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不可不知的风险
信息来自:新浪财经 · 作者:子衿 · 日期:17-10-2015

2014-04-01

导读:Pimco副首席投资官、全球股票部门负责人梅森纽夫(VirginieMaisonneuve)在MarketWatch撰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重大风险进行了分析,也指出风险对于有准备和有了解的投资者而言,其实也意味着机会。

以下即梅森纽夫的评论文章全文:

全球经济已经日益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多种变革都在进行之中,但是这些改变彼此速度不同,也就造成了投资者必须学会去处理的种种问题。

客观而言,这确实是个充满挑战性的投资环境,剧烈的波动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果没有那些地缘政治阴影的存在,股市的中期前景还是相当看好的,毕竟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尽管增长速度不尽人意,但通货膨胀毕竟也一样温和。

在变革的过程当中,各种恐惧肯定会不时抬头,而股票投资者其实完全可以有系统有步骤地利用这种恐惧心理。利率的缓慢上涨只要是反映了经济增长的现实,哪怕是不那么有力的增长,对于股市也是个积极的消息。

目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的重大变革主要是下面这些:

美国正在逐渐改变曾经推行了很长时间的量化宽松政策,要通过减退逐步回归货币政策常态,这一点,联储最新的声明也予以了再度确认。消费者的情绪正在渐趋乐观,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感谢资产价格的上涨。财政政策不再是总需求的拖累,而是开始产生积极作用了。就业市场的前景正在改善,但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劳动力参与率降低,客观上也对整体失业局面提供了帮助。

联储近期的前瞻指引给出了量化宽松结束的大致时间,以及可能的加息的路线图,这就他们曾经习惯的表达方式而言其实也是一场革命,是宏观大变革的一部分。尽管英国和美国看上去是走在类似的道路上,但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则不是。事实上,甚至应该说后者和前者大有南辕北辙的味道。

欧洲的离心力

在欧洲,依然存在进行更多量化宽松的空间,因为在长期再融资操作偿还、银行贷款不活跃和强势欧元的大前提之下,金融环境整体是紧缩的。尽管欧洲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读数持续提升,但是考虑到低经济增长的大环境,对结构性调整需要的持续存在,以及各种政治挑战,显然局面并不乐观。

其他挑战还包括在欧元区内真正建立银行业联盟,罕见的高失业率,尤其是年轻人的高失业率,还有通货紧缩的潜在威胁等。只不过,所有这些挑战都已经为大众所知,只要不再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应该说都已经被市场消化得七七八八了。

欧洲面前的最新挑战,则是乌克兰危机的出现,也将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暴露无遗——欧洲30%的天然气都由俄国提供。之前那些旨在确保能源安全的计划,如South Stream管线——旨在2018年前,将俄国和欧盟通过黑海连接起来——等等,现在看上去都危在旦夕,至少暂时是难以启动了。

日本与中国的压力

在日本,安倍晋三首相十八个月前推出了三重刺激经济的计划,即更加机动灵活的财政政策,更加激进的货币宽松,以及结构改革,现在,日本似乎真的有开启了新时代的样子。

在贯彻实施的层面,最困难的或许就是结构改革。虽然日本的工资增长看上去似乎令人满意,但是如果工资增长和潜在需求依然脱节,或者是束缚了企业将一些价格上涨转移到下游的能力,就将对企业利润率形成巨大的压力。好在,企业还可以持续从疲软的日元当中获益。如果日元继续疲软下去,未来几年当中,本土的制造业发展就会迎来机会,这可能会有助于推动国内经济增长。

对于日本而言,至关重要的就是,他们必须坚持推动增长,来抵消更高的利率和人口结构问题的消极影响。日本的政府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目前超过了220%,而且人口已经连续五年下降了。老龄人口固然可以因为高利率从储蓄当中得到好处,但是鉴于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四分之一,相当于儿童的两倍,国民储蓄收入的增加显然不见得一定能够转化为消费层面足以抵消高利率消极影响的增长,在结构改革和生产力催化剂缺位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尤其突出。事实上,日本的政府总收入当中,目前已经有大约25%是用来偿付债务利息,而如果利率达到2%,这一比例就将攀升到80%。显而易见,日本现在确实是不折不扣的转型期。

