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应成“盘活存量”之镜
信息来自:人民网 · 作者: · 日期:29-06-2013

2013-6-25

6月24日沪指暴跌近5.3%击穿2000点报1963点,单日跌幅创近四年来新高,被称为“黑色星期一”。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成24日砸盘主力,石化双雄午后加入砸盘大军。最终沪指收盘跌5.3%创年内最大日跌幅。

这次股市暴跌可以说在预料之中。首先,银行间市场“钱荒”是公认的最大诱因;其次,最高决策层口径是“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再加上央行日前只是要求商业银行强化流动性管理,并未施以援手,那么,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必然带动股市下行。当然,市场对宏观经济走势信心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货币市场“钱荒”现象没有这么严重,恐怕股市不会如此暴跌。这次监管部门没有像以往一样及时干预“钱荒”,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上其实并不差钱,而是钱放错了地方。数据显示,5月份M2的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5%,新增信贷量仍然高企,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

第二个原因大概是想通过“钱荒”来倒逼银行业改掉“野蛮生长”的模式。更重要的目的应该是要通过“盘活存量”让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让实体经济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推动力。

可以肯定,“盘活存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让资金向实体经济,向中小企业流动,这样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结果并不理想。资金依然流向国企、地方政府,流向楼市等泡沫市场。如果忽视了短期利益和当前市场稳定性,我们就会付出一定代价,比如,股指暴跌就是一种激烈反应。楼市很可能也有反应。

或许,“钱荒”带来的只是“阵痛”。但如果这种“阵痛”持续到某些机构预测的7月中旬,恐怕会给股市、楼市、中小企业等带来很多麻烦。面对“钱荒”带来的种种副作用,监管部门不能视而不见,要么尽快针对具体市场开出“止疼片”防止市场继续坠落,实现过渡;要么拿出治本之策为经济注入信心,一旦市场对宏观经济恢复信心,“钱荒”带来的副作用自然会消失。

在笔者看来,“盘活存量”要拿出更多具体措施,让存量资金尽快合理流动。虽然从国务院到央行都表明了态度,但商业银行究竟如何行动,似乎还需要具体意见指引,还需要有效监督。需要强调的是,最好避免股市、楼市等具体市场暴跌暴涨。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