钱就赶快花出去,于是,人们疯狂购物,这种非理性消费在恶性通胀期表现得非常明显。通胀信号传递给居民,居民抢购,抢购又推高物价,物价彻底失去了配置资源、调配生产的功能,失去了平衡供需的杠杆作用。当时,德国的商品存量其实很大,正如当时的德国总理汉斯•路德所说,德国人是“守着粮仓挨饿”。

  后来,马克已基本失去了支付功能,钞票成了废纸一张。一些交易只收实物,拒收马克,如诊所为病人看病,只收取食糖、鸡蛋、煤炭、牛奶等生活必需品。

  最后,马克货币体系彻底崩溃。1923年8月,德国不得不宣布废弃马克,帝国银行停止发行货币,由新成立的土地银行发行的土地马克取代马克。土地马克是用有生产能力的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支持的马克,兑换率为10亿马克兑换1土地马克。

  此次恶性通货膨胀,损失最大的是中产阶级,他们的积蓄几乎全部被通胀吞噬。穷人由于靠出卖劳动力生存,没什么积蓄,损失较小。作为富人,由于他们大多企业主一般都有巨大债务,通胀几乎把他们的债务一笔勾销,因为通胀前借的可以买一栋房子的钱,通胀后卖出一个面包就可以连本带息还清。胡戈•斯廷内斯被《时代周刊》说成是“德国新皇帝”,他在通胀前借巨资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包括重工业、报业、船运、酒店业等,恶性通胀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清偿了这些债务。毫无疑问,在通胀中受益最大的是德国政府,因为德国政府是最大的债务人,通胀让政府免除大量国债。所以说,通胀让债务人受益,让债权人受损。

  有史学家认为,是通胀把希特勒推上了台,这话不无道理。任何国家的居民最讨厌的就是物价上涨。希特勒抓住居民的这一心理宣传说“高物价是德国的最大问题”,并承诺“让物价降下来”,由此赢得了不少人的拥戴。如果当时德国不采取靠通胀刺激经济的手段,也许就没有作为大独裁者的希特勒,就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人类的那场灾难。

  有人把德国的恶性通胀归咎于战争赔款,这种观点的理由并不充分。根据赔款委员会的数据,从1918年11月到1924年8月,德国共支付战争赔款208亿帝国马克(到2010年10月3日,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赔款清偿完毕),还不到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德国完全具有战争赔款的支付能力。况且,德国支付的战争赔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向美国投资人发行债券融资的,最后这些债务均违约而一笔勾销,相当于美国人替德国支付了战争赔款。

  当时的帝国银行行长甚至把通胀归咎于工人阶级,称工人一直要求涨工资,并把此作为共产主义化的一种手段,这才导致政府超发货币。这显然是推卸责任的说法。

  任何通胀都毫无例外的是货币现象,也就是由超发货币引发的,这是通胀的内因,其他都是外因。为此,政府决不能靠通胀刺激经济发展,要知道,货币如猛虎,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一旦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必然会让整个货币体系崩溃,给国民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并由此引发社会动荡甚至爆发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