中国也在经历着重要的转型。他们正在从原有的投资驱动增长的模式转向消费驱动,在这样经济渐趋成熟的阶段,培育一个可靠的中产阶层也是势在必需。

可是,经济的规模和人口结构变化的速度使得正确的政策总是难以贯彻,而且维持政治稳定也是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落实业已宣布的全面结构改革,以及如何将政府指导的金融系统专为更有效率的市场主导模式,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新兴市场新兴前景

整体而言,新兴市场股市正在消化吸收过去十二个月的重大变化,如后量化宽松时代前景,以及更高的利率等,而这种调整的结果就是,根据摩根士丹利(30.98, 0.22, 0.72%)新兴市场和全球指数,2012年1月至今,新兴市场股市的表现较之发达国家出现了大约40%的差距。

这种欠佳表现的原因,相当一部分都在于美国的量化宽松缩减决定,以及由此造成的新兴市场资本外流。这些外流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所谓热钱,当初金融危机之后流入新兴市场,是为了寻找更高的收益率的,而现在,当大家都预计发达市场的利率将重归常态,资金自然也就流回去了。面对资本持续外流,那些资产负债情况较为理想,经常账盈余可观的国家还可以从容淡定,但是那些经常账赤字,或者债台高筑的国家,日子就不好过了。

只不过,在过去十二个月当中,一些经常账赤字国家已经进行了有效的大力度调整,而这些调整的影响很可能还没有完全在市场上体现出来。此外,尽管新兴市场国家遇到了困难,但是我们必须记住,他们过去也曾经处理过利率上涨的问题。

联储最近的表态中与政策正常化有关的部分或许也可以帮助投资者改变视新兴市场为畏途的态度。事实上,我们应该说新兴市场经济体其实颇有一些股价富有吸引力的高品质企业,而且不少国家都在努力改革,这会帮助他们重获一些目前正在减持新兴市场的长期基本面投资者的兴趣。

如果想做更大的动作,投资者其实应该看到一些经常账赤字经济体所取得的持续进展,比如经济增长的复苏,这方面巴西就是个例子。事实上,增长正是我们最需要回答的下一个重大问题。伴随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走向成熟,他们很自然就难以继续重复曾经的高增长速度了。不过,中期之内,他们的增长速度相对于许多发达国家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目前,在全球经济当中,新兴市场已经占据了超过半数的比重,因此我们必须去了解这些经济体走向成熟对全球增长意味着什么。

寻找真正的增长

投资者目前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是,所谓正常化在世界各地将以怎样的速度,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显然,各国的调整进程各自不同,进展速度也有差异,但是相同的地方在于,大家都必须处理好两大经济现实之间的关系,一是经济的复苏,一是风险资产的价格。两者当然是互相联系的,但目前的事实是,一旦大家认定系统风险已经逐渐消退,流动性就会推高资产价格,使其复苏的速度超过经济本身。

最后,投资者需要去注意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不菲的现金规模,以及这些资金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入“真实”经济的。尽管回购股票和派发股息是非常常见的做法,但是在眼前的这个周期,资本开支和并购预计也会逐渐升温。

毋庸置疑,地缘政治问题如俄罗斯、新兴市场的选举,后危机时代的种种新模式的采纳等,都将造成变数,但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无数的机会。从市场的角度看来,估值已经不能算低廉,但是和历史标准相比也决不能说是昂贵。新兴市场尤其廉价,对于那些没有新兴市场投资,或者数量很小的人而言,这是不能忽视的。关键是在于找到正确的股票,以及利用这些市场的效率不充分。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