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救市 或为全球通膨设伏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11-09-2008

从次贷危机去年夏季爆发以来,美国等西方主要经济体政府已经多次出手救市,直接出资已达数千亿美元,此外还有多次下调利率之举。

那么,“美国式”救市增加的货币供给会否为下一波全球通膨埋下导火线?近日,这一问题引起了市场的争论。

次贷危机始于去年 7 、 8 月,大批与次贷有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房产市场达到 15 年来最糟糕的水平。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闻名的金融机卡句,都因次贷危机而出现巨额亏损,使得全球金融系统受到极大冲击。

今年 3 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联储局紧急向其注资,最终由 JP 摩根并购贝尔斯登。今年 7 月 14 日,印地麦克银行 (IndyMac) 宣布倒闭,这也或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倒闭银行。与此同时,二房危机也爆发。

针对以上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经济体展开一系列救市行动,联储局从去年 8 月被迫放弃实施两年之久的货币紧缩政策,转进“降息周期”。

美以外经济体分担次贷损失

今年 2 月 18 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减税 1 千 680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通过刺激消费避免经济陷入衰退。面对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引发的巨额亏损,联储局联合欧美主要中行,分批次给遭受重大损失的银行注资。

7 月 23 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议案,内容涉及救助包括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与房地美,以及深陷次贷危机的美国购房者。几天前,美国政府已经正式接管两大机构。

由于主要经济体货币供应的不断增加,不少业内人士担心,一旦这种救市方式扭转市场信一心,在后续货币紧缩政策无法跟进及政策时滞的情况下,引发下一波通货膨膨。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员陈勇表示,美国以外的经济体正在分担次贷危机的损失,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很可能将经历类似的 U 型调整。这实际上表明,世界经济调整不大可能以总需求急剧收缩的方式完成。

释放美元成通膨潜在根源

石油等商品价格中期可能见顶,但后续下跌的空间不大,而商品价格不再上涨将减轻全球通膨压力,这降低了短期内全球经济紧缩政策的出台预期。

如果如此发展,将会导致另一个结果,即联储局在次贷危机期间进行市场救助释放出来的美元,可能成为未来通膨的潜在根源。以此预期,未来全球经济可能仍面临通膨风险。

美国市场信心和经济基本面快速好转,而没有相应的紧缩措施,前期释放出来的美元在趋暖的经济环境下,通过货币创造被几何级放大,过多的流动性导致通膨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