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贝尔斯登(上)
信息来自:财经网 · 作者: · 日期:14-08-2008

2008-04-07  

是什么造成了贝尔斯登急临破产的局面?如果从头来过,是否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财经网》专稿 / 特派记者 陈竹 发自美国华盛顿】 是 什么造成了贝尔斯登急临破产的局面?如果从头来过,是否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96 个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出手拯救贝尔斯登? 自何时起美国金融业的关联度深至一家的倒闭足以影响全局?在收购交易中,政府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美联储为何许诺承担下贝尔斯登 300 亿美元的问题资 产?这些问题资产到底值不值 300 亿?为什么收购方摩根大通只承担 10 亿的风险,而让普通纳税人去承担剩下的 290 亿?

4 月 3 日,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就美联储出手拯救贝尔斯登行为举行的长达四个小时的听证会上,十几位资深参议员提出了上述一系列问题。

听证会分上下两场。上半场,监管巨头 ——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Ben S. Bernanke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 Christopher Cox )、财政部负责国内金融事务的副部长罗伯特 · 斯蒂尔( Robert Steel )、美联储纽约分行行长蒂默斯 · 盖斯纳( Timothy F. Geithner )等悉数出席。其中,斯蒂尔代替的是此间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财长保尔森的角色。而下半场的听证对象则是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詹姆斯 · 戴蒙( James Dimon )和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阿兰 · 施瓦兹( Alan D. Schwartz )。

金融危机与金融繁荣的关联

伯南克一如既往地沉静。他垂眼读证词,证词内容与前一天他在参众两院联合听证会上的发言并无二致:前半部分,在分析几项主要经济指数之后,他总结道: “ 美国经济正处于十分艰难的时期 ” ;后半部分,他简单回顾了美联储参与贝尔斯登收购案的过程。

反而是在第一场听证会中最后发言的美联储纽约分行行长、 47 岁的盖斯纳显得更为活跃。他对始于去年夏末的金融危机做了较为充分的回顾和分析。

盖斯纳认为,美国今天面临的高强度的金融危机,是与危机爆发前金融繁荣的规模和特性紧密关联的。

他向参议员们介绍说,近些年来,金融创新 —— 特别是那些以信用衍生产品、证券结构化产品为代表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创新 —— 加速。随之而来的,是杠杆 融资比例的加大、对结构信用产品评级的依赖和信贷标准的明显降低。此外,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也迅速膨胀。券商、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在金融系统中的比例上升。这导致:一方面,资产负债表外工具激增;另一方面,融资工具中长期债券资产的比例越来越高,增加了流动性风险。

2007 年夏末,美国房市的恶化加速了证券化、结构化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市场对这类资产的需求骤减,反过来增加了各种金融机构的融资压力。金融机构损失的规模和严重程度难以揣知,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有增无减。很多无担保融资的借贷方担心自己的投资者可能会撤资,所以也开始从他们的交易伙伴那里抽回 资金。尽管美联储曾试图通过与他国央行的协作来缓解流动性压力,但金融市场仍然处于收紧状态。到了今年二三月,各种迹象都显示情况在恶化 —— 金融机构的信 用价差增加、股本价格下降、市场功能恶化。

盖斯纳认为,美国金融市场当前的症状体现了金融危机的典型特征。对经济前景的看跌引起资产价格的下降,而资产价格的下降又导致了风险承担意愿的降低。于是,贷款方要求增加抵押,借款方则不得不通过变卖资产来实现。一些高度杠杆融资的公司无法满足增加抵押的需求,交易对手便拿手上持有的抵押物去变现。资 产价格再次震荡。而随着价格不确定性的增加和流动性的降低,交易商于是进一步要求补充抵押,高度杠杆融资公司再一次面临压力 ……

“ 这个自我强化的下旋式螺旋就这样将金融市场卷向谷底。 ” 盖斯纳说。

96 小时收购交易

关于贝尔斯登收购案的交易过程,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阿兰 · 施瓦兹说,一切始于谣言和投机交易。他说,在周一( 3 月 10 日)谣言出现之前,贝尔斯登并不存在资金或流动性问题。

3 月 10 日的那个周一,华尔街交易员口口相传,一些大型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开始拒绝接受与贝尔斯登相关的证券交易。在之后的几天里,信用危机引发了挤兑和融资困难;加上投机商的做空压力,贝尔斯登的 170 亿美元现金被迅速抽干。

3 月 13 日(周四),施瓦兹告诉证券交易委员会,贝尔斯登现金紧缺,难以为继,公司打算在次日早晨宣布破产保护。证券交易委员会基本同意这一决定,并约好晚些时候同贝尔斯登讨论 —— 到底哪种形式的破产更为合适。

但美联储和财政部并不这样看,他们担心贝尔斯登的破产会给金融市场带来过于沉重的打击。在三个联邦政府监管部门召开紧急电话会议之后,美联储纽约分行连夜派了一队人马去查阅贝尔斯登的账目,进行风险评估,并探讨了一系列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次日凌晨五点,美联储与财政部在反复斟酌之后,决定 “ 花钱买时间 ”—— 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注资,暂时缓解该事件对金融市场可预见的损害。

施瓦兹说,当时他以为美联储的贷款窗口会开放 28 天,还打算利用这段时间扭转颓势。但 3 月 14 日,贝尔斯登的现金流继续收紧;三家大型评级机构同时调 低其长、短期信用评级。当晚,施瓦兹被告知美联储通过摩根大通提供的短期贷款的期限不是 28 天,而是三天 —— 贷款渠道将于周日夜关闭。

