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美国基金 中国基金市场正处于大增长前夜
信息来自:上海证券报 · 作者: · 日期:13-08-2008

2006 年 04 月 17 日

美晨星公司创始人曼斯威托认为,中国基金市场目前状况和 20 年前美国基金市场迅速发展前夕的状态非常相似。

  “ 中国基金市场目前的状况和 20 年前美国基金市场迅速发展前夕的状态非常相似。考虑到这点,我认为中国基金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极为巨大。 ” 晨星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曼斯威托日前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发表了上述观点。

曼斯威托表示,中国基金业和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美国基金业有以下几个方面非常接近。 

  首先,两者资产规模比较相近。截至 2005 年末,中国基金业的总资产规模是 608 亿美元,而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期,美国共同基金业的管理规模 也不过是几百亿美元的样子,两个市场规模均处于 1000 亿美元之下。不过,在经历了 80 年代的快速发展后,美国基金在 80 年代末期达到 7000 亿美元,并 在 90 年代超过 4 万亿的资产管理规模。

  其次,目前共同基金在中国只是少数家庭才会拥有的资产(基金 2005 年报显示,开放式基金的持有人总数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总数的 10% ),这和 美国基金业当初的状况也非常类似。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美国投资基金的家庭远远不足总家庭数的 10% ,而在经历了大发展后,这个比例现在已经高达 50%

  其三,当时美国债券市场的利率水平远远高于银行储蓄利率,这促使大批的银行储蓄客户投资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迈出基金投资的第一步。而如今, 这个效应同样在中国出现,货币基金在中国市场相当受欢迎,并占据中国基金市场的半壁江山。大批的货币基金持有人将成为未来基金市场高速发展的基石。

  其四,美国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大牛市对于基金市场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股票市场会使得基金的盈利效应扩大化,会吸引投资者成批流入。如果中国在未来出现牛市,可以预见这个效应同样会出现。

  曼斯威托还表示,基金业真正的大发展除了税收、市场等环境因素以外,基金业自身的努力同样重要。美国基金市场的历史经验显示,以下几点值得年 轻的中国基金业在未来发展中予以关注。一是基金的品牌效应会很大程度决定一个基金公司乃至整个基金业的发展速度,一个具备持续业绩的名牌基金、一个像彼得 林奇这样的明星基金经理,对于整个基金业的发展都是具有非常大的号召作用的。二是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产品尤其值得基金业予以重视,大部分投资者的基金投 资生涯起步于此。三是客观的基金第三方包括基金销售、服务、评价等机构的发展对于基金业的发展同样有意义,投资者需要客观、可信、周到的基金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