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宽10潜在成本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罗比尼 · 日期:09-03-2013

大部分观察家将量化宽松(QE)等非传统货币政策,视为提振今日低迷景气的必要方法。但QE的功效和风险已开始引发质疑。

这类政策附带10种潜在成本,尤须加以注意。

第一,尽管戳破资产和信用泡沫的纯撙节作为可能导致衰退,但QE政策过份拖迟公民营机构必要的去杠杆化,可能产生僵尸大军:僵尸金融机构、僵尸家庭和僵尸企业,最终至僵尸政府。所以,QE在一段时间后必须逐步退场。

第二,重覆实施QE,收效恐愈来愈小,因为注资至真正经济活动的管道可能受到阻塞。

当债券殖利率已低,债券管道失效;当银行囤积流动性,信用管道失效。

由于信用紧缩,借得到钱的(优质企业和家庭)不想或不须借,有需求的(高杠杆操作和非优质家庭)却借不到。

此外,若经济成长未能有效复苏,会在QE之后导致资产再膨胀的股市管道仅短期有效。

而且,在开放式QE实施之际,透过预期通膨升高,来降低实质利率,有引爆通膨预期的风险。

零和游戏变货币战争

第三,如果各主要央行同时采取QE,QE传导机制的外汇管道-货币宽松带动的货币贬值-会失效。

这使QE变成零和游戏,结局是“QE战争”变“货币战争”。

第四,先进经济体的QE导致过多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后者面临艰钜政策挑战。

冲销式外汇干预使国内利率维持高档,更加速资本流入。

但非冲销式的外汇干预或调降国内利率,将增加太多流动性,可能助长通膨或者资产和信用泡沫。

同时,放弃干预并允许货币升值,会侵蚀外部竞争力,导致危险的外部赤字。

但对热钱实施资本管制极为困难,且难以周全。

对信用成长实施总体审慎管控措施有其效果,但当低利持续支撑大量流动性时,有时又不足以阻止资产泡沫。

第五,QE迟不退场恐导致实施QE的国家,和有外溢效果的国家出现资产泡沫。这种泡沫可能发生在股市、债市、房市、商品市场和信用市场。

疲弱的经济成长虽让QE情有可原,但利率掼压得太低、太久,终将助长这些泡沫。

这就是2000-2006年的状况,美国联准会(Fed)当时大幅调降联邦资金利率至1%,以因应2001年的衰退和后续的疲弱复苏,然后维持利率在低档,从而助长信用、房市和次贷泡沫。

迟退场资产泡沫

第六,QE有道德危险问题,因其降低政府追求经济改革的诱因。QE也可能推迟必要的财政撙节措施。

第七,QE退场很棘手。如果退场太迟、太慢,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资产/信用泡沫。

如果出售QE期间买入的长期资产,利率遽升可能阻挠复苏,长期债券持有人将产生巨额金融损失。若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央行资产负债表恐蒙受重大损失。

第八,拉长实质负利率期间,意味收入和财富重分配,由债权人和存款人流向债务人和借款人。

债务货币化的作法非常不民主,退休族和退休基金等将受重创。

第九,QE和其他非传统货币政策恐有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

最终恐引爆高通膨,或者信用成长减缓而非加速(如果银行嫌相对于风险的报酬不够高的话)。

最后,可能有难以重返传统货币政策道路的风险。

部分国家正放弃通膨目标,迈进未知领域。

美国的QE已从第一轮、第二轮,进入现在的第三轮。

官员现在热烈讨论负政策利率的优点。而随著QE效益递减,决策者已迈向高风险的信用宽松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