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机制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信息来自:2014年06月03日 10:41:04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敦瑞 · 作者:网站编辑:杨鹏峰 · 日期:03-06-2014

    刚刚闭幕的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为亚洲国家加强对话、合作、信任提供了重要的机制和机遇。作为轮值主席国,中国今后将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力,并承担相应的大国责任。除安全领域外,占世界GDP1/3和涵盖亚洲90%区域的亚信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为中国推进向西开放战略迎来了新机遇。尽管仍有诸多变局,但总的趋势是合作大于对抗,共赢多于分歧。

    亚信成员国的经贸合作趋向

    在今天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深刻调整,争夺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和主导权的博弈日趋激烈,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加强经贸领域的合作往来,并以此为纽带增进互信,已成为大多数亚信成员国的共识。201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近30%,与周边国家贸易额已达到1.3万亿美元,超过了中欧贸易和中美贸易的总和,其中中俄贸易额近9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已超过900亿美元,且呈加速增长态势。中国已成为大多数亚信成员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国。亚信成员国之间也签订了多个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战略合作协议。这些为进一步互信共赢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国正打造经济升级版,且逐渐由资本短缺的国家转变为资本过剩的国家,“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并且近年来在能源安全等领域也需要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而俄罗斯在过度依赖能源和原材料局面没有根本改观,且自身经济发展受国际政治因素严重制约的条件下,转向加强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经贸合作迫在眉睫。今年5月22日,中俄签署4000亿美元供气协议就突出反映了两国合作的愿望和诚意。其他大多数亚信成员国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也迫切需要中国企业更大规模的投资,并希求扩大与中国的贸易以及在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在这种背景下,亚信成员国之间的对话合作机制成为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重要纽带。

    “一带一路”战略与“两翼开放”格局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符合大多数亚信国家的利益和愿望。无独有偶,俄罗斯也提出了“跨欧亚经济带”的设想。这些战略的实施和对接,将会大大加强欧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甚至会在更大范围发挥影响。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也将由“向东开放”为主,转向东西并重的全方位的“两翼开放”新格局。

    由于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领土争端的影响,美国在军事、政治上“重返亚太”,经济上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PSA(多边服务业协议)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新的影响,中国目前向东为主的开放格局,受到严峻挑战,战略空间面临被挤压的威胁。而俄罗斯、中亚国家的“东向”意愿,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与中国经济火车头“挂钩”的意愿,不断增强。加之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无领土纠纷,在经济和安全领域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容易达成共识,易于构建互利互信局面,因而“向西开放”战略很有可能和原有的“向东开放”战略比翼双飞。

    从地缘因素上讲,依托“一带一路”的向西开放战略实际上是两条线路。一条线路是经中国内地到西南边境省份和南部沿海,再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乃至西亚、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线路对于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拓展新兴市场至关重要。另一条线路以长三角、京津冀等中国经济重心为基点,向西途径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再经由中亚国家到俄罗斯。甚至在国际政治环境许可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延伸至欧盟国家,形成一条地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长廊。其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是能源、资源大国,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欧盟是传统的世界经济、技术重心。在这条线路上,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各自的优势和相互间的需求。欧盟至今未能摆脱债务危机的影响,复苏乏力,向东与中国寻求合作的意愿明显,对俄罗斯也存在相当程度的能源、资源依赖。俄罗斯更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并发挥欧亚经济带桥梁的作用,以帮助自身的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建设。而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诸多瓶颈和障碍有待突破,经济升级版的打造需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自贸区”战略、“国际金融中心”战略、“能源安全”战略等都需要更广泛的国际支持、国际合作和更大范围的开放。

    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和东西并重的开放格局,中国完全可以更深层次推进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经济枢纽大平台的建设。可以凭借日趋完善的油气管道、公路铁路、航运港口、通信网络、枢纽机场,在实现与亚欧国家经济对接的同时,带动中西部的发展,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广阔的市场,为能源资源需求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甚至可以延伸“自贸区”战略,在有条件的边境地区建设与周边国家对接的新的自贸区,实现资本、信息、技术的自由流动,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进“以开放促改革”的方略。

    可能的变局和现实考量

    乌克兰的动荡局面给“欧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蒙上阴影。特别是欧洲国家与俄罗斯的矛盾加剧,势必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向西延伸和俄罗斯的桥梁作用。但这会迫使俄罗斯加强和中国、印度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从现实看,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达到30%,石油和原材料依赖程度也相当高,寻求其他来源完全地、长期地替代俄罗斯并非易事。而且欧洲的安全,最终也离不开欧盟与俄罗斯的对话与合作。欧盟国家也有开辟新的战略通道,加强与中国等东方经济体联系的需求和意愿,这也同样需要俄罗斯的支持。因此,从长远看尽管不排除干扰因素的存在,在欧亚大陆上加强经贸往来仍将是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既有长期的艰巨性,更有未来的希望。

    南海、藏南等地区的领土纠纷,成为中国与部分成员国和观察员国之间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大多数成员国和中国无领土纠纷和边界冲突,与这些国家加强能源合作、投资贸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基础。况且,亚信机制本身就是各国就共同关心问题进行对话协商的平台。中国与印度、越南等成员国之间既存在冲突,也在诸多领域有着对话的可能与合作的空间。本着包容协商、求同存异的精神,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谋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例如中印贸易额近几年都维持在600亿美元以上,中越贸易额去年已突破500亿美元。加强经贸合作将有利于中国与这些国家协调关系,并为两翼开放构想的实现减少阻力。

    恐怖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给许多国家的和平稳定制造麻烦,也给中国部分地区发挥对外开放的桥梁作用带来负面影响。但加强反恐反分裂领域的合作,是各国人民愿望和利益的体现。毫无疑问,中国会加大反恐、反分裂的力度,并在这一领域与各国进行对话与合作,加强国际联合反恐。也会借助包括上合组织在内的各种多边和双边机制,联合打击恐怖势力和分裂势力。中国将与亚信各成员国一道,为繁荣稳定和“一带一路”建设消除不和谐的因素。

    ◆链 接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是一个有关安全问题的多边论坛,其宗旨是在亚洲国家之间讨论加强合作、增加信任的措施。峰会和外长会议均为每4年举行一次,两会交错举行,间隔两年。2010年6月前,亚信主席国一直由哈萨克斯坦担任,自第三次峰会起,土耳其接替哈萨克斯坦担任主席国。

    亚信会议现有成员国26个、观察员国和组织12个,横跨亚洲各区域,涵盖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广泛代表性。亚信的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现已制定军事政治、新威胁新挑战、经济、生态、人文等五大领域信任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