这个时候,贝尔斯登惟一能做的是寻找买家。他们联系了若干家大型金融机构,讨论兼并的可能性。虽然好几家都有意收购这家全美第五大投行,但他们也为可能存在的风险惴惴不安。更何况,他们得在两天之内完成通常要花一个月来进行的尽职调查。

曾做过贝尔斯登清算机构的摩根大通成了联邦部门眼中最为稳妥的收购候选方。但戴蒙在 3 月 16 日(周日)早晨告诉美联储: “ 我们左思右想,还是觉得风险太大。 ”

针对一些华尔街评论人士认为这招给 2 美元 / 股的贱价收购做了铺垫,戴蒙在听证会上表示: “ 这不是什么谈判技巧,而是实情。 ”

美联储纽约分行行长盖斯纳问戴蒙,美联储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他才愿意收购贝尔斯登。戴蒙谈了他的条件。当日下午,双方就 2 美元 / 股的协议收购价达成一致,摩根大通同时获得美联储对贝尔斯登可疑债券资产的 300 亿美元担保。

一周后,出台了新的谈判结果 —— 摩根大通同意将收购价从每股 2 美元提高到每股 10 美元。同时,摩根大通将负担最先发生的 10 亿美元损失,剩余的 290 亿美元将通过联储开放的贴现窗口的方式给出。 ■

会诊贝尔斯登(下)

《财经》特派记者 陈竹 《财经网》   [ 04-07 14:02 ]

美联储是否影响了收购价的产生?倘若如此,是否不大妥当?伯南克解读 “ 公共政策难题 ”

【《财经网》专稿 / 特派记者 陈竹 发自美国华盛顿】 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最初的协议收购价是 2 美元 / 股。对此,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克里斯 · 道得( Chris Dodd )在听证会上提出:美联储是否影响了这个收购价的产生?倘若如此,是否不大妥当?

财政部负责国内金融事务的副部长罗伯特 · 斯蒂尔和美联储纽约分行行长蒂默斯 · 盖斯纳均解释 —— 政府的着眼点不是股价,而是如何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斯蒂尔说,出于此种考虑,当时财政部的确认为 “ 收购价格不可以太高 ” 。

对于参议员们的质询 —— 美联储拿纳税人的钱做赌注,承担贝尔斯登几百亿美元的风险资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回答说, 300 亿来自贝尔斯登 3 月 14 日自己的估值,但得到了美联储专家和美联储雇用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 BlackRock 人员的认同。虽然这些资产的价值短期内 收不回来,但在 10 年内慢慢卖出去,回收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也在证词中说,美联储承担的 290 亿美元,全是新近的被评为 “ 投资级 ” ( Investment Grade ,指拖欠债务的可能性相当低,如期偿债的能力良好)的国内证券。而摩根大通承担的 10 亿资产,风险性较高、成分也较复杂。

参议员理查德 · 谢尔比( Richard Shelby )问戴蒙,为什么摩根大通不把这 300 亿资产都承担下来?

戴蒙说,摩根大通是个保守的公司。 “ 我们自己本来就有风险资产要消化,现在要借 300 亿来买贝尔斯登的资产,我是无法向股东们交待的。 ”

“ 我希望美联储也能考虑一下股东的意见。 ” 谢尔比说。

对此,伯南克和盖斯纳在听证会上多次强调,美联储此举实出无奈,乃 “ 不情愿 ” 之举。

伯南克将之称为 “ 公共政策难题 ” 。 “ 一般来说,市场决定企业的存亡,但问题不是一个公司的命运那么简单。金融系统特别复杂、公司关联度很高,而贝尔斯 登又在一系列关键市场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贝尔斯登的忽然倒闭会造成其上千家贸易伙伴的金融困境,也很可能会扰乱市场、动摇投资信心。鉴于全球经济、金融系统业已存在的巨大压力,贝尔斯登倒闭会带来严重的、难以控制的后果。此外,这一负面效应并不局限于金融业,而会通过对资产价值和可及信用 ( credit availability )的影响而辐射到实体经济。 ” 伯南克说。

盖斯纳亦表示,这个风险是系统性风险,是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回应,后果可能是工薪阶层家庭收入的下降,房贷、教育贷款成本的上升,退休存款价值的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

“ 倘若我们处于牛市,美联储肯定不会出手, ” 盖斯纳说。

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施瓦兹则抱怨, 3 月 10 日之前,贝尔斯登的资金和流动性是正常的,甚至高于同业机构的平均水平;倘若美联储的资金周转窗口能够早些向贝尔斯登敞开,它或不至于要沦落到宣布破产保护或被兼并的局面。

“ 这对投行来说是不公平的, ” 施瓦兹说。

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暗示他对施瓦兹说法的认同。 “ 现存监管模型并没有预料到贝尔斯登的这种情况 —— 在信心危机的冲击下,一家资金雄厚、流动性良好的大投行,不仅无担保融资被拒,就连机构证券抵押物的市场价高于借款额的担保融资也被拒绝了, ” 考克斯说。

盖斯纳指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美国从银行占主导的金融系统过渡到集中市场与分散市场相结合的金融系统,在这个新系统中,信用被加速延展、证券化和买卖。现在,投行承担着很多过去由商业银行承担的经济职能,也同样面临着流动性的问题。

盖斯纳的结论是,政府政策框架应当与时俱进, “ 采用新工具来解决当前市场的实际问题 ” 。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