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及现实思考
信息来自:中国金融应用写作 · 作者: · 日期:04-01-2009

本文链接: http://www.joxue.com/paper/zt/jinrongweiji/13179.html

  【摘要】 90 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首先回顾和归纳了各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然后结合我国金融体系中可能诱发危机产生的因素,对我国预防和抵御金融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提出建议。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逐步开放金融业,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 20 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虽然我国迄今还未曾在发生金融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 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有多么健全,而更多地可归结为我国先前所处的封闭状态。事实上,国外近年来关于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论调几乎就不曾停止过。比如 尼古拉斯 ? 拉迪就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早已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发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吴传俯, 2003 )。更有《远东经济评论》 2002 年发表文章认 为 “ 中国金融系统在走向毁灭 ” 。虽然这些观点各有其出发点,但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金融开放已成为趋 势的当前,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防范金融危机并且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就更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理论综述
关 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 1982 )给出的 ,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 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 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 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 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 “ 比例 ” 理论、萨伊的 “ 市场均衡法则 ” 的 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 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货币存 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 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 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 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 及信用发展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
早 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 Fisher ( 1933 )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Fisher 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 来实现。这会引起货币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直到 “ 过度负债 ” 状态,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结 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在 Fisher 的理论基础上, Minsky ( 1963 )提出 “ 金融不稳定 ” 理 论, Tobin ( 1980 )提出 “ 银行体系关键 ” 理论, Kindleberger ( 1978 )提出 “ 过度交易 ” 理论, M.H.Wolfson ( 1996 )年提出 “ 资产价格下降 ” 理论,各自从不同方面发展了 Fisher 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70 年代以后的金 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从 70 年代到 90 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 P.Krugman ( 1979 )提出的,并由 R.Flood 和 P.Garber 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 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融危机模型是由以 M.Obstfeld ( 1994 、 1996 )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 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理论 发展至第三阶段。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其中有代 表性的如 Krugman(1998) 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动性危机模型 ( J.Sachs , 1998 ),侧重于从金融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来解释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 “ 孪生危机 ”( Kaminsky & Reinhart, 1998 ) ,从实证方面研究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固有的联系。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从 历史上看,早期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有荷兰的 “ 郁金香狂热 ” 、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国 1929 年的大萧条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 回顾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因素,以为我国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一) 90 年代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根据时间顺序如下:

1.1992 - 1993 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90 年代初,两德合并。为了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德国于 1992 年 6 月 16 日 将其贴现率提高至 8.75 %。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 1 年 的动荡。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 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 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