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如何刺激中国经济?
信息来自:联合早报 · 作者: · 日期:10-02-2009

  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在欧洲之行的演讲中提到,中国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中国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刺激经济。但是他也说到,外汇储备只能用在国外。那么外汇储备如何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呢?温家宝的话不是有矛盾了吗?

  其实,温家宝的话是对的,“只能”用在国外的外汇储备也是可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的。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必须讨论清楚。

  第一个问题是,外汇储备不能像4万亿(人民币)的政府支出那样直接投放进入中国经济运行。这里有一个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从企业和个人手上,按照当时的汇率“买”回来的。从道理上来讲,任何时候,企业和个人愿意用当时的汇率换出外汇,中央银行随时要把外汇兑换出去。

  更重要的是,进入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要转身投放进入国内的经济运行,一定要再转换成人民币。
  金融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再换成人民币进入经济运行,意味着二次兑换。假如汇率是1美元对7元人民币,第二次兑换以后,相当于一块美元换出了14元人民币。二次兑换带来两个可能的结果,如果维持汇率不变,两个7元钱都要兑换一个美元,结果就会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一样,发生泰国的外汇储备几近告罄的货币危机。如果汇率变化,14元人民币兑换一美元,结果是人民币大幅贬值,严重通货膨胀。

外汇重复兑换等同印钞票

  而且,如果可以二次兑换,就可以三次兑换,四次兑换,这种外汇重复兑换行为与中央银行印钞票没有什么区别,每次兑换都相当于中央银行发出以当时汇率计算的等量货币。如果经济形势恶化到要靠印钞票来刺激经济的地步,也用不着转弯抹角玩外汇兑换的游戏,直接像美联储局主席伯南克说的那样,从直升飞机上撒钞票就行了。

  如果温家宝提到外汇储备支持经济,是从中国经济实力的角度,从中国存在调控空间,表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恢复经济的信心,说明中国的经济应该没有到要靠印钞票的境地。所以外汇储备支持中国经济应该是按照经济学常规运作的思路了。

  曾经有观点认为,中国把外汇储备投资海外,实际上使外国人得到融资。然后这些钱又通过外国机构转投中国,外汇储备还是回到国内来,为什么就不能由自己直接投资中国。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中国投资在海外一块钱是一块钱的外汇储备,当外国人得到这一块钱的融资,再投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增加了一块钱,而原来投资的哪一块钱仍然是中国的外汇储备,等于中国有了两块钱的外汇储备。这与中国自己把一块钱的外汇储备兑换两次是完全不同的。

  外汇储备的作用

  接下来关心的问题是,外汇储备如何按照经济学的思路支持国内经济增长。

  首先,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中国累积了全球最高近两万亿的外汇储备,使中国具备较强的外债和其他正常外汇需求的支付能力。在当前危机时刻,对于稳定外国直接投资,防止资本大规模流出是非常重要的实力保证。

  其次,较大的外汇储备可以通过推动进口增长来拉动国内的投资增长。外汇储备可以用来购买更多的国外的技术和相应的机械设备,最后都将形成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根据报道,温家宝在西班牙签署的双边协议,应该就包括了这些内容。两国企业家会谈,应该也会在这个框架下,达成更多实际操作层面的协议。如果能够进口一些环保和能源有效使用方面的技术和设备,不仅从投资的角度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也是对全球关心的环境保护和气候变暖问题的积极的回应。

  中国增加进口,不仅拉动中国经济,对于出口国的经济也是有利的。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式下,中国这样使用外汇储备是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贡献。只要一些国家能够解除一些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限制,相信中国的进口需求,可以对出口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做更大的贡献。

  另外,300亿美元注资农行是支持国内经济的更直接的作用。温家宝的讲话提到对农行的300亿美元的注资。农行是最后一家没有上市的国有大银行。银行业本身的稳定,就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更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可能成为中国率先走出危机的一个重要保证。

  农行从历史的商业分工和定位上,有更大的对农业方面的金融服务的比重。虽然改制上市可能会有重新定位,但是置此经济危机的关键时刻,农村、农业的金融服务的重要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农行具有对农村和农业服务的经验,应该对这次刺激经济增长,特别是在刺激农村消费增长,推动农村的水利、电网建设,改善供水和其他基础设施,创造农民工的就业,以及农业生产的集约型发展的重头戏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若农行能在此关键时刻,通过注资完善内部的风险管理体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披挂上阵,无疑增进中国银行业的进一步稳定,必将成为推动经济恢复的一个亮点。

(编辑:黄秀茱)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