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短期负面,长期存机遇
信息来自:新华网 · 作者: · 日期:10-01-2009

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工业短期内负面影响不可避免 长期看存在机遇

新华社信息上海12月23日电(记者冀娴贤)美国政府将於12月和2009年1月分批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提供134亿美元贷款,09年2月份从TARP中划拨40亿美元资金用於这两家公司救助。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汽车工业衰落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长期来看,美国汽车 制造将向成本较低的国家与地区进行转移,中国将在此轮转移中受益。

招商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汪刘胜对记者表示,短期内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汽车市场不可避免出现下滑。但由於两国消费模式的不同,即国内消费90%以上完全依靠储蓄消费,使得国内汽车量所受影响较小,11月份美国市场下滑接近40%,而国内下滑为14.5%。

欧美汽车销量的下滑,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一方面汽车销量下滑道致零部件出口量减少,同时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也在持续侵吞相关企业的盈利水准,预计至09年三季度以前,这种被动的局面难以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将带来国内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欧美汽车工厂的停产,为未来国内汽车出口创造条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停产的产能不会复产,但需求仍然存在,这些需求只能是依靠进口来解决。

假设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倒闭而遭到破产清算,在遭遇倒闭清算后,由於担心后续的服务和维修,美国汽车品牌的销量将呈现断崖式下跌,不仅是在美国而且也将影响国内(在这种情况下,对於美国汽车公司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即上海通用与长安福特,其受负面影响程度难以忽视)。同时考虑美国汽车市场的存量需求,即使在近 20年内最为糟糕的情况年销量也超过1000万辆,仍然超出国内目前年销量水准。

在 这种情况下,短期内受益的将是目前在美国具有工厂的日本品牌。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欧美公司关停汽车制造厂,由於重启成本以及抗风险因素,这些工厂也将不再恢复生产。从长期发展趋势来分析,按照生产要素的秉赋,欧、美发达国家将不再适合进行汽车的生产制造。类似於多数制造业一样,汽车制造将向成本较低 的国家与地区进行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由於本身具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及相对完善的工业基础,将成为最可能的生产制造地的转移目标。但从长期来说,生产成本要素依然是发展中国家最低,这也为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向欧美国家出口带来良好的机遇。

经济危机带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但是也要求国内汽车工业在外资企业加大投入的情况下,必须在自主品牌上逐渐完善,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仍然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及获得相关政策上的支持与扶持。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